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毅教授,歷史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兩次獲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獲國務院 “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研究:道家思想、玄學與周易、三國歷史文化等研究領域出版9部著作,發表論文百余篇,兩次獲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課程大綱 一、九征第一:人才的生理素質及其體表特征 二、體別第二:十二種性格特征與相應的崗位 三、流業第三:十二種專業人才與相應的崗位 四、材理第四:正確的辯論方法與人才標準 五、材能第五:管理人才的任職得失 六、利害第六:管理人才的個人命運 七、接識第七:初次面談鑒別對方的基本素質 八、英雄第八:創業型領袖與團隊骨干的素質
一、有一種不變,唯“學習不能變”
誕生于三國時期的劉邵《人物志》,是唯一流傳至今的中國古代人才學理論著作。該書論述了各類人才在生理素質、氣質性格和管理才能方面的差異,以及適宜從事的職業和所能擔當的職務;詳細介紹了如何從形貌神態、言談舉止、為人處事等方面鑒別人才,并對鑒別中容易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索;其學術主題是討論“主德”與偏才的關系,即主要領導(主德)如何將不同性格能力的人(各種偏才)組織起來,建立一個高效的團隊。
王教授從中古“觀人” 兩大流派作為導入,圍繞歷史背景,以《人物志》為中心,講解歷史中的人才管理之道。企業如何鑒別英才與雄才,如何學習諸葛亮觀人七法,如何通過發言看其人格,觀其辭旨,八種觀人方法等都成為課堂中的亮點。
浮華時代,我們的企業家學員們需要相聚于此,靜心學習,智心砥礪,也算是對自己心靈的犒賞。
同學們認真學習,并記錄精彩筆記!
王曉毅教授以詼諧生動的授課方式,將《人物志》識人用人的國學智慧變得通俗易懂。幫助企業家學員提升自身素養,知人善任,組建高效團隊,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
預祝同學們將此人才觀學以致用,增強自己競爭優勢。
二、有一種永恒叫“同學情” 課程第一天,同學們來到了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館舉行班級開學晚宴。此次活動是M44班班主任孫思文老師帶領【班級晚宴統籌組】精心策劃組織。此次晚宴還邀請到了吳樹江院長出席,精彩豐富的晚宴活動給大家帶來了陣陣笑聲。 M44班的同學們,心底流動著一種溫暖的歸屬感。晚宴活動中,同學們歡聲笑語,是情誼的延長和加深。
三、神圣的班級開學典禮 課程第二天,清大·工商管理(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M44班迎來了隆重的開學典禮,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家歡聚一堂,一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本次開學典禮邀請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現清華大學文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俄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主任胡顯章老師,北清智庫商學院吳樹江院長蒞臨現場,并由胡顯章老師、吳樹江院長致辭,清大工商M39班陳濤同學作為老生代表、清大工商M44班陳子宜同學作為新生代表發言致辭。
帶著班主任孫思文老師優雅殷切的期盼和祝福,清大M44班精彩紛呈的求學之旅即將啟程~期待大家以價值為導向,充實自己并尋找資源與人脈的整合。預祝各位企業家們事業蒸蒸日上,再創輝煌!
在為期兩天的授課中,王曉毅教授針對以上問題,解讀從歷史看人才管理之道,并結合古代與現代案例,闡發該書的人才思想,以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可為企業、事業單位與各級政府機關領導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歷史借鑒。無論是深刻的表達原著,還是鮮明的表達觀點,先人的哲理與深意,隨王曉毅老師,穿越時間和空間,走出書本,具化于眼前。 M44班的同學們成為了國學智慧的萃取者,這場古圣先賢與當代智者的思想交匯,因此變得擲地有聲。
王老師兩天的課程圓滿結束了,相信各位學員們已收獲了滿滿的干貨。 正如同學們所說,北清智庫的每一次課程,都能引發自己的思考,帶來自身及企業的成長。期待下月的精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