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化經營者素質,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企業應變革 現有的家庭式管理的治理結構,實行真正的公司制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企業經營者應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提高經營水平,遵循誠信原則,改變籌資觀念,將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區別開來,同時應建立健全的會計核算體系,提供令人信服的會計信息,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提高小企業的信用水平,增強銀行對資金供應者的信心。
2.加強內控建設,提高信息可信度
小企業應該在健康發展的基礎上,定期向銀行提供企業的經營狀況,資金使用狀況,以及財務報表等資料,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避免銀行得到的信息失真的情況發生,這樣不僅能夠降低貸款的難度,同時也增強了銀行對企業支持的信心,提高了企業自身的信譽。
3.增強金融意識,主動搞好銀企關系
小企業本身缺乏金融意識,不會利用金融服務,而且平時沒有注意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打好交道,因此到急需用錢時,一時間很難貸到款。一家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都有銀行對它的考察期,為企業評定一個信用等級,這需要企業與銀行建立長期的關系。作為小企業,應該主動打好銀企關系,而不是等到真正用錢時,才與銀行聯系。
4.積極向 創業板 市場進軍
創業板市場是為那些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而設立的證券市場,和場外市場一樣,是對主板的必要補充。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市場占有率小,很難在主板市場上立足,所以就必須爭取進入創業板市場 上市 ,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積累足夠的資本。創業板市場相對寬松的上市條件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上市融資的機會。創業板是上市企業不受所有制形式的限制,有效地拓寬了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5.自發建立小企業互助組織
小企業應該建立小企業互助組織,加強共同發展和風險共擔的能力。單個小企業的資金實力是微弱的,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小企業可以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03年,我國深圳首先創立中小企業信用互助協會,該協會通過嚴格的資格審查吸收中小企業入會,交納互助保證金,當企業需要資金時由協會出面擔保,有利于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