森林里,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賽跑比賽,但是,由于獵豹每次都是冠軍,賽跑比賽幾乎成了它自己的表演秀,其它動物都沒興趣再參加比賽,眼看著報名參加的動物越來越少,大賽幾乎要辦不下去了。大賽組委會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加大宣傳力度,動物王國里隨處可見宣傳的海報,同時不斷的提高參賽獎金,可是參賽的動物還是越來越少。
于是組委會向足智多謀的狐貍討教破解的辦法。狐貍說:“不需要這樣大力的宣傳和增加獎金,只要調整一下大賽規則,參加比賽的人就會多起來的”。于是,大賽組委會聽從了狐貍的意見,在比賽中除了保留原來的400米短跑外,還加入了跨欄跑、馬拉松長跑、障礙跑、競走、接力跑等。這樣一來,獵豹除了在自己擅長的短跑中可以獲勝以外,其它項目都沒有奪冠,甚至輸的很難看。而爆發力雖然差,但是耐力極強的黃牛在馬拉松賽跑中獲得了冠軍,行動靈活敏捷的猴子在障礙賽中獲得了冠軍,越野賽中野馬獲得了冠軍。在不同的比賽規則中,大家都有機會獲得冠軍,于是,森林里掀起了參賽的熱潮。
“游戲”是否精彩,取決與規則
上面的童話寓言來源于我多年前寫給孩子們的一個動畫片劇本,把這個小故事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是因為它對我們市場營銷工作有很多的啟示意義。我們對消費者展開的營銷活動都可以理解為一種活動,或者形象地稱其為“游戲”,消費者是否買你的帳,參加你組織的游戲,完全取決于你游戲的規則。
從古至今,規則都起著決定組織成敗的重要作用。遠在兩千多年前,秦末時期,一場螞蟻與大象的戰爭因為規則而改變——秦國統一天下后,秦二世昏庸無道,民不聊生,百姓紛紛揭竿起義。楚國的項羽也趁亂起兵,其兵多糧足,自身又力大無窮,武功高強,一生從未遇到過對手,極盛時擁兵六十余萬,而那時的劉邦兵力僅僅幾萬人。從當時項羽和劉邦的綜合條件對比來看,劉邦較項羽的實力是望塵莫及的,但是,項羽性格暴虐,隨便屠殺諸侯,殺死義軍的統帥楚懷王,對將士、民眾苛刻,連投降的四十萬秦朝士兵都殺得一個不剩。對謀士的建議充耳不聞,剛愎自用,由此形成了不良的對內用人規則和對外軍事規則,而項羽制定的規則是沒人愿意參與的,多是在強權威脅下被迫加入。反觀劉邦,作為大漢的開國皇帝,本身并沒有太多的優點,從小游手好閑,好講粗口,相貌普通,文武都很平庸,但卻成就了一個當時世界上幾乎是最強大的大漢帝國。主要原因是其對內、外的規則和項羽截然相反——對內的規則是不拘一格,任人唯賢。張良、韓信等很多人才當初都投奔過項羽,但是項羽的用人規則把這些人才都推了出去,而劉邦的用人規則則把這些人都吸引過來,雖然當時劉邦的實力弱小的可憐。劉邦對外的規則是對百姓非常愛護,盡量減輕百姓的負擔,廢除苛捐雜稅,不強征兵役。對將士仁信,厚待。投降的士兵愿意留下的收編,不愿意的就發放路費遣散回鄉。劉邦從起兵那天開始,由于實力太過弱小,因此幾乎總是敗多勝少,但是他提出的治理天下的規則得到了天下人的擁護,所以每次失敗都能夠迅速爬起來,生生不息。
劉邦的實力雖然弱小,但是其規則大家都愿意參與進來,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其實百姓擁護的不是劉邦,擁護的是劉邦制定的游戲規則。如果劉邦打進咸陽后就急于享樂,如果軍費緊張就盤剝百姓,那就和秦政權的規則一樣,只是換了個坐莊的人而已,百姓自然沒興趣參與,失去民心對于實力不強的劉邦來說,會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劉邦非常清楚這一點,于是在張良的建議下四處宣揚自己如果掌握政權后的游戲規則,得到了百姓的擁護。縱觀歷史上改朝換代的基本規律都是百姓反對舊有規則,而有才能的人向大家宣講自己坐莊后的新規則,規則越精妙,給大家帶來的利益越多,擁護的人也就越多。現代競選政治體制的國家更是由規則來決定百姓的選票支持。
市場營銷活動中,企業就像想擁有天下的組織,而消費者就像百姓,如何獲得百姓的支持,完全看你的游戲規則。想要戰勝對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制定一個比競爭對手設定的規則對消費者更有利,能為其帶來更多利益與興趣的新規則。這樣便有機會戰勝,甚至是取代競爭對手。尤其是對于那些想挑戰行業老大的后起之秀們,更要善于利用規則的力量。
你制定的營銷規則是否花了不少力氣和金錢,卻沒有消費者愿意買賬呢?從促銷活動中就可以看出這個現象——效果最好的促銷活動不是花錢最多的,而是規則最巧妙的。在市場營銷活動當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規則,消費者是斷然不會被動參加的,而一個好的規則,可以讓消費者主動參與,甚至瘋狂追捧。
如何制定規則
快速消費品行業與耐用消費品行業的市場規則制定方法必然不同,五百億資產規模的企業和五百萬資產規模的企業制定規則的方法也一定不同。因此,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情況,無法制定適用各行業,各企業的規則標準,但是,本文要提示大家的是,一定要有樹立新規則的思想意識,不要去遵循別人制定的規則,也不要甘于去走市場自然規則的老路。只有自己主動制定規則,才能成為游戲的莊家,這樣你的游戲才可能有更多的參與者,而非是你被動地去參加別人組織的游戲,或是照搬別人都玩膩了的規則。有了創立新規的思想意識后,在遵循“舊規缺陷立新規”、“顛覆原有舊規則”、“堅定奉行新規則”、“利益推動新規則”、“建立共贏新規則”等5項原則,就可以建立出新穎、穩固、持久的新規則。
一個有效科學的新規則是具有強大力量的,一個新規則有時候意味著一個新次序的產生,甚至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但是,一個有效科學的新規則也是非常難創建的,因為,這不僅要有一個精妙科學的規則,更需要很多條件去支持這個規則的確立,比如自身資源、競爭對手因素、消費者因素等。下面我們從中國一次重要的變法事件中了解一下新規則的制定與實施方法。
在公元前6世紀,歐洲的雅典在梭倫的推動下變革 成功,二百年后,亞洲大陸的中國,在商鞅的推動下,破舊法,立新規,取得成功,奠定了之后強秦的崛起,橫掃六國,統一華夏的根基。商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其變法變革 影響了中國社會、法制、文化幾千年,下面通過商鞅變法,來了解一下如何建立新規。
公元前361年,商鞅在秦國實施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在內的綜合變革 。在這之前,由于秦國在歷史上擁護商朝,因此周朝取得天下以后,對秦國的先祖存在極大偏見,雖然后來因為秦先祖造父抵抗外族有功得以受封,但是建國時已經是春秋時期,較其他諸侯國晚了好多年,封地也地處邊疆,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相較中原各國,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財力,都相差很多。同時,外有戎狄部族的虎視,內有魏、趙、韓,三晉的威脅,秦國處于先天不足,后天難補的境地,隨時有亡國滅族的危險。直到秦孝公執政之后,秦國迎來了歷史性的轉變。秦孝公認為:不能因為先天的不足而怨天尤人,這些劣勢完全可以通過有效的制度與方法來改善,甚至是扭轉。于是其張榜天下——只要有強國辦法和主張的人,不論國家、種族、身份,一律重用。如果能夠使秦國變得強大,秦孝公不僅愿意封官重賞,還愿意拿出土地分給能人。于是,商鞅走上了歷史舞臺,扮演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下最偉大的一位變革 家。
1、舊規缺陷立新規
商鞅入秦時,正值秦、魏敵對,商鞅作為衛國人,又做過魏國的官吏,此時來投奔秦國,要為秦國獻計強國,自然受到秦國從上到下的反對和敵視,包括秦孝公也有些猶豫。當商鞅見到秦孝公后,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秦國舊有體制與法律的缺陷,說的秦孝公頻頻點頭,滿朝文武也不得不佩服。隨后,商鞅又給出了廢除世卿世祿制、建立中央集權制,重視農產,變革 軍隊,發展經濟等變革 措施,同時向秦孝公講述自己主張的“帝道”、“王道”、“霸道”。秦孝公大喜,封商鞅顯官,令其進行廢舊規立新法的強國變革 。
在確立新規則之前,對舊有規則進行仔細研究非常重要,因為,新規則只有解決了舊規則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有存在的基本價值,而后才是新規的其它功能。但是,新規也不能僅僅是為舊規則打補丁,更要自成體系。
最初家電市場的促銷手段多是以降價為主,后來規則豐富了些,比如買大件家電贈送小家電,甚至想出了買家電送電費的銷售規則。但是,價格優惠的力度太大,商家利潤降低了,力度太小消費者不感興趣,因此,消費者的參與熱情都不高。后來有家電企業發現了原有銷售規則中的一個缺陷,那就是,消費者購買新家電的原因多數不是因為原來家中沒有該類家電或該家電已經損壞,而是打算更新換代。但問題是,更換了新產品后,原有的家電成了負擔,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這樣一來即使購買新家電打折的力度再大,也無法抵消消費者的這個影響購買的重要負面因素。于是就有了補充原有銷售規則缺陷的新規則——家電以舊換新,折抵一些購機款,還同時消化了消費者手里多余的家電,而商家收回舊家電,很多零件可以再利用,因此,付出的促銷成本反倒更小,而消費者也愿意接受。這種彌補舊有規則不足的新規則得到了迅速的推廣與普及,現在國家都開始倡導這種雙贏的規則,成效非常顯著。
2、顛覆原有舊規則
自助餐的形式就是一個徹底顛覆原有規則的新規,現在自助餐廳隨處可見,但是在開創之初,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商業創建。原來所有的飯店都是點餐消費,讓消費者覺得菜譜上的哪道菜都很貴,因為,菜品原材料的價格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烹飪制作的成本遠低于飯店出售的價格,因此,多會覺得商家狠狠的賺了自己一筆。這時聰明的商家想出了既然顧客不愿意被動消費,那么就讓其主動消費的徹底顛覆原有規則的新規——只要支付一筆固定的餐費,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速度、多少來主動取餐、就餐。這個規則的好處是,首先消費者沒法去逐個衡量菜品的價格是否合理,其次會讓消費者覺得,雖然花的錢多一點,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隨便吃,有一種非常主動與占到便宜的感覺。多數消費者消費后,都會覺得物超所值。而自助餐廳呢?其實賺的比一般飯店更多,因為,經過嚴格的成本核算與巧妙規則限制后的自助餐價格,即使遇到大肚漢也是絕對不會賠錢的,而絕大部分消費者,如女性、兒童、嗜酒者等,都被一些便宜的水果及酒水填飽了肚子,加之口味的偏好等原因,根本消費不了太多昂貴的菜品。這樣一來,商家與消費者皆大歡喜,這一就餐規則迅速在世界傳開,至今仍然備受歡迎。這是營銷規則的一種偉大創新,菜色沒有變,消費者也沒有變,改變的只是游戲規則。
3、堅定奉行新規則
當時的秦國因為君王強國心切,不斷推出各種新法令,但是隨后發現新法令有很多缺陷,于是,又恢復原有法令或是在改為其它法令,百姓們在政府的朝令夕改中對國家的新政已經不像當初那樣重視,都以為過不了多久又會變更,所以沒幾個人認真學習與遵守。商鞅清楚,在這種氛圍中推出再精妙的新法也很難得到實施與貫徹,而不能迅速實施見效,則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時間久了,變革 支持派的動搖,反對派的攻擊會讓變法走向衰亡。于是,商鞅想了一個辦法,讓百姓看到國家立新法的決心與不會再隨意改變法令,守信于民的態度。他命人在都城的南門立了一根木頭,在木頭旁邊張貼一張榜文:能夠把這根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者,賞十金。百姓以為國家又要搞什么鬧劇,就都紛紛圍觀,卻沒人去接榜,商鞅見狀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終于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把木頭從南門搬到了北門,結果順利地得到五十金。由此百姓們對商鞅,對秦國言出必行的作風都產生了信任,新法規得以順利推行。
不久,太子觸犯了新法令,商鞅堅定奉行新法,依法辦事,對太子予以警告及糾正,又將太子的兩位老師以教徒不嚴為由,處以嚴厲的刑罰,這樣一來全國上下都不敢違背新法,法令得以迅速發揮作用。
4、利益推動新規則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美國一個治安很差的小區里,來了幾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每日 都會來這里玩,他們喜歡用石子踢垃圾桶,每日 都會叮叮當當,周圍的居民非常困擾。一位居民與這幾個少年理論,結果反倒被氣得渾身發抖,幾個少年反而變本加厲地制造噪音。對面公寓里住著一位老人,他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癥,這幾個少年制造的噪音讓他每日 極度痛苦,無法入睡。但是他沒有像其他鄰居那樣和這些人理論或爭吵,而是制定了一套規矩,用這套規則解決了問題。
他先是笑容滿面的來到這些少年面前,高興的對他們說:“謝謝你們每日 制造這么美妙的聲音,我現在幾乎離不開這些聲音了,所以請你們用些力氣,讓這種叮咚的美妙聲音能在大點,我愿意每日 付給你們一美元”,這些少年高興的接受了這個條件,參加到這個“游戲”中來。過了幾天,這位老人告訴他們,因為保障金下調,他付不起這么多錢,每日 只能支付給他們5美分。少年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還是接受了,又過了兩天,老人又說自己養了一只小狗,狗糧很貴,每日 只能支付給他們3美分。又過了兩天,老人說小狗生下了兩只小狗,現在開銷更大了,不能支付給他們報酬了。幾個少年聽老人這么說,非常憤怒:“怎么可以克扣我們的報酬來養你的狗呢?”,于是,他們決定不再為老人免費制造噪音,氣憤地走掉了,再也沒有回來踢石頭。
這位老人用的是什么辦法?是規則。為了讓這些頑劣的少年能加入到自己制定的局中來,就先拋出一些利益,讓對方乖乖參與進來,而后自己控制了主動權,在按照計劃行事。在營銷活動中,強行推銷不僅成本高,收效也很低,而一個好的游戲規則,在施以利益為誘餌,就可以讓消費者主動參與進來,而后按照你的計劃 ,一步步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現在商家很常用的,打出免費贈送試用品的旗號,就會召集很多人參與,而后這些參與者就會乖乖按照商家制定的規則去做。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免疫能力已經增強很多,誘之以利的規則要設計的很巧妙才行,否則依然不會有收效。
5、建立共贏新規則
從上面那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規則的力量,更能看出,一個規則想得以存立,必須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商鞅的變革 之所以很順利,也和他能夠創造共贏有關,所謂共贏,就是對上,君王滿意,對下,絕大多數官吏、貴族、百姓滿意。當然,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只要大部分人對你提出的新規則滿意就容易推行開來。歷史上那么多的變法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只照顧到了一方,或少數人的利益,如單純維護皇權的變法,導致眾百姓,甚至官員的反對,而只為百姓謀福祉的變革 變法則會受到上層利益受損者的打壓。
其次,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國內設置多個郡,一個郡內設置多個縣,縣下設都鄉邑聚,地方有行政管理權,郡縣也設有軍隊,但是由中央集權統治。這樣的組成結構會使國內保持高度的穩定,便于管理與快速調動。實行什伍制度 秦的都鄉邑聚原來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點。現在均作為基層行政單位。居民登記于戶籍,分五家為一伍,兩伍為什,什伍之內各家互相糾察,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這樣一來更加固了秦國內部的穩定性。這些規定雖然觸動了封地領主的利益,但是同樣得到了大多百姓和中央政權的支持。
最后,商鞅大力發展農業,因為農業在當時社會來講是一個國家立身之本,強國的基礎。《論語》中記錄了孔子認為的一個強大國家的標準——足兵、足糧、民信。可見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里,糧食的重要性。于是,商鞅頒布法令,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買賣。這一點對于鼓勵百姓耕種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這是戰國時期各國中唯一用國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國范圍內改變土地所有制的事例,這種創建也一直延續至今。同時,商鞅統一了度量衡,規范斗、桶、權、衡、丈、尺的標準,對提高生產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規則是一種力量
商鞅是一個偉大的變革 家,他的法家思想與聲音一直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回蕩,可以說商鞅開創的不僅僅是一些規則法條,他創建的更是中國一個新的社會次序。
規則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制度,一種次序,一種文化,但規則又不止于此,因為,規則不僅僅是一種“術”,更是一種“道”。世間萬物都因規則而生——日月分晝夜更替,四季以冷暖輪回。自然、社會、市場、企業,甚至一個家庭,都是建立在一套規則之上的,不好的規則可能致其國破家亡,一個好的規則則使之昌盛富足。對于今天的企業來說,一個好的規則可以讓你的營銷活動變得輕松高效,讓你們在消費者面前充滿魅力。如果能把規則上升到戰略的高度,規則對企業來講就是一種強大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