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軟件業曾被預言將在2010年重新成為 私募 股權及創投機構的投資熱點,但根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旗下數據庫產品CVSource的統計數據,2007~2009年國內軟件行業年融資事件均為32~33起,2010年第一季的融資數量僅4起,今年上半年,國內軟件行業的私募融資規模和數量遠遠落后于金融、電子商務、能源、醫療服務、 物流 等熱門投資行業。
2006年前曾被譽為“價值洼地”的軟件業,為何當下不再是投資機構的掘金重點?
資本運營 轉向“寡頭”并購
2000年至今,中國軟件行業共完成 風險投資 及 私募股權 投資交易225起,軟件產業的私募高潮集中在2005~2007年。從2006年開始,軟件行業開始進入并購高發期,根據CVSource統計顯示,2000年至今,中國軟件行業共完成并購交易154起,平均單筆交易規模2540.1萬美元,用友軟件、中華網軟件、金蝶國際等擁有大量現金和提升業績動力的上市公司成為軟件行業并購的主要參與者。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認為,由于行業發展跨入成熟期,實力較強的企業已先后上市,傳統軟件行業已難以受到投資機構的重點關注,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在單筆投資規模低于并購交易規模的情況下,外資投資機構將更傾向于延緩IPO做強主業、采取與上市公司換股合并等方式,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創業板 、中小板將成為中資投資機構的首選退出渠道。
低增長、高估值陰影不去
另一方面,軟件業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2010年第一季度,從上市公司的業績看,軟件行業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3億元,同比下降19.95%;我國軟件出口48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增幅低于去年同期26.6個百分點。凈利潤及軟件出口增速的下滑,說明國內外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穩固,希臘等歐元區國家懸而未決的主權債務危機、我國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使得國內外的軟件需求復蘇前景蒙上陰影。
使得創投及私募股權投資者進一步觀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現時的軟件企業估值偏高。投中集團統計,2009年至今,國內軟件行業計劃進行國內外上市的企業數量為17家,同期已上市企業10家,其中6家選擇深交所創業板、3家選擇中小板。2009年,軟件及網絡行業的平均靜態市盈率達到60.55倍,以創業板“市盈率之王”超圖軟件為例,其去年年底上市之初的市盈率約為90倍,如今暴增至1492倍,德同資本、英特爾投資等投資機構的合伙人向《 經理人 》透露,被推高的市盈率使得種子型軟件企業的估值存在泡沫,偏離實際價值,“如果交易價格偏高,將吃掉未來的投資回報。”
關注未來政策利好
但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初,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今年一系列鼓勵軟件產業發展政策將陸續出臺。減免稅收、補貼等政策利好將在今年逐漸兌現,“核高基”和3%增值稅優惠政策有望落實,業內人士大膽預測,政策利好將關注幾大軟件行業的發展亮點:一是自主知識產權型企業,如國產ERP,以用友、金蝶為首的企業;二是服務于互聯網、3G的軟件項目;三是游戲軟件產業;四是服務于基礎應用的行業細分應用軟件開發企業等。五是國內中間件廠商將漸從“配角”轉變為“主角”,中間件在2010年中有可能成為我國軟件業的突破點之一。
*李瑋棟系ChinaVenture投中集團資深分析師
*獨家榜單由ChinaVenture投中集團與《經理人》聯合制作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經理人》與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擁有對文中數據及描述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