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凡客又再度回歸視野,但是這次是因為拖欠供應商賬款的事情。早在2011年的時候就有過爆料說凡客發生庫存危機,拖欠賬款。
凡客從神話變成了笑話,凡客出問題了,問題出在哪兒了?
有人說是凡客產品質量差,供應鏈不行。那么東哥要問,難道從07年到2011年那幾年的產品質量就很好?
有人說是營銷不行,低價品牌形象傷害了凡客的可持續性成長潛力。那么東哥要問,從07年到2011年,從零到30億不正是證明了凡客的營銷能力極強嗎?證明了凡客定位草根精神的品牌勝利么?
有人說凡客的用戶體驗不佳,不能持續關注用戶利益,這個是陳年自己承認的。但東哥要問,從07年開始陳年就一直強調用戶體驗第一,甚至不惜代價自建如風達物流,七天自由退換貨政策更是史無前例。不客氣的說,凡客對用戶過于溺愛了。
雷軍與陳年對話錄,似乎讓人耳目一新,似乎陳年要學習雷軍,學習怎么做小米精神。
凡客和小米能夠短時間取得這樣的成就,都得益于一點,信息的非對稱性,讓用戶認同自己是性價比最高的商品。這點陳年和雷軍的看法是一致的。用戶體驗第一,也是陳年一直所強調的。只是服飾行業競爭過于激烈,不僅線上的草根品牌多得不得了,傳統品牌也在線上瘋狂甩尾貨,凡客的商品自然沒什么競爭力了。
如果2011年凡客不拿2.3億美元的F輪融資,不把目標從60億激進地提升到100億,凡客也無今日之痛苦。當時在激進的策略指導下,瘋狂擴品類,瘋狂地增加庫存,但是銷售并沒有跟上,導致三季度的時候,庫存激增。只得迫使凡客低價甩賣處理庫存,如此又傷害了品牌。顯然在2011年凡客出現了重大的戰略失誤,節奏踏錯了。錯誤的把年度增長目標調高至5倍100億,而非之前的60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凡客被資本“綁架”了。那時緩一緩,集中精力搞供應鏈和內部管理,日子要好過得多。
即使凡客過去兩年原地踏步,現如今勢頭正茂的那幾個淘寶品牌,僅從規模而言,還是無法超越凡客?;ヂ摼W品牌時代才剛到來,陳年即使把凡客推倒再來還依舊有機會。
東哥以為:凡客的最重要的經驗教訓就是,創業企業不要被資本綁架,踏對自己的節奏。被資本綁架而迷失的優秀電商,不勝枚舉。成也蕭何敗蕭何,也給那些想拿以及拿了資本的錢的電商提個醒。公司的節奏一個是要跟著市場的節奏走,二是要看自身的能力。
人定勝天這樣的事情是不存在的,順勢而為,這個也是雷軍說的,但雷軍好像忘記了強調給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