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是對金融領域的根本要求,是指導金融改革發展穩定的行動指南,是做好新時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
近日,新華網“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報道記者走進金融領域,對話北京金長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平安博士。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站位高遠、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報告提出,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您如何看待金融和實體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
劉平安: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我們只有正確地理解和把握了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才能夠真正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才能夠緊緊抓住金融改革的根本目標,以及選擇合適的金融市場改革路徑。金融的本質就是為實體經濟服務。離開這一本質來談金融,金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現代市場經濟就是金融經濟。市場經濟中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和技術等,進入市場交易都是以貨幣進行計價和交易的。如果沒有貨幣和金融的出現和發展,我們可能還處在“物物”交換的原始社會,而不是信用高達發達的現代金融經濟社會。貨幣和金融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金融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也會反過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因為貨幣除了基本的計價和交易功能外,其定價功能,以及產業資源的整合功能大大地促進了整個經濟體效率的提升。經濟的發展是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組合以不斷創造生產力的過程。貨幣、金融、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高效率的組合和交易。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市場經濟離不開金融及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但貨幣和金融這并不能代替生產力發展的各種生產要素本身,包括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和技術等資源要素。如果我們把整個經濟當成是人的身體的話,那么金融市場和金融系統就好比是人身上的血液循環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對人身體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代替人的身體本身。這就是我們理解的金融和實體的關系。
新華網:未來金融改革發展的方向是回歸本源、強化監管。您認為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
劉平安: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未來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回歸本源,即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但同時要強化監管,以免金融“脫實向虛”。
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由于體制和機制等問題,市場效率不高是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一是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間接融資體系的比例過高,直接融資體系比例過低。不管是從宏觀層面上看,還是從微觀層面上看,經濟金融的杠桿率很高,經濟面臨系統性金融風險;二是由于以上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導致金融市場對創新經濟不能提供很好的金融支持,支持經濟結構轉型的金融市場基礎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產業資源的并購重組并不能通過金融市場有效進行。為此,今后整個金融發展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支持創新和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強大金融市場體系。但在發展和創新金融市場的同時,要強化金融監管,把金融市場規制放在市場建設的首位,打擊各種金融違法違規行為,防止金融自由化過度,以避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平衡好發展和監管這一對矛盾。不能只要發展,不要監管。也不能只要監管,從而阻礙發展。把握好這個原則就是要把法律和制度建設放在市場建設的首位。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指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您認為如何構建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體系?
劉平安: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我們認為,目前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金融體系的杠桿率太高,導致金融體系面臨系統性金融風險;二是金融市場的各個子市場(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和信托)的協調監管體系沒有有效建立起來,以及監管能力不足,監管套利行為嚴重;三是影子銀行、非法集資行為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蘊含了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對于以上風險,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在深化金融市場改革的同時,也強化了金融監管。對于以上系統性金融風險,采取的主要措施應該有:一是大力發展證券市場等直接融資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使金融市場的市場結構合理化,降低杠桿率。近年來采取的措施是大力發展新三板市場以及私募股權資本市場(PE)。取得了顯著成效。二是為了協調銀行、證券、保險和信托市場的監管體系,成立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這是中國金融市場協調監管最有力的措施。三是對于影子銀行和非法集資行為,銀監會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都采取了大量監管措施。比如,銀監會對于私募基金設立的配資行為進行嚴加監管。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的設立、信息披露等行為提出較高要求等。這些監管方向無疑都是正確的。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嘗試?取得了什么成果?
劉平安:北京金長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對創新企業進行投資的專業風險投資管理機構,并且專注于新三板創新企業的投資。我們堅定地認為,新三板是中國國家創新戰略的金融市場重要支撐,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金融市場重要基礎,是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的突破口。基于以上認知,金長川資本專注于新三板擬掛牌企業和掛牌企業的股權投資。目前我們管理了多只創投基金,管理規模近20億人民幣,投資數十家創新創業企業。投資方向主要是文創產業、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產業,以及代表經濟結構轉型的智能制造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