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布力論壇
近日,亞布力論壇創新年會在山西成功舉辦。
在“中國式現代化戰略下的ESG生態體系建構”環節,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發表主題演講。
李俊峰以中國的“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出發,分享了對企業實踐ESG的建議。
01
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是企業做好ESG的基礎
王石說,一個企業要先活下去,然后活得好一點、久一點。企業家要經常講“長期主義”,它和ESG是什么關系?企業能夠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就是要求企業做到了可持續的發展才有做ESG的健康基礎。
二十大報告在談到綠色發展時用了8個字:“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之所以將“增長”放在最后,其實并不意味著它最不重要,恰恰相反,在任何時期“增長”都是重要的基礎,國家如此,做企業亦是如此。國家實現現代化需要增長,人民生活幸福水平的提高需要增長,這就是企業必須實現可持續增長的生態環境,抑或是社會對企業的需求。
一個企業要為社會提供服務、創造就業、稅收以及GDP,這些都需要靠增長來實現完成。所以,企業做ESG的第一條就是要有可持續的發展和增長。
02
ESG經?!し傅腻e誤
① 企業減碳還不迫切
我國制定的雙碳的目標是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僅僅覆蓋到電力行業,因此企業減碳的問題還不迫切。但是,大家應該注意到兩個事實:
一是,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已經“三堂會審”,成為歐盟的法律制度,它將會對出口到歐盟的每一項產品標定碳排放標簽,追溯碳排放足跡,雖然離正式開征稅收還有一段時間,但是他們從2024年就開始要求這些企業要報告經過核定認證的碳足跡。
二是,最近結束的G7領袖夢的廣島峰會聯合聲明提出“所有的締約方都要在2025年前碳達峰、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都是要求不斷的提高減排的力度,并希望所有國家都要做好提高力度的準備,因此企業在減排問題上要考慮國際國內形勢,考慮到出口競爭力問題,減碳也是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② 新技術高科技要不要重視ESG,特別是減碳
很多人認為,高科技就是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其實非常需要將高科技、數字化發展與ESG聯系起來思考,特別是減碳。
比如一些機構估計,5G系統全部建成所需消耗的用電量,相當于4個上海市的用電量,也就是8000多億千瓦時的用電量。
如果要實現6G,則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5-10倍,也就是4萬億千瓦時或者8萬億千瓦時的用電量。
但是,數字化的目的是為傳統的行業和技術賦能,發展是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所有增長都是為了人類健康發展,而不是相反。
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都是如此。高科技、數字化企業的ESG一定要注意,人類不能發展一種技術走向自己的反面,而是從一開始設計這些技術、服務和產品的時候,就要想到如何讓它們的生命周期溫室氣體的近零排放。
③ 雙碳目標只是ESG中的“E”
許多企業,將實現雙碳目標作為履行企業環境責任的任務。其實不然!
碳達峰與碳中和是一場經濟和社會的系統性變革,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企業做好ESG,必須把實現雙碳目標全面貫穿到履行ESG責任的全過程。
從履行環境責任的角度,任何企業都需做好碳達峰與碳中和的行動方案,為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也要為企業自身實現碳中和和推動產業鏈實現碳中和做出制度安排,以及企業都要成為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