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看,董秘這一職業群體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工作內涵不斷擴展,從最初的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常規工作,到2007年后市值管理職能凸顯,再到10年后的今天,資本運作的工作被提升至重要位置。
因此,市場賦予董秘的職能越來越多。除了堅守應有的基本素養之外,不斷創新管理,也是一名董秘的生存法則之一。
“2017年度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峰會”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這是中國上市公司董秘俱樂部的一次年度盛會,也是“2017第六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的一個重要議程。百余位上市公司董秘聚首,致力推進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的職業化與專業化,共同探索新時代下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愿景。
公司與市場的平衡手
2017年度,要論董秘圈內最受關注董秘,高瀾股份(300499,SZ)前董秘陸宏絕對算得上一位,其走紅是因為在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要去普陀山為投資者祈福。
此前有投資者在2017廣東上市公司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中向高瀾股份提問:近期公司股價表現不好,公司管理層怎么看?高瀾股份時任董秘陸宏回應稱:二級市場走勢,上市公司也無法左右,公司只能認真做業務增強業績,輔助手段上,董秘準備再去一趟普陀山,為廣大投資者祈福。
陸宏說到做到,5月17日,他在微博發布了普陀山寺廟的照片,同時配有文字:“本秘一貫說到做到,為了投資者自費來這里,希望我大高瀾蒸蒸日上。同時保佑吾友們今年項目都順利過會上市”。
陸宏的言行,也引起了資本圈內人士的熱議,有人為他叫好,認為他穩定了投資者的情緒,對公司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也有一些資本圈內的人士認為這樣的行為不妥,不應該在公開的場合跟投資者講段子。
除了需要與市場投資者的關系維護好,董秘還需要在上市公司內部的治理方面充當一個多面手的角色。一般來說,董秘作為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定位,其在上市公司規范運作、市值管理、資本運營等方面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們扮演著“信息披露直接責任人”、“規范運作把關人”、“內外部關系協調人”、“公司資本經營助推人”等多重角色,對公司發展壯大和對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都起著重要作用。
在談及董秘的職責時,華麗家族(600503,SH)董事、副總裁、董秘金澤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董秘首先要做的就是信息披露,在資本市場,信息需要公開透明,才能夠使得投資者有意愿買入公司的股票;第二塊是投資者關系,需要維護和控股股東、中小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的關系;第三塊,就是媒體公關,對公眾傳媒的溝通和交流,展現公司形象;第四塊就是與監管機構的溝通。”
金澤清認為,董秘的上述工作,做好了,不是功勞,是苦勞。董秘吃了這門飯,就要做出一點成績來,僅僅是工作零失誤還不夠,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包括資本運作,危機事件的處理。“可以說,現在董秘是從完整的內部工作走向外部,從公司的內部治理走向了公司的運營。”
資本運作是核心競爭力
隨著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規范,上市公司董秘這個職位的職能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初的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常規工作,到2007年后市值管理職能凸顯,再到10年后的今天,資本運作的工作被提升至重要位置。
根據《2017年度董秘生存報告》統計顯示,在從事董秘工作外,高達70.69%的董秘兼管了“投融資工作”,遠遠超過了兼管法律工作的29.89%和兼管行政工作的27.59%。這與之前的調查結果有了明顯的改變。
“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是董秘的基本工作職能,而資本運作能力已成為核心競爭力”,隨著上市公司投資并購和再融資需求的急速增長,擁有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和出色的資本運作能力,已成為一個優秀董秘不可或缺的屬性。
資本運作職能的凸顯,讓“資本運作能力”成為當下董秘最希望提高的專業技能——74.76%的比例遠高于其他諸如法律和新聞媒體協調能力等。
王芳是董秘圈內的一個資深董秘,先后在多家上市公司擔任過董秘,目前在上海一家科技型公司擔任董秘。王芳表示,在其職業生涯中,參與過一個資本市場運作的創新案例。
王芳介紹的創新案例發生在2006年,當時正值股權分置改革期間,他們準確地抓住了這個機會,提出并成功實施完成股改、債務重組、資產置換、增發新股“四合一”的創新式股改方案。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資本運作,完成了中江地產對江西紙業的借殼上市。
濰柴動力(000338,SZ)董秘戴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董秘的創新意識更強,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很多公司是屬于跨境和跨區域的發展方式,就需要了解國外的規則。“比如說,我們公司這種情況來看,等于是多地域監管,還有一家公司在德國,必須按照德國的法律,還有監管。這些,都對董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董秘年輕化是趨勢
董秘越來越年輕,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8月18日,金太陽(300606,SZ)公告新任董秘,1992年出生的杜燕艷接棒成為上市公司新一任董秘,取代李杏成為目前A股最年輕女董秘。
早在兩年前的2015年,當1991年出生的李杏出任廣東明珠(600382,SH)董秘時,市場一片驚呼。如今,“90后”當董秘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在《2017年度董秘生存報告》中,對每個年齡段的董秘的社交圈也進行了統計分析,每位董秘平均有50個董秘朋友,而擁有董秘朋友最多的甚至超過500人。他們結識的途徑主要是會議、培訓、中介機構、策略交流會、微信群等。
從董秘圈的年齡段分布情況看,“50后”的董秘主要與“60后”和“80后”的董秘交朋友;“60后”董秘擁有近一半的“70后”董秘朋友,“70后”、“80后”的董秘則傾向于與自己同年齡階段的董秘做朋友,“90后”董秘的朋友圈主要是“60后”董秘。
金澤清是一位“70后”董秘,他表示,現在董秘越來越年輕,他也認識不少“90后”董秘,他說,“90后”是互聯網傳播的一代,打破了信息的不對稱,他們學習欲望非常強。“ 90后 董秘在處理問題上,不像這些60后 、 70后 的老董秘,凡事去想有沒有先例。他們會去想法律法規上有沒有規定,會去自己研究。”
“所以我認為, 90后 董秘發展前途不可限量,尤其是他們這一代,有互聯網的基因。”金澤清認為,年輕人是未來,是希望,會比上一代做得更好。
戴立新則認為,現在涌現出一大批“90后”和“80后”的董秘,他們更加敢想敢做,這一代人,在法律法規的規則下,能夠做出更大的成績。
上述內容呈現的僅僅是董秘生態圈中的一小部分,隨著眾多的董秘齊聚成都,相信會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成果呈現,盡請期待11月23日的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