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物聯網創業其實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你以為是賺錢去的,但結果卻成了別人的錢包。
當你感嘆現在從工業到制造業非常凋零的時候,可知道最近有一家公司宣布后面的訂單已經接不過來了(你們該接單就去接吧)!那你們是否知道這家公司及其所在的行業?
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有阿爾法狗?它的背后是一種開放算法,開放算法的后面則是一個生態,生態最后要帶來的是什么東西?
關于工業4.0時代下做物聯網必須要知道的7點,今天聽完之后也許你們很開心,也許會很失落,因為我不會用虛幻的泡沫給你講。
我們必須開始思考,過去200多年里面人家都是怎么賺錢的。”
01.工業4.0是軟硬融合的,不懂這點的投資易失敗
沒有真正了解什么是工業4.0的物聯網創業和投資都注定是失敗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工業基礎和產業機會密切相關。像根據元素規律找到新元素,根據天體運行規律找到新的行星一樣,你要能從工業1.0到4.0的核心變化中,找到工業4.0時代的工業基礎,你才知道做什么將是有可能成功的,否則你根本賺不到錢或者活得非常累,因為你沒走在工業的點上。
在工業1.0主要是蒸汽機。這時候誰賺錢了?是諾貝爾(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工業2.0主要是電?,F在的數據和云就像當年的電一樣。電的時代誰最成功,自己去想。工業3.0是電子和信息化,這時候有兩家公司非常非常厲害,就是英特爾和微軟。但現在英特爾好不好過?不好過。因為他們用3點多的架構賺4.0的錢,所以現在英特爾很難。4.0時代該怎么做?
現在所謂的智能產品就是做一個外殼加一個電機再加一個芯片,其中還有一些搞軟件的做一點點算法。你要思考這件事:這一軟一硬背后說明的是什么?說明軟硬是分離的。4.0時代只做硬件或者只做軟件,我告訴你都不賺錢。因為4.0的時代是軟硬融合的。這就是根據工業核心技術變化尋找產業布局的邏輯。
02.做4.0時代的架構,要有思維的轉換
我們能不能分開手機里的芯片、筆記本的芯片和PC芯片有什么差距?如果誰可以找出這一點,我覺得他就有希望了。現在很多人都是用筆記本電腦的思維思考著手機里面的芯片,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在4.0時代沒有軟件和硬件的區分。
我們在整個智能手機之前所有的架構都是一樣的,有CPU,有處理器,這些東西都是分開去做的,而現在4.0的時候,整個人工智能芯片三個字母一定要記?。篠OC(System-on-a-Chip,系統級芯片)。
03.要明白4.0時代的最大剛需
回顧整個產業發展的過程,1.0的時候就是不停在所有原先的裝置上增加。這個時候除了瓦特賺錢還有誰賺錢?還有做火車的人、做輪船的人,但所有人都沒有賺過諾貝爾。因為在所有設備發明的時候都有一個問題:這個產業中任何的發展都會涉及到開山、挖礦石、修路,諾貝爾正好解決了炸藥之間的互動,那么他就可以賺錢了,實際他賺的是應用端的基礎建設。
那么現在我們講4.0的時候,最大剛需是什么?是基礎網絡。一定要知道你這個產業的背景是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如果這個情況不清楚,都去做下游的時候,就意味著一定是先花錢,也許能賺錢,很可能根本不賺錢,因為你在起步的時候就大面上輸了。
04.做好技術與產品的融合
到4.0的時候所謂的生產已經不是機器做了,用的是光。這個時候你發現光學的專業會越來越吃香。過去我們講納米還是一個遙遠的想法的時候,在4.0的時代就是典型的納米應用的時代?;仡^看世界工業水平的發展,有一個迭代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不同階段的競爭力:
在1.0的時候,英國人掌握了蒸汽機技術,所以他們可以打遍世界。
在2.0的時候,美國人和德國人掌握了電機技術,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在世界科技領先了。
在3.0的時候,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計算機,這是計算機的+時代。
日本人不停將計算機和產品進行融合。好多人都去日本買電飯煲,它的優勢是嵌入式的,也就是把這個芯片植入到電飯煲里面,做稀飯就是稀飯,做粥就是粥,將整個工藝和產品融合到一起。
1.0的時候做產品就是+蒸汽機,給車加蒸汽機就是汽車,給船+蒸汽機就是輪船了。但我們回到那個時代的話是不知道的。現在回看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蒸汽機的時代;2.0是電機+電機的時代;3.0是計算機+計算機的時代。4.0是什么+什么的時代?
05.做好軟硬的融合,非常重要
中國現在有2000多家MES公司,結果誰賺錢了?沒搞清楚這個事情,你只能靠運氣了。你覺得是信息化?實際上工業化與信息的分開是一種誤導。信息和工業化,這就是工業發展的核心階段。在計算機時代產生的電子工業,你叫信息時代,它本質其實是做電子的。所以說英特爾賺錢了,所以說硅谷賺錢了,人家沒有說成信息時代。你們不停地搞信息的時候,人家是躺著賺錢,因為等你做的時候別人用微軟和英特爾軟硬都有,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當我們在嘆息諾基亞被干掉的時候,其實那時候已經宣布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因為諾基亞只會做通訊模塊,而蘋果是將通訊模塊做成整個模塊當中的一個很小的模塊,這就是融合。
為什么說現在再搞互聯網的大部分不會成功,因為你用的是3.X的視角。就像現在的機器臂一樣,后面還跟著一個計算機,像我們做VR的時候后面還有一個大計算機?,F在由于整個芯片做好之后,能用很小的芯片就可以替代原來的,這個時候體驗感受可以大大增強。
06.芯片,芯片,芯片,重要的事說三遍
不管是蒸汽機的階段還是信息時代,還是電氣化時代,都有一個核心技術,你是否敢賭這個核心技術。一定要知道西方整個工業發展當中很重要的產業邏輯,由這個產業邏輯推導出你們投資的關鍵點。
現在人工智能處在一個預發期或待發期,這個時候要做基礎設施,你會發現最后我們都是給日本人打工。你每賣一臺設備的時候都要給人家錢,這樣他就可以左右世界產業的格局。希望聽完我的講解,大家看芯片的時候可以理解,不僅要有計算功能、存儲功能,不僅要有通訊和連接功能,要可以收信息,也可以發布信息。如果后面還有一個通訊的專門的模塊,我告訴大家,他就沒有戲了。所以你要看關鍵技術有沒有掌握,不要亂投。
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進行關注來做軟件是沒戲的。芯片+算法都有的時候,你就可以公開鋪貨,這個才是你生存之道。如果你有限的錢都買那個機械用的殼,那個錢都白投了,那個沒有任何的門檻,而且人家設計的比你的更好。
07.物聯網時代,做大的商業模式,重專利布局
物聯網怎么賺錢呢?比如特斯拉最后就是落在他的芯片上。開放完之后,你到物化的時候,就要付人家的芯片錢了。大家都賣包子的時候,我們的面粉就暢銷了,這是大的商業模式。
大的商業模式里面最關鍵的是什么?你別以為現在我們做的什么機器人,做什么智能的,其實做的事情和加工廠沒有什么差別。做一個營銷,拿人家的芯片做一個外殼,很漂亮,結果誰賺錢了?核心零部件廠商賺錢了,芯片廠商賺錢了。再往前看一下研發的最好的是APP,你所謂的芯片都跟它進行組合,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投資邏輯。
這里面暗藏著幾種盈利模式和商業模式,用人家的零部件和技術進行組裝和銷售,這個就是利用核心技術,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如果只是做應用的,只能捱打。如果有幾個能做組裝零部件,這個已經很不錯的。至于能做成APP這個級別的來講,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專利。
未來在整個理念上,你的投資在前期一定要看專利布局,而不是看他的營銷好看不好看。你看摩拜的車輪是實心打孔,其他的公司敢用嗎?每個要用的都要給他們交專利費。ofo明知道自己的鎖不能打開,不能定位,但敢用嗎?如果用,它跟摩拜就不是競爭對手了,而是供應鏈關系了。
當你做新的互聯網產品的時候:第一,你要看是否專利的技術;第二,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專利,形成自己的專利就意味著你以后可以不要干活了。就像諾貝爾后期的時候,根本就不用干活了,都在賣授權。
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大家,在這么一個情況下,你是希望別人成為你的錢包,還是你成為別人的錢包?當你邁步的時候就應該確定你到底干什么。希望大家做一些轉變,現在的消費級和其他的互聯網創業太容易被拷貝了,你是要在紅海里拼得頭破血流還是努力上游到藍海里?
最后為大家做一些提示。第一點,希望理解新的社會架構、企業架構和環境架構。第二個是互聯網和物聯網連接起來。京東和淘寶之間,京東會暫時領先,因為阿里沒有做Iot,會出現很多虛假的東西,而一旦做了Iot,這個事情就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摩拜和ofo背后之爭是哪兩家公司的競爭。為什么爭呢,因為要爭入口,iOS入口轉到Iot入口——以后你要加入我們就要交過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