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混改前可行性研究準備
國有企業混改的第一要務便是對混改的可行性和混改的必要性進行研究,通過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對國有企業的混改大方向進行分析,并對國資參股、國資控股進行分析論證。在可行性研究準備階段,應當首先對混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進行把關,例如通過增資擴股方式進行混改的,應分析增資的資金用途、混改后的股東數量是否符合混改的法律、法規規定。
二、制定混改方案
在混改前可行性研究準備工作通過后,應當制定全面的混改方案,對企業混改整體方案進行完整描述。該階段具體工作應當包括國有企業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戰略、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式、戰略投資者的具體方案、企業職工安置方案、混改后企業的股權比例、及其他涉及企業管理層級和資產處置的方案等。
根據《企業國有資產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有企業改制應當制定改制方案,載明改制后的企業組織形式、企業資產和債權債務處理方案、股權變動方案、改制的操作程序、資產評估和財務審計等中介機構的選聘等事項。企業改制涉及重新安置企業職工的,還應當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改制方案依法保護債權人利益。國有企業改制要征得債權金融機構同意,保全金融債權,依法落實金融債務”。
三、國有企業內部審議程序
國企混改方案確定后,無論是通過產權轉讓還是增資擴股均應當由國有企業按照章程和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行決策,并形成書面董事會決議或股東會決議,并由有權審批機構審核通過。國有企業職工安置方案應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通過;產權變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近親屬,以及這些人員所有或實際控制的企業擬受讓國有產權或參與增資的,相關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參與變動方案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的各項工作。國有企業改制涉及財政、勞動保障等事項的,需預先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協調審批。
四、財務審計與資產評估
無論是產權轉讓還是增資擴股經批準后,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和資產評估。如通過產權轉讓方案混改,經批準后,應由轉讓方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轉讓標的企業進行審計,同時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轉讓標的進行資產評估。企業收到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后,將備案材料逐級報送給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其所出資企業,自評估基準日起9個月內提出備案申請。
五、產權交易所進行預披露
混改企業可在發布正式增資公告前通過產權交易所進行信息預披露。因產權轉讓導致轉讓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轉移的,轉讓方應當在轉讓行為獲批后10個工作日內,通過產權交易機構進行信息預披露,時間不得少于20個工作日。
六、進行掛牌申請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遞交掛牌申請文件,即提交《增資信息發布申請書》、營業執照或其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證、公司章程、內部決策及批準文件、近三年年度審計報告、企業估值相關文件等材料。
七、盡職調查及反向盡調
前述六個主要環節完畢后,意向投資者會對混改企業進行財務和法律進行盡職調查,當然,混改企業也可對意向投資者展開反向盡職調查。在盡職調查中,意向投資者一般要求混改企業提供盡職調查相關資料,一般包括財務盡職調查報告及法律盡職調查報告?;旄钠髽I可根據自身需要,要求意向投資者提交反向盡職調查資料。
八、投資者資格審查
產權交易所應向混改企業反饋《意向投資方資格確認意見函》,意向投資者應按照《增資公告》要求,將保證金交納至產權交易所指定賬戶。
根據《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要求,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履約保證金不得超過中標合同金額的10%。競買保證金的條款涉及到許多細節,在擬定保證金相關的條款前,需要與產權交易所確認競買保證金的支付比例、支付競買保證金的時間點、競買保證金是否可抵作增資款等問題。根據在過往項目中與相關產權交易所的溝通,最早在掛牌階段就可以要求投資方支付保證金。保證金支付比例最高不得超過30%。如果保證金的支付主體與投資方一致,則可轉為增資款;如果保證金是由第三方代繳的,則需要原路退回,不能抵作增資款。
九、協議簽署及交割
混改企業通過競價、競爭性談判、綜合評議等方式選擇最終投資方,確認后由產權交易所出具《增資結果通知書》。最后重要的一步為簽署交易文件、并取得產權交易所出具的產權交易憑證,產權交易所將在其網站上對產權交易結果進行公告,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來源:陜西韜達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