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韓國財閥經濟之困:東洋集團破產危機警示錄

    管理案例 16
    我們可以從東洋集團身上找到韓國財閥的幾乎所有典型弊病:無節制的業務擴張、過度負債經營、復雜的交叉持股設計、脆弱的公司治理結構。為了達到進軍金融業的目的,東洋集團無視自身實力動用巨資控制東洋證券,還通過交叉持股控制旗下關聯企業大舉借債,造成集團債臺高筑。
     
    而復雜的交叉持股結構,又掩蓋了其關聯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導致其經營鏈條其實非常脆弱,如果有一家企業發生危機,極易傳遞至其他關聯企業。與此前其他數家身陷危機的韓國財閥一樣,東洋集團危機的直接導火索也來自于資金流動性危機。
     
    類似韓國財閥這般的龐大企業集團或產融結合企業,在中國亦不罕見,也有類似的潛在危機。東洋集團危機啟示錄值得中國企業界警示。
     
    過去一個月,韓國財界最重大的事件莫過于東洋集團的危機。由于無力償還即將到期的巨額債務,東洋集團旗下5家核心企業先后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之后危機愈演愈烈,演變為一場集團面臨解體、數萬名個人投資者蒙受損失、員工抗議財閥控股家族牟私、輿論抨擊當局監管不力的“大風暴”。
     
    東洋集團是一家橫跨建筑、水泥建材、金融、旅游休閑等諸多行業的龐大財閥,旗下共有34家關聯企業,截至2012年末總資產規模超過70億美元,位列韓國財閥排行榜第38位。
     
    眾所周知,財閥是造就韓國“漢江奇跡”的最大推動力,在歷史上曾為韓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過去數十年間,財閥牢牢控制著韓國經濟的命脈,占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因為財閥對韓國經濟的重要性,因而一直以來財閥被業界稱為“大馬不死”,意為企業的規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企業的興衰成敗終究是難以破解的周期定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大宇等財閥灰飛煙滅,宣告“大馬不死”的神話開始破滅。但大部分財閥仍屹立不倒,近年來反而規模越來越大。但從去年9月份熊津集團到今年4月份STX集團,再到現在的東洋集團,短短一年時間內先后有3家財閥陷入危機并走向解體,標志著“大馬不死”的時代已經徹底終結。
     
    剖析東洋集團的危機成因,我們可以從中找到韓國財閥的幾乎所有典型弊病:無節制的業務擴張、過度負債經營、復雜的交叉持股設計、脆弱的公司治理結構。為了達到進軍金融業的目的,東洋集團無視自身實力動用巨資控制東洋證券,還通過交叉持股控制旗下關聯企業大舉借債,造成集團債臺高筑。而復雜的交叉持股結構,又掩蓋了其關聯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導致其經營鏈條其實非常脆弱,如果有一家企業發生危機,極易傳遞至其他關聯企業。
     
    與熊津和STX一樣,東洋集團危機的直接導火索也來自于資金流動性危機。但“冰凍三尺,遠非一日之寒”,其實東洋集團的危機早有預示。早在去年業內就已不斷傳出有關東洋集團經營不善、流動性出現困難的消息。
     
    然而,東洋集團控股家族為保住企業的經營控制權,遲遲未能“壯士斷腕”、主動進行結構調整,而是隱瞞真實狀況、“拆東墻補西墻”以應對到期債務,最終難以持續,資金鏈斷裂。而期間的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各種不法行為,也使東洋集團控股家族成為“千夫所指”,很可能會面臨司法審判,集團最終走向解體的命運也已經變得無可避免。
     
    可以說,東洋集團危機是韓國財閥遭遇困境的一個典型案例,但與此同時,也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真正令韓國財界感到恐慌的并不是個別財閥企業的危機,而是當前韓國財閥所共同面臨的經營業績下滑、流動性困難、“經濟民主化”挑戰和實際控制人缺位等多重困境,形勢之復雜可謂近年來所罕有。
     
    首先,是宏觀經濟環境不佳、競爭激烈導致企業經營業績下滑。盡管從表面看,近年來三星等少數財閥業績屢創新高。但事實上,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低迷,韓國內需不振,大多數韓國企業經營狀況并不樂觀,尤以建筑、造船、海運等行業最為艱難。據韓國交易所對501家主板市場上市企業上半年財報的分析結果,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2.4%,凈利潤增長2.6%。但如刨除三星電子,其余500家上市企業的銷售額同比僅增長0.5%,凈利潤更是出現14.9%的降幅。可以說,是三星等少數的“一枝獨秀”掩蓋了多數財閥的“虛弱”。
     
    其次,是過度擴張和過度負債經營引發的流動性困難。有數據表明,截至2012年末韓國前30大財閥的負債總額接近574.9萬億韓元(約合5300億美元),較2007年末猛增83.2%。另據韓國媒體報道,同樣財務狀況不佳、負債率高企的還有東部、現代、韓進、錦湖韓亞等數家財閥。而本次東洋集團危機的暴露,進一步加劇了韓國財界的不安情緒,使得企業直接融資市場遭受打壓,融資成本出現大幅攀升,而這又反過來導致企業的資金鏈更加收緊,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甚至于近期市場紛紛傳言猜測“誰將會是下一個”。
     
    再次,是弊病滋生的財閥體制正遭受越來越大的壓力。2012年以來,韓國社會刮起“經濟民主化”風潮,政府也出臺系列政策,限制財閥的無限擴張,對財閥的違法行為開展高強度調查,敦促其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盡管期間有不少反對聲,認為這是對企業經營的過度干預,但無論如何,“經濟民主化”已是難以逆轉的趨勢。而本次東洋集團危機及所暴露出的財閥弊病,更引發了新一輪對財閥體制的批判及呼吁改革的浪潮。
     
    最后,是前所未有的財閥實際控制人缺位危機。韓國財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營權和所有權的統一,控股家族牢牢控制著企業的經營大權。但由于涉嫌偷漏稅、非法資金、內幕交易等諸多不法行為,越來越多的財閥掌門人正在接受司法調查或審判。目前已有SK、韓華、CJ等財閥的8名掌門人面臨“牢獄之災”,不出意外東洋的掌門人也將面臨司法指控。此外,受“經濟民主化”影響,對僅持有少數股權的財閥家族“世襲罔替”的反對聲日益高漲,給財閥家族的下一代接班蒙上了陰影。因入獄或接班問題等而導致的實際控制人缺位,無疑將對財閥的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正因如此,不少韓國媒體用“四面楚歌”來形容當前財閥所處的困境,甚至有業內專家認為這是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財閥所面臨的最復雜局面。但依筆者看,總的來說目前事態還處在可控范圍之內。我們需要看到,在現階段的韓國,財閥的重要性無可替代,財閥體制也依然具有相當頑強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不斷的沖擊下,財閥體制的改革、財閥企業的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否則東洋集團式的危機必定還將不斷上演。
     
    芮曉恒(財經撰稿人,常駐首爾金融業人士)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2020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婷婷久青青原|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在线日产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 精品久久久99大香线蕉|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