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完善的
財務制度和報表記錄。目前內地的許多中小企業在成立初期,財務狀況僅有簡單而不完全的記錄,這對于今后企業進一步獲得融資帶來了較大的隱患,銀行無法了解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
二、善于利用現有的資產。合理利用企業擁有的流動資產,如應收賬款、投資產品、現金等,也可以從銀行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三、合理配置融資資金規避風險。在企業進行資金規劃的時候,應注重開發不同的融資渠道。就銀行而言,應與銀行建立穩定的伙伴關系,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而且不宜將自己的所有資金獲取渠道過于集中或過度分散,并且在融資形式上,應長、中、短期融資合理配置。
四、拓展融資渠道。企業融資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多種融資渠道:其一,金融機構。如創業期從擔保公司獲取創業啟動資金,成長期與銀行借款拓展業務發展,成熟期甚至可以引入風險基金或
上市
融資等等。其二,股東注入資金;其三,上下游廠商。
隨機讀管理故事:《一份記載失敗的成功者簡歷》
這是一位偉人的簡歷。
22歲,生意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失敗;24歲,生意又一次失敗;27歲,精神崩潰;29歲,競爭議員;31歲,競選選舉人失敗;34歲,競選參議員失敗;37歲,當選國會議員;39歲,國會議員連任失敗;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兩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
他就是美國總統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敗占了大多數,但最終他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滿了坎坷與機遇,成功的關鍵在于你是否能越過坎坷,抓住機遇。而我們能否跨越必然經歷的失敗,就在于我們能否從心態上把失敗當作我們奮斗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句號才會是成功。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