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觀念的改變,證券、保險、基金、期貨、外匯等理財產品不斷豐富。理財服務正逐步成為人們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其實,企業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理財的需求其實更加多。
據了解,現在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公司業務方面拓展更多的理財產品,幫助企業資金升值。
為企業閑置資金找出路
據了解,在對私理財業務火爆之后對公理財業務也風生水起,各金融機構都希望在對公理財業務還處于成長期之際搶得先機。
據業內人士介紹,理財不只屬于普通個人,也是日益增長的企業的需求。暫時閑置的資金、尚未使用的融資款、從證券市場撤出的投資,對于諸如此類的資金,越來越多的企業已不再滿足于一“存”了事,而是希望通過購買銀行對公受托理財產品獲取比同期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對公受托理財產品、資產配置和融資服務成為企業最為關注和期待的理財服務。由于對公客戶和商業銀行有傳統的存貸、票據、結算等業務上的淵源,所以銀行切入對公理財業務有先天上的優勢,也更容易得到客戶的認可。而商業銀行通過對公理財中間業務的開展也能有效改善其自身的盈利結構。”這位人士如是說。
“固定收益”安全系數高
所謂的企業理財,狹義地理解是企業如何處理好其閑置資金。交行青島分行公司業務部孫響波表示,如果企業主具備良好的理財意識,可避免資金趴在賬戶“睡覺”的尷尬。
對于企業主來說,資金安全性是首要關注的。孫響波介紹說,除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一般的理財產品是不敢保證保底收益的。但從多年的經驗來看,交行企業理財產品從未低于預期收益率,也未曾發生本金虧損的情況。
孫響波分析說,對于企業來說,閑置資金的安全性是首要的,其次才是“錢生錢”。從風險角度而言,存款最保險,無風險可言,國債產品風險系數也極低。有條件發行企業債的企業,實力極強,風險系數也較低。時下多數企業理財產品投資于固定收益類產品,這為企業主的本金提供了保障。
企業理財產品量身定做
據了解,現代企業對金融機構的需求不再是簡單的“存貸匯”老三樣,很多商業銀行敏銳地捕捉到了企業的這種需求變化,適時推出了品種多樣的銀行理財產品。
據介紹,現在的企業理財產品基本都以安全性為首要原則;另外,企業對資金的流動性有很高的要求,以滿足日常的對外支付。
比較典型的如某商業銀行推出的“T+0”高流動性產品,贖回資金實時到帳,獲得了企業的認可。不過,該類產品雖然宣稱“活期存款、定期收益”,但由于流動性溢價的存在,造成其回報不會太高,一般是略高于同期銀行通知存款利息。在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基礎上,企業理財追求穩定收益。相對于理財收益而言,企業更看重的是主營業務的經營效益。比較特殊的是,對公客戶因單筆金額較大,常常有量身定做的需求。如企業常常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靈活起息,以匹配其自身財務計劃的時間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