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兩年前對于樂視問題的追問,還是當前目睹OFO小黃車傷感的離開戰場,或者是一年前對一家人工智能高科技盈利狀態的關切,盡管他們三家是截然不同類型企業,我們都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他們的商業模式都是非常不清晰的,更談不上什么清晰的戰略。
關系:商業模式是地圖,戰略規劃是導航儀
商業模式的本質是盈利的套路,不管是近期掙到錢還是遠期賺到錢,總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將手中的資源或要素變現獲利。即使是所謂免費模式也需要一個盈利的套路來支持,一直高喊免費的360在今天也要為擴大收入和利潤而奮斗,否則,創始人周鴻祎與投資人之間的對賭股權可能就永遠拿不回來了。
但是,商業模式只是一種套路或者地圖,商業模式內部要素的關系即使非常清晰,但它自身是無法變現的,必須借助于導航以及出色的司機駕駛技術,才能更快更好的達到目的地,而且很可能半路上還會發現預定的路線上有事故、堵車,司機要臨時調整路線。而這里的導航儀和路線選擇就是所謂戰略,而司機就是這個企業的領導者及其團隊。如果司機完全不用地圖,也不相信導航儀,自負滿滿,付出的代價就會很大,甚至走錯方向,遇上各類事故;如果完全相信地圖,迷戀于導航,遇到事故和嚴重堵車,就無法自拔。所以,優秀的司機永遠都是以地圖為基礎,選擇最好的導航儀,同時自己對于導航儀規劃的路線保持時刻的警惕,一旦發現相關警報,就要及時調整。
很多創業失敗或者企業出現重大問題,原先設計好的商業模式無法變現,反而被商業模式不那么精致的競爭對手拔得先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很好的以商業模式變現為目的進行精心的戰略規劃,更沒有在戰略執行過程中構建一支強大的執行團隊。精心的戰略規劃是樞紐,領導者要根據戰略的需要選擇適用的團隊。
簡約:商業模式變現關鍵戰略法則
有些人說,我們有詳細的戰略規劃,但是,這怎么保證商業模式變現呢?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你的戰略規劃是不是以商業模式變現為基礎的,我看到很多企業的戰略規劃其實與商業模式都是脫節的,兩張皮,甚至有戰略規劃的企業就沒有好好的研究自己的商業模式。同時,更為重要的一個關鍵是,戰略規劃出現兩個極端:過于繁瑣或非常粗陋,僅僅是企業想做的事情的一個堆積,用漂亮或者用八股文的形式進行了安排。
而最有利于商業模式變現的一個戰略原則,就是:簡約。
從現實看,越是簡約的商業模式越是容易變現,越是簡約的戰略規劃越是容易實現。但是,簡約,絕不等于簡單。
簡約是精致,簡單是粗糙;
簡約是功夫,簡單是懶惰。
簡約是罕見的專注,簡單是任性的渙散。
簡約是嚴格的自律,簡單是隨性的漂流。
在戰略上,簡約法則體現為兩個方面:
其一,簡約的戰略目標是銳利而單純的。
目標單純而無雜染,所有執行的人都對目標有清晰的共識。幾乎所有無法實現的目標都是多重的、復雜的,且缺少邏輯的。在競技場上,成為冠軍的勝者往往是單純和清澈的,心無雜念,日本武士比武前都要靜心,泰拳手比武前也默念,中國功夫的頂級高手比武前也要靜心很長時間,而被淘汰的,往往是心里復雜的,念頭太多的;企業也是如此。當一個企業的目標越是單純時,發展速度越快,人們的凝聚力也會越強,執行力也會越高。
其二,簡約的戰略步驟是專注而簡易。
目標是簡約的,還需要配置簡約的戰略步驟。我閱覽過很多企業的戰略規劃,要么假大空,完全是八股文,但是PPT做的是國際級的,各類示意圖一大堆,其實都是沒有用的玩意兒;要么,都是具體的策略和工作流水賬,與目標根本不銜接。真正可執行的戰略措施一定是簡易而使得團隊專注的,緊緊的圍繞著戰略目標展開。頂級的戰略規劃,外人看來,幾乎都看不到有規劃的痕跡,這就是所謂的戰略“無我”狀態,每個執行者都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我想,關于這個法則,巴菲特應該體會最深了,我們國內有不少人參加過巴菲特的股東大會,甚至跟巴菲特吃過非常貴重的拍賣來的午飯漢堡,結果都是寥寥數語,有的收益匪淺,有的覺得也沒有啥。其實,恰恰寥寥數語才是關鍵,說多了,反而無益。
簡約為美,簡單曰陋。
希望讓更加簡約的戰略設計推動各位快速實現商業模式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