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 賣出1萬只包包
充分復制淘寶網文化
背后是資本大鱷身影
網絡小螞蟻背后的大象身軀
樓上樓下,一個賣包包,一個賣男裝。他們分別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淘寶神話”。在嘉興市萬事利工業園的2號樓,藏了兩個讓淘寶粉絲如雷貫耳的品牌——4樓的麥包包和3樓的Justyle。
他們,不僅演繹著電子商務的神話,背后還站著聯想、美國DCM等世界知名企業。
150個客服,每日 賣出1萬只包
對于習慣上網的人說,“麥包包”這個箱包品牌,一定不會陌生。
在短短三年內,麥包包寫下了令人驚嘆的財富神話:2008年,營業額380萬元;2009年,4000萬元;2010年,目前已完成了近2億元,而他們的目標是到年底達到4個億……而在麥包包的呼叫 銷售 中心里,150個客服每日 要賣出1萬只包。
作為一家從傳統外貿型OEM企業轉變而來的品牌企業,3年的時間,麥包包的成績單的確足以讓無數業內人士贊嘆。而它的做法也被很多電子商務者競相模仿:除了自己的B2C網站,在淘寶以及一些國內大型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上,麥包包都開設了店鋪,甚至還通過平臺,將自己的產品代理出去,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渠道和影響力。
自有多品牌的網上銷售模式,是麥包包創始人葉海峰對麥包包模式的定義。目前,麥包包已經先后創立了十幾個自有時尚品牌,都集合在“麥包包”這一個大品牌下。
“我們的員工從去年的200人,猛增到現在的600人,場地根本就不夠用了。”麥包包媒體公關部總監倪鶯燕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他們就要搬到一座專屬的“麥包包”大樓里。
在麥包包的樓下,是另一家男裝淘品牌Justyle的辦公地點。照片墻、海報欄……無論是房間布局、辦公氛圍,它和麥包包幾乎是一樣,只是空間更為擁擠一些。100多個年輕人對著電腦忙碌著,他們的頭頂上拉著橫幅:再接再厲,突破8000萬元!2007年底創立的Justyle,2008年的銷售額是800萬元,去年是2000多萬元,今年他們已經完成了近6000萬元的銷售額。
但與麥包包不同的是,Justyle卻是鐵桿的淘寶支持品牌,它不僅完全依附于淘寶網的品牌店鋪,甚至在自己的獨立網站上,也在域名解析時特意加注了“淘寶網知名時尚休閑男裝品牌”的標簽。
“衣服99元、褲子99元、皮帶169元、鞋子299元……全身上下,總共666元,但足夠時尚。”Justyle創始人徐群向記者秀起了自己的一身“行頭”,從創建了這個品牌開始,他就只穿自己家的衣服。“時尚、簡單,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他們散發著“淘寶”的味道
不得不提的是,無論是麥包包,還是Justyle,身上的味道,和淘寶都很像。
熟悉淘寶的人都知道,馬云要求每一位阿里巴巴的員工都必須有一個“花名”,這些名字中包括“令狐沖”、“黃蓉”、“喬峰”等等。每逢盛會,員工們就要根據自己的花名去加入不同的幫派,一起爭奪“天下第一幫”的稱號。
與此同出一轍,麥包包的員工從入職開始,也擁有屬于自己的花名,或植物或動物,不僅在彼此的交流中多了幾分親昵,更是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于員工的關注。公司部門的命名也玩起了“花名制度”:“光明頂”代替了嚴肅的“董事長室”、市場部成為了“生產大隊”、技術部則成了“達摩洞”等等。
而在Justyle,員工的花名,則是各個行業的明星人物。此外,徐群連淘寶的“倒立文化”也照搬了。據說,每個進入淘寶網工作的人,無論胖瘦、高矮,都必須在3個月內學會靠墻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勢超過30秒才算過關,對 女性 的要求稍低些,10秒即可,否則只能卷鋪蓋走人。
“我對我的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男生要求1分鐘,女生要求30秒。”徐群笑呵呵地說,還真出了不少“鐵男”、“鐵女”,最強可以堅持三分鐘以上,這些人也成了公司的中堅力量。
聯想是淘品牌幕后金主
今年1月份,“麥包包2010春夏時尚新品發布會”在嘉興舉行,而它也成為第一個舉辦自有品牌大型時尚發布會的“網貨品牌”。
當天,“麥包包”公司展示了多個品牌的近150款時尚包,美國DCM投資集團和聯想投資的高層也出席了發布會。一時間,眾人驚呼,難不成,聯想也是麥包包背后的“金主”?
果然。在昨天的采訪中,倪鶯燕對此毫不諱言,“早在2009年1月,中國聯想集團和美國DCM集團就聯合投資了麥包包。”
與此同時,徐群也親口證實,公司在今年年初獲得了一家美國 風險投資 商的數百萬美元投資。
而受到資本關注的,不僅僅是麥包包和Justyle。據了解,目前正在與風險投資商頻繁接觸的淘品牌至少有10多家。
毫無疑問,和傳統的消費品牌相比,互聯網濃縮了淘品牌們完成最初原始積累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不得不提的是,這些淘品牌歷史不超過3年,創業者大多都是白手起家,沒有深廣的社會人脈資源,甚至沒有互聯網 營銷 經驗,但借助于淘寶的平臺,它們在不斷試錯中積累經驗,大部分的淘品牌年增長率都超過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