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攜程網在戰略投資易到用車的同時正式對外宣布,其已完成對途風旅游網的戰略投資;同時,攜程還控股了“蟬游記”。據悉,投資途風旅游網是2013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最大的一筆交易,也是中國在線旅游行業近年來僅次于百度收購去哪兒的第二大并購交易。
在線旅游市場并購火爆的同時,傳統旅游業的并購熱潮也已開始。
2013年10月1日,新《旅游法》出臺,這一法規提升了以往未被挖掘的景區和旅行社等產業投資價值;在多方政策扶持和地方產業投資基金的推動下,國內旅游業的私募融資、并購重組日趨活躍。新法實施當月,萬達集團在10天內接連收購湖北新航線國旅和北京環形五洲旅行社的舉動,震動了旅游界,被業界高調地解讀為旅游業進入了“大資本”和“合資并購”時代。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介紹,這兩年已有幾萬億元資金涌入旅游領域,我國旅游業正進入空前的并購合資活躍期。“從2012年到2013年,旅游業并購涉及的資金量非常大,金額達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并購介入旅游業”。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發現,我國旅游產業已進入空前的并購投資活躍期。其中大量的資金正在通過投資海外航空、游艇、酒店、旅游市場等方式,向國外流動。
業內人士表示,跨業整合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經的過程,此舉有助于旅游企業實現資產盤活、資本溢價、效益提升;對跨業進軍的企業來說,可以形成基于旅游的新商業模式,是雙贏選擇。但企業在合資并購過程中,要培養核心競爭力,防止泡沫化發生。
并購活躍
根據全球商務旅行協會研究預測,中國未來GDP的增長將有2/3來自旅游業,中國將在201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商務旅游大國。
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綠皮書》顧問劉德謙表示,2014年以及未來幾年,中國國內旅游的出游人數和旅游花費將繼續增長。
市場釋放的繁榮信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紛紛觸碰旅游業。隨著市場發展,旅游業并購重組期到來已經成為業內共識。這其中,萬達集團頗具代表性。
2013年10月10日,北京萬達旅業投資有限公司并購了湖北新航線國旅,雙方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展業務,合資公司由萬達方面控股。就在業界還未完全消化這一消息之際,21日,萬達又宣布收購了北京環行五洲旅行社,正式建立北京地區旅行社集客及服務平臺。
短短10天,萬達集團收購兩家旅行社,一南一北,布局全國的野心可見一斑。此后,華僑城、雅居樂等先后對旅行社發起了收購。
“萬達收購旅行社,主要是為了解決客源問題。”中國房地產投融資促進中心副秘書長王幫群說,“萬達擁有景區、酒店、購物中心等資源和多年的商業地產運營經驗,通過這樣的并購方式獲取優質客源,實現同業聯動,對萬達來說是件好事”。
王幫群分析,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控制越來越嚴,促使開發商不得不轉型。文化旅游業無疑是朝陽產業,對開發商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具體到企業層面,萬達擁有雄厚的資本,對接觸投資機會不多的旅行社是一個機會,亦能完善萬達旅游產業鏈。“旅游業也到了合資并購時期。此前旅游業的發展模式類似零售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這種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通過并購融資,實現經濟升級,向專業化、規模化過渡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經階段。”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鐵崗表示。
對于萬達與旅行社的合作,李鐵崗認為并不是簡單的并購,而是催生出了新的業務模式。“這與同業兼并實現規模化發展是不同的作用”。李鐵崗指出,萬達通過兼并,獲得旅游資源進而產生新的業態和業務,實現了產業模式創新,是在房產調控下企業對業務盈利能力的有效補充。
海外擴張
縱觀2013年中國旅游業投資市場,企業們不僅看好國內市場,在國外更是大展拳腳。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公布的《2012~2013年中國旅游發展形勢分析與趨勢》報告中,列舉了大量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案例:
2012年10月,海航集團宣布已完成對法國藍鷹航空48%股權的收購,成為藍鷹航空第二大股東。根據法國當地報紙的報道,這筆交易的支出可能達到4000萬美元。這也是國內航空公司首次投資歐洲航空公司。
2013年6月,萬達集團在北京宣布,將投資3.2億英鎊并購英國圣斯克游艇公司,萬達集團將持有圣斯克91.81%的股權,剩下的8.19%則繼續歸圣斯克所有。同時,萬達集團投資近7億英鎊在倫敦核心區建設超五星級萬達酒店。這將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建造的第一家奢華酒店。
2010年6月,復星國際首次進軍歐洲市場,以2.1億元(人民幣)收購運營度假村的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7.1%的股權,此后,復星國際通過增持,成為第一大股東。目前其對地中海俱樂部的私有化計劃已經得到法國股市監管機構的批準。
此外,海航旅業收購美國阿伯丁旅游公司部分股權并在歐洲并購當地酒店;攜程和如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海春秋國旅在北美和歐洲開設分公司……
縱觀市場,中國旅游企業的海外擴張之勢仍在延續。
復旦大學旅游學系副教授沈涵分析,中國旅游企業的海外擴張,既來自產業內部規模化、一體化發展的驅動,也受到全球經濟地區差異所造成的投資流向推動,而出境旅游在近年來的大發展加快了這一步伐。
據《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2~2013)》顯示,2012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達到8300萬人次,出境旅游消費達到102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2013年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預計出境旅游消費將達1176億美元。
除出境旅游市場規模和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外,近年來政府對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和并購的鼓勵政策、參與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人民幣持續走強,以及海外資產價值估值相對降低、企業用匯的管制逐漸轉變為鼓勵適當使用等條件,為旅游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國際旅游產業、進行價值鏈利益的重新分配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為中國旅游企業實現產業鏈的向外延伸發展帶來難得的市場機遇。
沈涵介紹,目前中國旅游企業“走出去”的主要模式包括追求規模效應的橫向擴張、強調垂直生產的縱向擴張、兼顧市場要素和企業要素的綜合并購等。
而“走出去”之后如何構筑穩固的可持續發展業務模式,如何突破人才瓶頸,如何解決文化沖突問題是海外擴張的主要難點。近年來中國旅游企業的海外擴張和發展遇到了不少當地民族意識的干擾和排斥。在文化背景、思想理念、風俗習慣、市場地位方面的沖突和不認可,使得中國旅游企業在海外的擴張遭受商業因素以外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