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國際經濟貿易問題專家 李左東
在日前由B.P商業伙伴、高端數字生態聯盟聯合數字生態英雄匯共同舉辦的主題為“凝心聚力 唱響2021”新春IT企業家茶話會上,商務部國際經濟貿易問題專家李左東女士作了《“十四五”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的主題演講,深入揭示了新冠疫情肆虐下的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狀況,并對此背景下時值“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社會及發展所面臨的機遇、挑戰與應對進行了全面分析與論述。
李左東的精辟解讀贏得了到場IT領域企業家的一致好評。她的觀點也必將為新年度數字生態領域企業更加清晰的研判外部經濟走勢,研究市場需求環境,以及企業業務發展及投資規劃等發揮重要的指導意義。
“雙循環”為“十四五”經濟發展定下主基調
“十三五”期間,人們對于“供給側改革”這個詞耳熟能詳,而時下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人們聽到最多的另一個詞則是“雙循環”。這也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詞。
那么,什么是“雙循環”?十四五為何定義了“雙循環”?顧名思義,所謂雙循環是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十四五定義了“雙循環”也是國家為了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制定的一個被動調整策略。
在李左東看來,今天面臨的局面可稱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疫情相提并論的上一次可參照事件為1918年至1920年的大流感。據IMF數據,新冠疫情對于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從2020年到2021年預計達9萬億美元。
此外,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上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英國的脫歐等一系列的社會、經濟、政治危機帶來的影響,不亞于1929年至1933年間發生的歐美經濟大危機。
在全球疫情肆虐,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不斷萎縮的背景下,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為國家十四五期間的經濟發展定下了主基調。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發力點錨定創新
那么,“國內大循環”的內涵是什么?如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
在李左東看來,“雙循環”其實是描述中國經濟當前所處的一種狀態。經濟循環指的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和布局以形成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而在這方面,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投資重點上,“兩會”提出了“兩新一重”,即新基建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在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領域的投資等;在消費重點上,則通過精準脫貧、打通消費瓶頸、培育消費新產業、引導消費轉型升級等大力推進。同時,通過積極營造健康的房地產市場環境等多舉措并施促進以“內循環”為主體發展格局的形成。
李左東認為,國內大循環的真諦其實是“開放”。開放也是中國最大的改革舉措。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在于,以前是依靠開放促進改革,而今天則是以改革促進開放,旨在實現從“要素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在這一前提下,以前以外循環帶動內循環的路子將成為過去,而未來的發展模式是依靠內循環來帶動外循環的發展。
她同時指出,當前國內大循環和雙循環的發力點是創新,包括幾個方面,在供給側,上游的關鍵和核心是技術創新,再向上則是教育創新。2019年中國研發總投入占GDP的2.2%,與發達國家相當。但在基礎技術研究領域與美國還存在較大差距,美國為18%,我國僅為6%。
同時,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強化宣傳和完善立法;加速對高端技術領域的財政支持和融資支持。
中國經濟須經歷六個重要轉型
在李左東看來,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會經歷幾個重要的轉型。而首要的一個變化,就是會淡化GDP指標,將經濟的關注點從以前的高速增長轉向為高質量增長上來。例如將更加看重GNP指標,從看重財務“所在”向財富“所有”的轉向,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以及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目標躍變。
其次,中國經濟的轉型還表現在從過去的“增量經濟”向“存量經濟”轉型。例如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新車和新房銷量的下滑,而二手車、二手房的銷量增速則加大,普遍高于新車與新房的增長,這些跡象也預示著中國經濟已逐漸從“增量經濟”時代步入“存量經濟”時代。值得一提的是,在增量經濟時代,政府的政策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但在存量經濟時代,企業的技術創新則最為重要。
第三,從人口數量增長向人口素質增長轉變。過去我國人口超過14億,男女比例失調現象嚴重。而今天,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以2020年1月1日上海市出生人口為例,其當天新生兒數量為156,而在1990年1月1日,這一數字是2784。新生兒數量發生了大幅下降。那么,中國未來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國際化服務市場或許是有效途徑。
第四,高度重視能源與糧食安全。這也是過去沒有提過的問題。從需求情況來看,2020年,中國進口原油5.4億噸,占國內需求的73%,進口鐵礦石11.7億噸;同年,進口大豆1億噸,進口農產品規模約需要9億畝耕地,進口種類包括大豆、魚粉、橡膠等。這些表明了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因此,要確保谷物基本實現自理,口糧絕對安全。
第五,發揮人民幣匯率調節機制。2020年人民幣匯率從上半年貶值到下半年升值。2020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收6.5249,全年升值4513基點。這些變化也較大影響了我國外貿出口企業的利潤。
第六,構建經濟與社會良性循環體系。多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經濟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將碳排放控制住。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目前都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及目標。例如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煤炭發電要由目前的5萬億度降低到2萬億度。此外,除了建設美麗中國,還要建設和諧中國,其中最重要的問題還是要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十四五確立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總體方向,這些問題也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那么,展望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勢,相信聽了李左東女士的精辟發言后,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判斷。李左東指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如何才能發展好企業自身,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自身能力,尤其是提高應對環境風險的能力。那么這些能力的提高并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依靠自身去更多的學習、更多的思考,并將自身的知識轉化為認知。最后,她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加油,進而實現把握企業自身的命運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