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股票包銷頻現,公開增發也遭遇困境,但銀行理財產品火爆,企業資金需求旺盛,股市雖遭遇暴跌,但結構性機會仍存,這樣的背景下,在 上市 公司理財投資驟然升溫,在7月6日加息之后,有10多家公司宣布了理財計劃,在這之前,卻只有漫步者等寥寥數家
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達到了一個相對高潮。雖然那些富有資金的上市公司著急上火忙理財,但每家的理財初衷、理財風格各有不同,今日,本報挑選理財金額出超億元的十家上市公司并加以梳理,以饗讀者。
9年不分紅 西藏城投2億元忙理財
理財回顧:8月4日,西藏城投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孫公司上海地產北方建設有限公司擬利用閑置資金2億元,購買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利得盈”VIP尊享理財產品2011年第91期。該產品類別為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5.8%,投資起始日為8月3日,到期日為2011年10月8日,共計66天。該事項已獲公司董事會同意。
據了解,西藏城投的全資子公司為上海北方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下共有6家控股公司。這是西藏城投第一次購入理財產品。目前,持有建行該理財產品的只有上海地產北方建設有限公司這一家控股孫公司,并且該公司是將自有資金中的閑置資金投入理財產品。西藏城投的其他5家控股孫公司沒有持有理財產品的計劃。
點評:近期地方投資平臺陸續出現問題,市場上存在城投債發生違約風險。連日來,城投債價格大跌,成交量劇減。西藏城投選擇此時巨資投入理財產品顯然備受市場矚目。
以公告來看,西藏城投2億元投入理財,按照最高年化收益率計算,最高收益也僅為210萬元。
值得引起關注的是,2億資產投入理財產品,西藏城投聲稱是利用閑置資金,表面看來,存在大量閑錢是公司基本面良好的特征,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呢?根據西藏城投的一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從去年同期的2.05億元,大幅縮水至9717萬元,驟減幅度高達52%,其凈利潤也只有298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31%,不僅如此,根據年報顯示,西藏城投自從2002年起,連續九年沒有進行過分紅,2010年的未分配利潤為-2.59億元,一邊是斥資買入理財產品,另一邊卻是股民多年未曾見到分紅,西藏城投此舉頗令股民傷心。
(胡瀟瀅)
業績變臉未阻大楊創業3.6億元理財
理財回顧:今年4月19日,大楊創世公告稱,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公司(含子公司)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為公司和股東謀取較好的投資回報,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流通股票、債券、基金、外匯、期貨等金融產品,總額不超過 2000 萬元,占 2010 年度經審計凈資產比例為2.38%,期限不超過一年;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總額不超過 3.6 億元,占 2010 年度經審計凈資產比例為42.75%,期限不超過一年;購買信托理財產品。總額不超過1億元,占2010年度經審計凈資產比例為11.88%,期限不超過一年。
點評:大楊創世是在一季報發布當天公布理財計劃的,而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業績卻令市場大跌眼鏡。業績發布前,大楊創世一度遭到市場熱捧,股價節節攀高,業績發布后,股價一路下滑。
今年一季度,大楊創世營業收入1.93億元,凈利潤1418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8%、37%,基本每股收益0.086元。之所以成為業績變臉,是由于大楊創世2010年年報數據十分耀眼,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86億元,同比增長24.54%;凈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26.78%,每股收益0.84元。
雖然業績變臉,卻沒有阻止大楊創世投入理財產品的熱情,一方面是主營業務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卻大手筆進行銀行理財,頗有不務正業的感覺。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與其投入大筆資金進入理財,不如振興主業,提高業績回報投資者。(胡瀟瀅)
定增中止 華聞傳媒9.5億元理財自救
理財回顧:2011年7月11日,華聞傳媒醞釀已久的定增計劃因大股東股權轉讓未果而被迫中止。不過8天后,面對定增的失敗,華聞傳媒便著手調整自有資金的用途,以便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7月19日的公告顯示,華聞傳媒計劃利用不超過5億元暫時閑置自有資金擇機從事證券投資。其投資范圍從“申購新股”調整為“申購新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回購等業務”,但不得參與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
同時,其控股子公司華商傳媒及其控股子公司利用暫時閑置自有資金擇機從事證券投資,金額從3.5億元調升至4.5億元,其中參與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的額度保持不得超過5000萬元不變。投資范圍由“申購新股、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等業務”調整為“申購新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回購、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等業務”。
而華聞傳媒早在2007年便涉足證券投資領域。其表示自2007年參與新股申購以來截至2011年3月31日已累計獲得投資收益6.89億元(包括控股公司華商傳媒的收益部分)。
此外,由于2011年上半年證券市場整體低迷,新股上市當日股價時有跌破發行價,為控制投資風險,華聞傳媒只是擇機有選擇性地參與發行市盈率較低、發行價合理、行業有發展前景的中小盤新股進行申購。致使公司目前實際用于申購新股的資金量較小。
點評:“增發重組擱淺,理財炒股自救。”這可以說是華聞傳媒目前的真實境地。由于2011年上半年證券市場整體低迷,新股發行和二級市場交易顯然不能滿足公司的投資收益要求,甚至可能存在虧本的風險。2011年一季報就顯示,華聞傳媒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為-401.27萬元。因此,新增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回購等投資項目就顯得異常重要。
而市場也認為,這是其在主業低迷、重組無望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自救”。7月11日,由于華聞傳媒實際控制人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5%股權掛牌轉讓無果,其決定中止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案,因此,華聞傳媒隨后的9.5億元理財計劃就被認為是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王 崢)
海利得業績倍增 2.5億元理財欲錦上添花
理財回顧:4月20日,海利得((002206.SZ)發布一則關于加強自有資金投資理財管理的議案,該議案稱,利用公司自有資金作為投資理財資金來源,在2011年度內投資資金額度不得超過2.5億元,在2.5億元投資額度內,資金可以循環使用,而投資標的則是,投資不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品種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其他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產品,該方案已經獲得了第四屆公司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
據了解,海利得是國內最大的滌綸工業長絲和燈箱布制造企業之一,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近三年的營業利潤中,除了2010年中報業績有所下滑外,其他年度保持增長,這次提出投資理財產品,也是在公司現金流以及隨著 銷售 規模的不斷擴大的前提下,公司留存的貨幣資金逐步增加,公司表示,為了個股東帶來豐厚回報,故投資理財產品。
點評:海利得作為一家化工企業類企業,專注于滌綸工業絲的研發和生產,重點開發技術含量較高的車用絲,擁有12萬噸滌綸長絲產能。公司采取“成本+差價”的定價策略以穩定毛利,隨著高端產品比重逐漸增大,毛利率將隨之上升。
據公司一季報顯示,2011年1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122.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0.60 億元,同比增長約99.82%,公司1 季報業績略超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為公司12萬噸/年大有光聚酯切片及新建5萬噸/年工業絲項目建成投產,經營規模擴大,盈利增加。另外,根據公司的中報預告,80%-110% 的凈利潤增長。
另外,在4月份發布2.5億元的投資理財產品之后,公司在8月2日有發布了進軍鋰電池產業的公告,擬出資1500萬元投資鋰電池,主要定位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技術和產品開發、產品的制造和銷售。
也許是公司意識到了滌綸工業絲門檻低、競爭激烈的現狀,公司很早就積極轉型,備戰需求擴大的車用絲市場。如今,公司有成立新公司,抓住國家產業發展機遇,推動公司在新能源、節能環保領域的產業布局,因此,海利得獲得了眾多券商的評級報告,另外,在股東回報方面,海利得也是連續4年保持分紅送轉。從海利得的今年發展來看,業績的增長來自于公司的成功轉型,而2.5億元的投資理財產品還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二級市場上市,自從海利得發布巨資投資理財產品公告后,公司股價一直處于下行階段,在沒有可查詢的相關數據情況下,海利得的這筆投資是否真的能給股東帶來回報,還需要市場的檢驗。(夏 芳)
超募資金閑置 漫步者3億元理財
理財回顧:8月2日,漫步者公告稱,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擬利用自有閑置資金進行低風險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擬循環累計利用的金額獎不超過3億元。
公告顯示,今年6月24日,漫步者使用5000萬元自有閑置資金購買興業銀行廣州分行 2011 年萬利寶票據型理財產品。隨后,7月1日,公司全資子公司 北京 愛德發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人民幣一億元自有閑置資金購買興業銀行廣州分行 2011 年萬利寶票據型理財產品。同日,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簽訂《利多多公司理財產品合同》,使用人民幣3200萬元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利多多公司理財計劃2011年HH076 期。7月29日,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北京愛德發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使用5000萬元及4000萬元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利多多公司理財計劃 2011 年 HH137 期。同日,公司使用2000萬元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利多多公司理財計劃 2011 年HH134期。
點評:漫步者去年2月初登陸中小板,當時計劃募集資金為4.24億元,而該公司發行成功后卻實際取得了11.65億元巨額募集資金。截至今年一季度,向募集項目投入了4.1億元的資金,其余大部分的募集資金至今閑置。
雖然今年3 月22日,深交所對于上市公司頻繁將超募資金用于投資理財進行了限制,明確表示將募集資金用于“委托理財、衍生品投資、創業投資等高 風險投資 ”等超過500萬元的,均要受到公開譴責,但是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偷梁換柱,變相進入銀行理財市場,而不是用于發展主業。
此外,與漫步者豪擲數億進行理財相比,其業績卻表現平平。公司預計2011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減變動幅度為-20.00%~20.00%。(胡瀟瀅)
中衛國脈一心重組 靠理財收益保業績
理財回顧:中衛國脈正在進行著艱難的第三次重組。在今年1月份,公司提出了要利用自有資金人民幣3.05億元購買工銀理財共贏3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4.05%,起始日為2011年1月13日,到期日至2011年6月27日。
中衛國脈此番出手是在兩次重組失利之后。早在2009年12月,公司發布重組預案,擬向中國電信集團出售與數字集群、綜合電信銷售、呼叫中心和增值業務、通信工程業務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并購買其持有的通茂酒店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由于上述方案與市場上將號碼百事通業務注入中衛國脈的預期形成很大反差,因此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2010年7月,上述重組事宜未獲中國證監會核準。
但很快,幾天后公司決定再次重啟重組。7月26日中衛國脈公布了修改后的補充方案,該方案與上述預案基本相同,只是中國電信集團實業資產管理中心增加承諾,將對擬注入資產中的三處瑕疵房產給予上市公司1558.9萬元的補償,并對未來三年的業績也做出了承諾。同時,中衛國脈還宣布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公司暫時不開展土地資源整合和 房地產 開發業務,而包括號碼百事通商旅業務在內的酒店信息化業務成為中衛國脈與中國電信的合作內容。
然而公司的重組依然未能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公司宣布三個月內不再籌劃重組事項。這也是中衛國脈第二次終止重大資產重組。
點評:這并非中衛國脈首次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收益也讓一心重組的中衛國脈業績不那么礙眼。在第一次重組失敗后,公司就利用自有資金5.9億元購買招商銀行點金公司理財成長73031、73036、73037、73038號理財產品,而年收益率為3.4%,起始日為2010年7月1日至7月2日,到期日為2010年12月17日至12月22日。花費巨資購買的理財產品對公司2010年的業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單上述5.9億元的投資就讓公司獲得了2000多萬的收益。而截至到2010年前三季度,中衛國脈的凈利潤為虧損2683.41萬元。因此,這些收益大大填補了中衛國脈前三季度的虧空。(許 潔)
科華生物2億元打新 收益情況尚未知
理財回顧:科華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11年3月28日審議通過了《關于運用閑置自有資金申購新股和投資理財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11年度運用不超過人民幣2 億元自有資金在一級市場上進行A股的新股申購和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等進行理財投資。而用于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單筆限額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