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末,雅戈爾卷入一場股權紛爭。
隨著工大首創董事長龔東升涉嫌其他經濟案件被公安帶走,工大首創承諾三個月內不再重組。這場被解讀為龔東升“奪權”的游戲戛然而止。
雅戈爾對工大首創覬覦已久,自2011年起先后三次增持,并終于在第四次增持后躍居控股股東。但就在工大首創發布這一消息的第二天,公司停牌重組。外界疑聲四起,對龔東升“奪權”的質疑最多。
雅戈爾董秘劉新宇對外聲稱,控股工大首創只是為了有助于雅戈爾發展主業,他們目前尚未打算向工大首創派駐董事。
工大首創只是雅戈爾繁密投資業務中的一項。與雅戈爾曾經的持股上市公司座上賓福田汽車、中信證券、中天科技、興蓉投資相比,至少工大首創的零售百貨業務和雅戈爾的服裝主業有一定關聯。
1993年便開始涉足金融投資業務的雅戈爾,憑借股改賺得盆滿缽滿,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但雅戈爾并不順,2007年投資收益漲幅高達5110.92%,2012年卻又虧損2.31億元。同時,由于投資收益對雅戈爾凈利潤的貢獻十分可觀,李如成不忍割肉,于是雅戈爾的凈利潤也跟著投資收益共升降。
痛定思痛,栽了跟斗的雅戈爾,意識到依靠自身投資團隊,已無法從事專業的金融投資業務,于是開始借助外力。2008年12月3日,雅戈爾發布公告稱,聘請上海凱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資產投資管理顧問。
凱石投資成立于2008年10月,雅戈爾集團持股70%,管理團隊持股30%。到2010年時,雅戈爾集團持股下降至60%,管理團隊持股比例上升至40%。凱石投資的法人代表正是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管理團隊由陳繼武、李文忠等一批投資業內人士構成。陳繼武在此之前擔任富國基金總經理,曾在兩年時間里,帶領富國基金從業績連續三年倒數第一躋身第一梯隊。與陳繼武不到4年的合作,雅戈爾的凈利潤經歷了43.64億元的高潮,又回到了起點。相戀不如懷念,其后,李如成和陳繼武二人分道揚鑣。
陳繼武為雅戈爾提供的投資方式是以定向增發為主。2006年定向增發剛開始,收益率回報超過300%,而到了2008至2010年間,收益率就已經降到了40%,2011年定增市場更是黯淡,破發率高達64.25%。于是,雅戈爾在經歷了2009、2010年定增全部浮盈的佳績之后,2011年投資收益同比減少29.95%,公司凈利潤也下降34%,向2008年時的凈利潤看齊。另外廣受詬病的是雅戈爾投資判斷失誤。
比如2010年大筆投資上海汽車、福田汽車,結果2011年1月,隨著汽車消費優惠政策到期、限購出現,汽車行業遭遇當頭一棒,雅戈爾投資的福田汽車在2011年虧損清場。
再比如水務板塊,2011年因中央一號文件等政策利好,22家水務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雅戈爾2.06億元買入興蓉投資,隨后受宏觀經濟、地方財政影響,短期提振的水務板塊在2012年陷入低迷。
李如成曾言:“沒有很強的金融支撐,企業很難有幾十年、幾百年的生存。”在經歷資本市場風雨后,當《浙商》記者再次詢問雅戈爾董秘辦金融投資業務,對方簡單帶過:“年報上不是都說了,我們現在主要做品牌。”
點評
單一與多元的兩難抉擇
雅戈爾以服裝起家,后來涉足房地產與金融投資,這些業務成為拉動雅戈爾的三駕馬車。在從事男士正裝行業十余年后,服裝業務已經過了快速發展時期,因此公司開始通過金融投資來拓展收入來源。
入股中信證券是雅戈爾投資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這塊投資讓公司獲利相當豐厚。其后,雅戈爾的投資內容也從單一的股權投資向定增為主、PE為輔的模式進行轉型。金融投資的利潤波動較大,前些年收益很好,但近幾年來在股市向下的情況下也出現了較大的虧損,因此公司重新將精力放在服裝業務上,實現了業務的回歸。
雅戈爾的投資業務都屬于財務投資,以獲取投資收益為目的,這種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曾給公司帶來了較大的利潤,但也使得雅戈爾服裝主業一直局限于男士正裝領域,從而錯過了滲透其他服裝行業,進一步成為大型服裝集團的機會。我們認為,服裝企業應該專注于自己具備優勢的領域,這樣主業單一的企業不僅容易在業務上做大做強,而且在資本市場上也容易得到一個比多元化企業更高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