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些經濟總量比較小的國家,不予考慮。
此時,全球資本處于迷茫的時期,但是,大家可能在忽視了一個國家,那就是日本,日本經濟在未來很可能再次成為世界的明星。
日本經濟,給世人一個固有的印象是老齡化已經讓日本失去了活力,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而今,日本的總人口還在下降,很多人就會固有地認為日本經濟還會一潭死水,真的是如此嗎?任何好的投資機會,都是在全世界的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才會產生,這毫無疑問,現在,看看日本的經濟趨勢是否在發生根本行的逆轉。
第一,日本經濟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一直是以很低的速度運行,但有幾個跡象需要密切關注。首先,2009年7月,日本的失業率達到最高,為5.5%,此后,不斷下降,在2016年4月,失業率已經下降到3.2%的水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最低的。還有一個報道,招聘130個崗位,卻只有100個應聘者。其次,日本去年GDP增長0.4%,幾乎完全是由出口帶動,說明日本經濟的全球競爭力在提升。
考慮到日本的制造業在全球具有很高的水平,說明日本的經濟增長完全是依靠內生性增長來完成,這讓日本經濟更具有持續性和進一步增長的動力,而且這樣的趨勢一旦形成,就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第二,談到日本,就不能說人口。據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死亡人數減去出生人數后的人口自然減少了29.4萬人,減幅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日本人口減少的趨勢沒有改變。但是進一步研究詳細的數據,就會發現奧妙所在。
至于死亡人數增加,這比較好解釋,日本在上世紀80-90年代開始進入老齡化,當時的老人,現在處于死亡率的高峰階段,帶來死亡人口數字的上升。
但出生人口也在增長,日本厚勞省就出生人口增加時指出,“得益于“就業形勢改善和保育設施完善工作取得進展”。一大原因是2015年上半年30歲至35歲人群生育的人數增加。但據分析,由于處于生育年齡段的女性人口減少,少子化趨勢今后也將持續。”——這說明,最關鍵是日本保育措施的實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雖然處于生育年齡段的女性人口依舊處于低迷的階段,但愿意生育的人開始增加,致使出生的人口增長,這種趨勢一旦形成,也不是短期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時,日本每年出生人口超過200萬,之后呈現減少趨勢。1984年出生人口跌破150萬大關,2005年跌破110萬。但近十年來,跌勢明顯放緩,2014年的出生人口具體數據為1,003,539人。2015年的數據換算成平均數后,每31秒有1人出生,每24秒有1人死亡,每50秒有1對新人結婚。——31秒有一個人出生,換算成全年就是出生101.7萬人,這個數字比2014年的數字是增長的。雖然需要2016年的數字才能確認這樣的趨勢,但日本新出生的人口數量曲線很可能在這兩三年內出現拐點。
日本政府提出,為了讓年輕人生育子女數量如自己所愿,將創造理想環境,以實現“總和生育率1.8”目標。說明日本政府正在不遺余力地為新生兒創造有利條件,這很可能讓新生兒的出生數量形成增長的趨勢。
隨著年輕化的進程,日本債務的壓力會逐漸下降,最近兩年日本國債新發數量就在下降,雖然有日本增加消費稅的原因,或從趨勢來說,也與年輕化緊密相關。
如果這樣的趨勢得到確認,日本就正處在老齡化到年輕化的轉折期,這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么?是很明顯的事情。特別是日本是社會治理比較完善的國家,一個逐漸年輕的日本,對世界所有的投資者來說,很可能意味著20年的重大機會。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日本女性參加工作的比例在上升。在日本,因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女性很少能夠享受正常上班的權利,大多數只能在婚后成為全職太太,照料家庭和孩子。今天的局勢正在改變,據日本總務省今年公布的2015年10~12月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已婚家庭中,夫妻雙方均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比例為50.0%,同比提高了0.6個百分點,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一次。雙職工比例最高的年齡范圍為45~54歲,這一比例在2015年10~12月達到73.8%,同比增長了1.8個百分點。而在55~64歲的范圍里,雙職工的比例為50.3%,比同期提高了2.5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日本龐大的女性勞動群體正逐漸進入勞動力市場,對日本經濟增長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TPP開始實施之后,看看參與TPP的國家就知道,日本是除了越南之外受益可能最大的國家。
參與TPP的國家首先是美國,雖然奧巴馬極力推進制造業的回歸,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是以創造為主的國家這個本質,高新科技、軍工、服務業、依舊是重點,制造業會得到一定的發展,但一定集中在技術進步最前沿的制造業上,比如環保、全新能源等方面。
秘魯、智利、文萊、澳大利亞、新西蘭甚至包括加拿大,原材料生產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前三者,基本是能源和大宗商品生產國。對于這些國家來說,日本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進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可以實現很高的利潤。
墨西哥既是能源生產國,也是中低端商品生產國,與日本的產業結構重疊度并不高,日本的產業優勢一樣很大。
越南主要是低端制造業,對日本沒什么威脅,相反,倒是日本商品的市場。
新加坡是個港口國家,對日本更沒有多少威脅。
TPP的形成,在12個國家內近似屏蔽了中國、韓國、德國的制造業,日本的產品擁有獨到的競爭力和很大的市場空間,有利于日本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這是一個占全球經濟總量約4成的巨大市場,足以支撐日本經濟進入新一輪發展期。日本農產品市場是世界公認最難打開的市場,為了加入TPP,日本愿意開放很大一部分,說明日本看到了TPP區內國家中,日本商品擁有的獨到優勢,可以極大地提升出口,推動經濟增長。
在發達國家中,未來很值得期待的是日本,而且日本新生人口數量的上升,加入TPP,加上日本經濟內生性增長的動力比較充足,這些因素所決定的趨勢將延續很多年,日本很可能成為未來全球資本逐利的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