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球經濟波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的泛濫程度。
這個疫情有嫌貧愛富的特點,因為窮國主要在赤道地區,富國主要在亞熱帶、溫帶地區。歐洲總感染人數會超過中國,美國的西雅圖和紐約會成為重災區。這個疫情對溫度是敏感的,大概在5-14度,病毒傳染力量是最強的。對此大家有初步共識了。
為什么新加坡疫情比其它熱帶國家嚴重?是因為新加坡到處有空調,為病毒傳播創造了合適的溫度。這也就意味著,美歐的疫情到夏天會暫時好些,但是今年秋天這個疫情還會再來。到明年,多種疫苗普及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結束這一場疫情。
第二,西方不僅面臨經濟危機,還會面臨政治性危機。
大量民眾和知識分子目前對特朗普大批判大討伐,因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明顯存在巨大錯誤,助長了疫情泛濫。現在民主黨高層正在“偷著樂”,因為他們都知道特朗普干了大傻事,他們樂見其敗。盡管桑德斯在民主黨初選中處于明顯下風,但是疫情可能有助于他,因為其支持者以狂熱的年輕人為主,而拜登的支持者以建制派中老年人為主。疫情爆發恰逢3-5月份的初選關鍵期,桑德斯的年輕人到場率會明顯高于拜登的支持者。
所以美國政治有可能再出黑天鵝。全球來看,通過對比疫情應對方式,世界上越來越多人會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治理體制的優勢。中國整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方面面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能更進一步。
第三,對華輿情的惡化。
面對困難的時候,人類的本能是會指責別人,現在出現了“仇華”、“中國陰謀論”、“中國負責論”,要求中國道歉,要求中國賠償,這已經開始在非主流這些網絡輿論平臺上發酵。假如在這場疫情中,因中國應對得當,損失較小,使我們在全球的相對地位有所提升,那么將來有可能出現“中國獲利論”。
最近美歐民間正在出現對中國的仇恨。主要是一開始怪我們瞎吃蝙蝠,后來在許多無良媒體和自媒體帶領下都罵中國,說我們第一個月沒有及時消滅這個疫情。這也是我們需要應對的,它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國際形象。
特朗普在最新一條推特中使用了“Chinese Virus”一詞
第四,當前全球金融市場都在出現大幅動蕩,標志著持續了十二年的本輪經濟周期已經結束了,這一點非常明確。
我的預判,未來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就是道瓊斯指數可能要到2萬點甚至以下。而且這一輪美股熊市很可能會分幾輪,而不是像2007-2008年美股熊市那樣一桿子插到底然后在大規模刺激之下一路反彈,連漲十年。
這次很可能會像2000-2003年那樣跌2-3年,會一波波往下走。這一波下跌中,“標普指數”今天是2700點,估計會到2350點左右,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還有百分之十幾的跌幅,而且這還只是第一輪。到了今年下半年還可以再來一輪,創個新低,達到2050點左右。
但是不要指望美股標普回到一千點以下,或者道瓊斯指數跌破萬點。因為我們處于一個美元本位或者說美國國家信用本位的時代,而不是金本位時代。美聯儲可以無窮擴張資產負債表,從全世界的儲蓄者身上征收鑄幣稅,補貼美國資本市場。
第五,全球大的ETF基金,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大家族都在去杠桿。
以前的牛市中,大家普遍配置了8成風險資產和2成無風險資產,就是實際上運用了8成資金去投高風險資產如股票。現在開始會回歸到5:5甚至更低的保守比例。這種再平衡決定了上邊說的波浪式下行的熊市。有些大基金會出現杠桿斷裂和同類策略基金之間的踩踏,導致所有避險資產遭到拋售,這是今天黃金、瑞郎、日元等下跌的原因。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大量非美資金主要是歐洲自己正在撤離美國,這導致這次極其罕見地出現這兩周美國股匯雙跌。美國股票在大幅下挫,但是美元指數從99跌到現在95點多。這種股匯雙跌表明資金正在撤離這個經濟體,這是真正讓白宮驚慌的事情。人民幣正在成為逆周期貨幣,成為避險之地。人民幣長期升值是必然趨勢。
第六,全球消費萎縮。
隨著股市繼續暴跌,帶來更嚴重的全球消費萎縮。美歐經濟體里服務業就業占比非常高,服務業很大程度上牽扯到人和人的聚集。在疫情泛濫的情況下,3月中旬到5月初將近兩個月時間,美歐消費會明顯萎縮,這將導致較大規模的失業。許多美歐中小企業會現金流斷流,他們的債務會違約。大規模的失業會加重財政負擔,也會拖累經濟復蘇。
第七,疫情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對于發展中國家,將會出現債務違約和政權不穩。
尤其是資源、能源出口國,原來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安全均衡就會被打破,中東、非洲、拉美一批國家都會非常脆弱。能源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石油價格會從現在的低位會徘徊一段時間,估計到5月中下旬隨著疫情好轉會反彈一些,但之后又會再次進入下行空間。
第八,美國企業界在過去十年的低利率時期積累了巨大的杠桿,主要是借債回購股票以拉高股價,而不是投資實體經濟。
要理解當前態勢,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么,就一定要理解他們的杠桿到底在什么地方,這些杠桿會帶來什么后果。它的企業債務違約率會迅速上升,除了頁巖氣、頁巖油產業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行當也會出現違約、破產。
許多著名企業如波音、通用都有可能出現破產、大規模失業的局面,時間可能在今年秋天。許多傳統制造業都將崩盤,即便是特斯拉,如果不是有上海的生產基地,也得破產。在美國股市暴跌和經濟蕭條帶來的破產違約潮中,我們可以用相對較低價格買入海外資產和技術。為了保就業,正常情況下的“非賣品”,也會出售。
第九,這個過程中,全球三大供應鏈先后陷入斷裂狀態。
目前是東亞供應鏈陷入斷裂,再后面是北美洲供應鏈(美加墨)以及歐洲即荷蘭、德國、波蘭、捷克等中東歐國家之間的供應鏈。全球三大供應鏈,東亞供應鏈的規模最大,目前東亞供應鏈的總增加值相當于北美和歐洲之和。這次我們率先陷入斷裂和凍結狀態,也很可能是我們率先恢復。經歷此次全球性疫情,中國和越南在東亞供應鏈中的地位將更加強勁,東亞生產網絡占全球制造業產出占比會進一步提升。
第十,疫情給我們中國提供了救助全世界的機會,主要是我們產能充裕。
現在世界特別缺醫療衛生防疫物資。有外國企業家認為中國政府現在有個非常好的機會,向意大利以及歐洲北部以及全球甚至美國提供口罩、呼吸機以及醫療隊。醫療隊不需要派人多,更重要的是向各國提供我們的經驗教訓,中醫也可以隨之出海。應把這個事作為“一帶一路”項目,對于“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有幫助。
(本文系2020年3月12日南大華智研究院舉辦的“疫情全球流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在線研討會發言精編,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