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實在令人應接不暇,但同時作為一家國際性綜合企業和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必須留意投資國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情況變化,對經濟發展循環及業務回報條件要抱有高度警覺,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去保護股東的利益。
公司自1980年代起已開始海外投資,因為當時我知道香港的幾百萬人的市場發展規模是有所限制的,今天證明這決定是健康的。例如我們全球的零售店鋪有12000家,其中香港只占600多家,假如在香港多開300家,就算是增加就業,但批評將不絕。目前和黃(和記黃埔)的香港業務占全球投資比例約15%,長實(長江實業)在香港的投資占全球約三分一。
過去多年來,公司在許多國家都是當地最大的投資者之一,例如加拿大、英國、澳洲、荷蘭、意大利、瑞典及奧地利等。很多國家的政府都明白,為營商者提供穩定的政經環境是非常重要,商業發展成功才能為社會帶來就業及繁榮。一直以來,我每天都會檢討集團的投資和營運策略,生意規模大小及資產布局,視乎業務所在地區或國家的政經狀況而決定。
集團以香港為基地,絕對不會遷冊。我們常常積極尋找香港的投資機會,然而因政府的政策很多時候令人消化需時,故我們在港的投資步伐或未如其它國家地區那么快。集團繼續保持一貫穩健務實的作風,確保在多變的經濟環境下,業務仍能保持佳績。
歐洲各國本身亦擁有很完善的法律制度,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給予內地及香港人不少投資機會。
集團在瑞典、丹麥、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等均經營業務,生意挺好。如北歐的幾個國家,經濟非常好,現在的奧地利比德國還要好。集團2013年在歐洲賺的錢已比2012年多,相信2014年在歐洲賺的錢還會比2013年多。
我們在法國有業務投資,但不是非常大,有一天法國一位部長與人數不少的隨行人員來港與我見面,問我為什么在英國有這么多投資,而法國則比較少?我說,我在英國做的事在你們法國做不來的:第一,英國的稅率是20%,你們的稅率卻是全歐洲最高的;第二,按英國的法律,今天企業控告政府,輸了,明天再來投資,英國政府仍會歡迎;第三,法國經濟差,但無法調整歐元的匯率,英國政府需要時可以將英鎊匯率下調,緩和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