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趙一直在研究一個投資和商業奇才,他可能是企業家里面最懂投資的人,他也可能是做投資的人里面最會經營企業的人。他投資業績輝煌,每年至少賺30%以上。他在中國電子行業生存20余年,堪稱中國電子企業的常青藤。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從未被超越。
正文
他就是段永平,步步高電子董事長。同時,他現在也是一名優秀的投資人,秉承著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
他離我們很近,卻感覺很遠。他陪伴了我們的童年,如今依然陪伴。他讓80后都記住了小霸王游戲機,如今也讓90后用著他們的智能手機,更讓00后用著他們的教育電子產品。他是段永平。
最近,調研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稱,2016年第三季度,OPPO 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16.6%(去年同期僅為9.9%),高居榜首;vivo的市場份額以微弱的差距屈居次席(16.2%),而去年同期僅為8.8%。華為的份額為15%,位居第三。也就是說, OPPO 和 vivo 同時超越華為,一躍成為國內前兩大智能手機廠商。作為曾經的中國最大智能機制造商,小米現在滑落到了第四位。去年第三季度,小米的份額大約為14.6%,但現在只剩下10.6%。
這也意味著OPPO 和 vivo (以下簡稱O/V)兩大品牌繼續霸占著中國手機的老大位置。但是,由于其背后的真正創始人太低調,以至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O/V實際上是一個創始人老板,其實O/V本是一家人。這個老板就是段永平。
事實上,段永平曾經真的很風光,小霸王游戲機,步步高復讀機,DVD都是他曾經的杰作,后來投資網易股票大賺100倍,凈賺上億美金,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等等,看到這些,也許你會理解為何O/V這么牛,原來幕后有高人啊!
O/V幕后的創始人是段永平
據報道,曾經大紅大紫,由段永平親手創立的步步高在1999年初分拆成了股權和人事相互獨立、互無從屬關系的三家公司。黃一禾執掌教育電子業務,主打點讀機和學習機;陳明永執掌試聽業務,側重VCD、DVD、MP3和藍光DVD,后來成立OPPO;沈煒執掌通信業務,主攻無繩電話和步步高音樂手機,也就是現在市場上的vivo智能手機。
也正因為步步高的淵源,使得OPPO和vivo這兩個同在廣東的品牌在很多經營打法上非常相像,也常被外界一并稱為“步步高系”。
2002年,段永平移居美國,基本上對具體一線業務已經不再插手,完全交給了他一手培養起來的大將。而他的股權也不斷的稀釋,主要因為分給了員工和經銷商。沒想到,做一個甩手掌柜,卻依然能做成中國手機第一,段永平到底有何洪荒之力呢?
也許,你認為是O/V的廣告很厲害,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NBA比賽,都能看到他們的廣告,最火的小鮮肉,比如宋仲基,李易峰也為他們的手機代言。
也許,你認為是他們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當大部分手機上在線上戰的你死我活的時候,他們深耕三四五線城市經銷網點,成功逆襲。拿他們的話來說,“不是說我們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有效,而是因為當我們去三四線城市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有對手。”因為彼時,在雷軍小米的帶領下,手機商都在進行互聯網營銷戰略,都在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
但是,這些都不全面!
10月12號,段永平在其博客上發文:人們常說的那些:廣告,員工股份分享,經銷商入股,網點密布,線下渠道,等等等等---都是不對的!我們的秘訣其實就是:本分+平常心!
本分是什么?
我們理解的本分就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做對的事聽起來簡單,但真的很難,都知道吸煙有害,但還是有很多人每天吸煙。
段永平認為質量才是產品的生命,對于質量問題,段永平很是“鐵血”,從來都不手軟。正因為如此,他才創下了一個個的商業奇跡,幾乎從未失手過。
平常心是什么?
平常心其實就是在任何時候,尤其是在有誘惑的時候,能夠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擾,回到事物的本質(原點),辨別事情的是非與對錯,知道什么是對的事情。
如今的O/V,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去年,OPPO賣了5000萬部手機,預計今年至少六七千萬吧,VIVO也差不多,兩家加起來輕松超過1億部手機,而且兩家的手機都是2000-3000價位的手機,毛利率相當高,這樣算下來最保守估計銷售額也超過2000億元了,樂觀點可能在這個數字上翻倍,凈利潤有望接近200億元。
如今的段永平,轉型成為一個投資大師
段永平在2002年移居美國后,開始投資生涯,知名投資案例是2001年買網易股票,大賺100多倍,賺得上億美金。2006年,和巴菲特共進午餐,并稱自己這幾年在投資上賺的錢已經超過之前做實業賺的所有錢。
段永平最早的投資是搜狐、新浪、網易等中國IT概念股。隨后它們的股價一路飆升,段永平的身家也隨之水漲船高。
段永平認為,做企業十多年的經歷幫助了他的投資。“我是厚積薄發,沒有做企業這么多年的基礎,很難看出企業好與壞。”
段永平后來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自己在美國投資這些年,最差的年份收益也有30%以上,已經超過巴菲特了,當然,巴菲特的資金量太大,限制了他的業績,這很正常。
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段永平的股市投資真經,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所以同樣價錢下買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沒有區別,上市只是給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就是公司的內在價值。
買股票應該在公司股價低于其內在價值時買。至于應該是40% 還是50%(安全邊際)還是其他數字則完全由投資人自己的機會成本情況來決定。
3、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不是算法,是思維方式,不要企圖拿計算器去算出來。
當然,拿計算器算一下也沒什么。
好像芒格也說過,從來沒見巴菲特按著計算器去估值一家企業,我好像也沒真正用過計算器做估值。我總是認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斷下行的空間,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潤的來源,這也可能是價值投資里最難的東西。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個人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5、“護城河”是用來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手段(不是唯一的)。
6、企業文化是“護城河”的重要部分。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很強企業文化的企業可以有個很寬的“護城河”。
7,我的所謂估值都是毛估估的。
我買萬科時萬科市值才100多個億,我認為這無論如何也不止,所以就隨便給了個500億。呵呵,當時唯一確定的就是100多個億有點太便宜了,如果有人把萬科100多個億賣給我,我會很樂意買,所以買一部分也是很樂意的。
8,假如這是個算術題:也就是每年都一定賺一個億(凈現金流),再假設銀行利息永遠不變,比如說是5%,那我認為這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就是20億。 有趣的是,表面看上去和有多少凈資產沒關系。實際上,凈資產是實現利潤的條件之一。
不賺錢的凈資產有時候就是個累贅。比如在渺無人煙的地方建個酒店,花了一個億,現在每年虧500w。重置成本還是一個億,現在5000w想賣,這里誰要?
9,老巴的教導千萬別忘了:不做空,不借錢,不做不懂的東西!
10,世界上哪里都一樣,最后成事的人都還是正直的人。這也是我喜歡GE的原因。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東西之上的。
先給大家分享10條,如果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更多文章。
作者簡介
趙冰峰:生于愚公故里河南濟源,學于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業于金融之都中國上海,9年股市投資經驗,偶像巴菲特,注重基本面。目前依然專注于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