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021年,與十多年前相比,世界政治、經濟、科技等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企業生態也今非昔比。怎樣才能做一個新時代的合格企業家,是每個企業家都必須思考、探索、踐行的課題。
近日,中國企業發展與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在第五屆中國企業領導讀享盛典暨企業讀書中國行活動啟動儀式上分享了他的最新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觀念。
一是經營比管理更重要
40年前,我國企業和西方比較最大的差距是管理。后來我們開始學習西方人的管理,同時也向日本企業學習,經歷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管理熱潮。
到現在來看,我們的管理可以說基本沒有什么問題了,甚至我們很多企業的管理不輸給國外企業了。這么多年通過合資代工,全世界的知名品牌產品幾乎都離不開中國制造,這就說明我們企業今天的管理水準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
當今對我們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經營,是面對不確定性,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管理解決的是效率,解決的是資源、成本和質量;而經營解決的是效益,是企業的收入。管理是眼睛向內,要解決的是人、機、物、料之間看得見摸得著的關系;而經營要眼睛向外,在不確定性中做出選擇,獲得資源,這才是我們今天最難的。
現在不是說管理不重要,而是經營更重要。過去我們總是在說管理是永恒的主題,今天管理依然是永恒的主題,但是對我們每一個企業家來講,最重要的恰恰是面對不確定性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從管理到經營,管理是正確地做事,經營是做正確的事,這個也是全世界共同的認識。一位德國業主委員會原主席說,“做領導最重要的事,就是做正確的事,做出正確的選擇;做部下的就應該正確地做事,把領導做出的選擇去執行好。”
經營與管理是有區別的。管理往往指的是現場井井有條,秩序井然,窗明幾凈,產品成本很低,質量很好,不出安全事故。但是說企業經營得很好,一定是指的現金流充沛,利潤效益很好,所以在中文語境中是把管理和經營分開來講的。
在今天這樣一個科技時代、新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是做出正確的選擇。今天我們面臨的形勢不一樣了,作為一個企業家,要重點去經營,把管理的工作下移給部下,讓他們做好管理的工作。
作為企業家應該做個有效的經營者。德魯克在上個世紀60年寫了本書——《卓越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出了有效管理者的5個特點:第一,善用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第二,聚焦貢獻;第三,用人所長;第四,要事優先;第五,有效決策。
時過境遷,五六十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提出來要做個有效的經營者,有效的經營者主要有五個特點。
第一,正確的決策。
面對戰略選擇、業務選擇等,企業領導人必須做出正確的決策。任何一個經營者,首要的任務就是抉擇和選擇,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不要一天到晚忙于事務,而忘記了方向的選擇,這是必須提醒大家的。
第二,有效的創新。
什么是創新?不僅技術是創新,發明是創新。“新組合”也是創新,把各種要素組合在一起而產生了效益,就叫創新。創新不光依賴于高科技,也不光依賴于發明。技術或發明成為產品,并且進入市場,能夠有效益,這才叫創新。今天我們有一些創新是盲目的,對一個經營者來講,必須甄別哪些是盲目的創新,哪些是有效的創新。創新是有目的、尋求機遇的過程。德魯克說企業家不是一定要去冒風險,而是要規避風險,企業家最好的特質是捕抓機遇的能力。今天對企業經營者來講,就是要有效的創新,而不是盲目的創新。
第三,創造價值。
做企業必須賺錢。企業是有硬約束的,它的約束就是效益,如果沒有效益,通常很容易倒閉。此外,做企業還要創造價值,不光是效益。利潤是價值的支持,但是有時候利潤和價值并不完全吻合,價值會被資本市場提前發現。
比如特斯拉,它目前沒有賺到很多利潤,但是它有6000多億美金的市值,這就是它的價值。我最近去長沙的愛爾眼科、芒果超媒、藍思科技和中聯重科這四家上市公司調研,發現他們的市值和利潤并不完全吻合。
對于今天的經營者來講,我們既要重視產品的利潤、企業的效益,同時我們還必須重視企業的價值。
第四,整合資源。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國的喬治·斯蒂格勒認為,當今美國沒有一家大公司不是在某個時刻,用某種方式進行兼并重組而發展起來。中國也是,目前中國的市場足夠大,企業足夠多,不少行業出現過剩。對今天中國有效的經營者來講,不光要會自己開創企業,更重要的還要會整合資源。市場不只是考驗企業創造多少財富的能力,而且考驗整合資源的能力。這是今天有效的經營者的一項重要工作。
第五,共享機制。
華為是怎么發展起來的,靠的就是財散人聚,任正非個人在華為只有1.01%的股份,而其它的股份是由工會的全員持股。這讓我想起了500年以前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讓大家都有股份。協會的老領導高尚全同志評價華為公司是公有制,就是因為馬克思在他的書里面寫到,股份制是對私有制的揚棄。這樣一種共享機制,是管理層與員工都愿意接受的——共同創造財富、共同分享財富。
我特別贊成像國企的萬華、民企的華為所推行的機制,他們這種共享機制代表了未來,財富是大家創造的,所以應該通過機制讓大家共享。
二是讓社會更美好是企業家的重要責任
什么是新時代的合格企業家?除了創新和創造財富等企業家的一般特征之外,最重要的還有兩條。
第一條是愛黨愛國。愛黨愛國是我們衡量中國企業家是否是符合時代發展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條是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賺錢后,能否把財富處理好、分配好,這是今天我們企業家面臨的一個挑戰。我們倡導企業家要有更大的家國情懷,多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投資教育、支持鄉村振興、支持關照利益相關者。
做企業不應只是讓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而是讓社會更美好。這也是當今最前沿的認識。企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1972年美國大企業商業圓桌會議提出企業的目的是讓所有者利益最大化。90年代又重申了這個觀點。2019年8月19日,他們發表了新的申明,認為企業應當照顧到利益相關者,企業的目的是讓社會更美好。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企業家,我們都應當對社會擁有更宏大、更高遠的情懷。
(葉建華整理撰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