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晚,內蒙君正(601216.SH)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天弘基金其他股東與阿里巴巴就天弘基金增資擴股和全面業務合作達成框架協議。
阿里巴巴擬以每4.50元認購天弘基金1元注冊資本出資額的價格,認購天弘基金2.6億元的注冊資本出資額;內蒙君正擬以同樣價格認購1542.9萬元;天弘基金管理層擬認購天弘基金5657.1萬元。增資后天弘基金注冊資本將從1.8億元增至5.14億元。
此次增資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持有天弘基金51%的股權,成為絕對控股股東。這意味著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阿里巴巴正式進軍基金業。
阿里巴巴的金融棋局
即將IPO的阿里巴巴再度出手,這次的目標是資產管理行業。
阿里巴巴預計將拿出11.8億元認購天弘基金51%的股權。此番馬云可謂出手大方,給出了高價錢。事實上,隨著基金牌照放開,基金公司殼價值進一步弱化,股權價格步步走低。今年上半年,中炬高新轉讓江信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價格與發起設立該基金時的投資一致。
再追溯至去年3月,當時的金元比聯基金公司股東比利時聯合資產將持有的49%股權轉讓給香港惠理基金,轉讓金額為4050萬元,這比其原本7350萬元的出資額還減少了3300萬元。
相對而言,阿里本次參與增資擴股給出的價格可謂不菲。
事實上,在推出余額寶之前,天弘基金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基金公司。2010年-2012年,連續三年虧損。今年上半年,天弘基金扭虧為盈,余額寶貢獻了天弘基金上半年總收入的37%。
“剔除阿里給天弘基金帶來的業績支撐,天弘基金的基本面在基金公司屬于下游。”一位基金界人士直言。
“謀求上市的阿里巴巴,試圖制造更多的概念包裝自己,而金融版圖是重要一塊,阿里金融版圖中,目前浮現的已經有支付公司——支付寶;小額貸款——浙江阿里小貸、重慶阿里小貸;擔保公司——重慶商誠融資擔保,此次則再添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一位熟知阿里巴巴人士如是分析。
“阿里一直聲稱不做銀行,但事實上通過上述公司全程參與支付結算、小貸、擔保、保險、信用卡等業務。阿里將銀行業務拆解,變成政策允許的單向業務。阿里有著一顆做布局金融版圖拿到更多牌照的心。”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雖然內蒙君正、阿里巴巴等已簽署框架協議,但有關具體合作尚未有具體規劃,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合作比較突然也有點急。”一位接近內蒙君正的人士指出。
分析人士稱,阿里巴巴似乎有著拿公募基金牌照為IPO造勢的成分。
事實上,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合作始于余額寶。但是,余額寶的誕生則有機緣巧合的成分,支付寶負責人和天弘基金高管本是朋友,開發余額寶是一拍即合的想法。
今年6月初,余額寶上線之際,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余額寶之于天弘基金并未有排他性和保護期。彼時,亦有多家基金公司與其接洽。但不久后,上述支付寶負責人再度告訴記者,暫無將其他基金公司產品接入的想法。
“現在來看,阿里如此厚愛這家‘姿色平平’的小基金公司,一定和其想要參股天弘基金的想法有關。”某基金界人士指出。
管理層持股第二單
年初,天弘基金聯手支付寶推出余額寶引爆互聯網金融大戰。此次,阿里巴巴將控股天弘基金或又將掀起互聯網與金融企業融合新浪潮。
此外,天弘基金管理層將持有公司11%股權,同樣引起行業關注。
早在2011年郭樹強履新天弘基金總經理之際,他就表示不拿天弘基金的工資。基金界人士皆知,郭樹強不看重短期利益,希望扎根天弘基金。對此業界的預期是,郭樹強的“無私奉獻”將換來股權激勵。而天弘基金也一直尋找合適的股權激勵方案。
本次增資擴股,天弘基金管理層擬認購11%股權,無疑是解決股權激勵的一個契機。
不過,接近天弘基金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和阿里巴巴簽訂的是大致框架合作協議,管理層持股方案尚需證監會審批。
如證監會最終放行,天弘基金管理層持股將成公募基金業第二單。此前竇玉明揮別富國基金加盟中歐基金,就有傳言中歐基金承諾給竇玉明超過10%的股權激勵。
此外,目前注冊資本最高的基金公司為安信基金、浙商基金、平安大華基金等5家,均為3億元。而天弘基金增資后注冊資本將達5.14億元,成為業內注冊資本金最大的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