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廣州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博會中小企業投融資峰會暨項目對接會上,近50家頂尖風投和 私募股權 投資人與百余家企業就300多個項目進行洽談后,真正有收獲者并不多。創業者把 風險投資 看作是快速造富的工具,但對于如何吸引風投仍存在諸多誤區,挑剔而逐利的風投到底會愛上誰?就此話題,本報特邀數位知名風險投資家展開探討———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最好找銀行,那里便宜
我從事創業投資有10年了,在廣東投資過很多項目,基本上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失敗的。廣東也是風投業仰慕企業的沃土,比如說互聯網行業的騰訊、網易,還有深圳的邁瑞,也是醫療行業的領頭羊,還有華為、中興這些電信企業。創業投資和一些民營資本都聚集在廣東,而且廣東總體民營企業的氛圍比較好,政府機關比較配合民營企業或者是外資企業審批,各方面都比較寬松、簡潔,所以造就了這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
對于具體說融資,如果你可以不融資,就千萬不要融資!為什么呢?融資成本是很高的,作為一個好的中小企業,它應該通過對自己的基金慢慢滾動。不融資,你的企業100%的股權都是你的,就不需要跟董事會討論了。在中國福布斯財富排行榜的首富們,排在前面的都是沒有融資的;做互聯網企業的陳天橋、丁磊,他們都是在企業做到一定的規模后,只不過在 上市 前做了一個小小的融資。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中小企業由于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之間的不平衡,可能有融資或者短期的融資需求。但最好的方法也不是來找風投,而是找銀行。銀行的融資成本是比較低的,現在人民幣貸款利率是6%-7%.如果你是有外資身份的企業,臺資、港資,還可以獲得美元貸款,美元的貸款利息更低。通過抵押,通過對應收賬款做一些變化或者外匯的信用單去跟銀行談談。
我相信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將越來越多,通過一些小的抵押,甚至無抵押,以它的無形資產和聲譽來做擔保可以獲得短期的資金需求。
與銀行相比,風投是非常貪婪的,希望在未來幾年獲得30%的回報。此外,風投還要求有一個規范的董事會架構,透明的財務報表,你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和被管頭管腳的準備!
維迪阿有限公司董事長主席兼總裁吳亭亭:透明化很重要
我們希望企業來和我們談的時候不是只說需要錢,市場分析各個方面都沒有做好,怎么可能拿到錢呢?企業小沒有關系,最重要是你的技術,以及你未來的市場份額以及你想融資多少,你打算想怎么來發展,投資者是怎么退出,如果這些你們想好了,我覺得小也不怕。
透明化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曾做過一個項目,是第一家在歐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一年中融資8000萬人民幣。這個企業家在找我們之前已經有了大客戶的訂單,然后我們帶他跟投資者溝通,投資者對技術做了分析。他跟客戶簽的合同,包括1000元錢怎么用都說明得很清楚。前期需要多少基金,中期融多少資金,每一個環節都說得很清楚,而且每一個郵件都發給投資他的企業。
聯想投資執行董事袁同舟:要了解基金的偏好
在廣東,我們投資了星期六鞋業和流行美等企業,而且星期六鞋業剛剛掛牌上市。我建議中小企業在和投資人接觸之前對投資人的偏好做一個基礎的了解。如果這家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的行業與你的項目所處行業毫無關聯,實際上是浪費雙方的時間。
投資基金主要投入方向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在變化。像聯想投資,在2001年把眼光集中到了T M T即高科技行業,這是最典型的V C風險投資;但是在第二期就開始涉足到G C (成長性投資),從2005年開始,聯想投資嘗試進入傳統產業,包括消費品、連鎖、 制造業 、服務業、新能源等領域;到第三期有一半的基金投向中小企業;到第四期是一半以上。聯想的第四期實際上是一個“V C +JC”,就是不分開的。如果中小企業能夠動態地結合每一個基金的成長,了解這個基金的偏好,雙方溝通的效率就比較高。
廣州海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智:以前貸不到 現在可能也貸不到
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真正推動廣東經濟發展還是靠民營中小企業,我覺得廣東在全國又率先走了一步。 珠三角的民營中小企業數量雖然龐大,但是質量上還有待于提高。中小企業不論是在融資、稅收、人才等方面都是處在弱勢的地位。但是,在這么弱勢的地位中小企業仍然有發展,可見廣東中小企業的活力是非常強大的。
盡管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通過建立農村銀行來解決中小企的貸款問題,但從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來看,以前貸不到的現在可能還是貸不到。沒有一個好的信用做基礎,中小企業從銀行貸款仍然不可能。
在老生常談的“融資難”命題里,有什么理由不更注重市場的力量,更積極地嘗試股權融資的途徑呢? 創業板 和 私募投資 是個良性的互動。創業版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融資渠道,而對于PE來說,恰恰是最好的退出渠道。更多的企業符合上市條件了,PE的退出渠道拓寬了,因而有了更多的積極性去挖掘和投資成長型的企業。
回過頭看看美國的經驗,股權投資和創業版的發展,真正提升了美國的核心創新力。新能源、生物醫藥這些真正的高科技,基本上都是在掌握在美國人手上。美國有今天的成績,私募股權投資和創業版起了關鍵的作用。如果中小企業再按照傳統的滾動發展模式,等賺了1000萬再投進去滾動,這種緩慢的方式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發展了。
而且,大家都在擔憂大量熱錢流入 資本市場 或 房地產 ,國家的刺激計劃沒有真正激活民間資本。我認為,創業板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激活吸引更多的股權投資,并最終流向中小企業。因此,創業板應該得到更好的發展。政府怎么樣引導基金流向實體經濟,是當務之急。
鼎合環球資本董事唐浩夫:市場+技術+商業化模式
盡管很多基金都扎堆投資成長中后期的公司,但初創型企業仍然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塊。我們從四個遞進的層級來選擇投資對象:足夠大的市場;核心技術;開拓乃至占領市場的商業化模式;清晰的執行方案。我們的底線是第3層,因為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包括一系列的增值服務,包括協助公司完成執行方案的設計。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博會上,根據我們投融資峰會暨項目對接會上了解的情況來看,一、兩家企業是同時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公司,這類企業才是我們想進一步接觸的。
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朱偉:四方面考察投資項目
風投選擇企業,重點要看項目所處的行業、主營業務,一定行業發展的空間和潛力要很大。因為我們要投資以后,希望通過上市把它做大做強,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要非常之大,投資才有空間。所以有的人提出,如果企業最后不是想上市,不要找風投,也有一定道理。
具體大概包括四個方面的要素:一看這個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我們要看企業距離天花板的距離,某個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行業競爭程度、市場容量、國家產業政策都決定著天花板的高度;第二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要么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要么是技術的創新,通過什么樣的模式將自己的競爭力建立起來?技術商品化的能力和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我們也很看重;第三是管理團隊,管理團隊成員的知識結構與穩定性;第四是企業領導人的合作意識,與投資人坦誠合作溝通的理念。有的企業常常是一個領軍人物說了算,這樣就很難進行長期合作。
創投遠遜京津滬深,廣州短板何在
“如果僅僅看廣州,它在創投機構數量、股本等方面與 北京 、上海、天津、深圳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以廣州和深圳整體來看,二者合力,在創投機構數量、股本等實力上則可與上海相當,超過北京、天津。”昨天,華南理工大學風險投資研究中心秘書長傅湘暉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根據《2008廣州金融白皮書》,2007年,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5個城市,創投機構數量分別是23家、193家、76家、240家、68家,創投機構股本分別是29.34億元、173億元、265億元、250億元、44億元。廣州的創投機構數量和創投機構股本在這幾個城市中最少,創投機構股本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最低,表明創業投資機構的發展相對滯后于經濟增長。同時,廣州的創投機構股本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最低,說明政府對創投機構的支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傅湘暉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是因為深圳創業扶持政策出臺最早、扶持力度最大,北京則是扶持措施覆蓋面最廣的城市,廣州在扶持政策和覆蓋面上都存在較大差距。“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天津濱海新區金融變革 的實施,廣州在創投機構實力上與他們的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傅湘暉說。他認為,雖然省內的深圳創投實力強大,但是主要面向深圳本地企業,作為省會城市的廣州,輻射力更大,依托珠三角眾多的中小企業,廣州在創業投資上還要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