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云說:“在你的眼光看到今天,你做今天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十年以后,你做十年以后的生意。”,“比聰明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比勤奮估計更沒機會,你只能比未來,我認為十年以后中國社會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必須去做。”。在會議期間,劉強東也接受了采訪,他說,每年也會開車去沙漠,躺著看天空想一整夜。今年想什么?想商業,想到未來一切太美好了,所有產品都帶電,我們大腦和每個物品都連接起來,甚至有一天互聯網行業不存在了,沒有移動互聯網了。有一天我也堅信沒有手機和電視機,所以你們5年之后輸和贏已經沒有意義了。
這是什么,這就是戰略,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有的企業有規范的3-5年的戰略規劃書,有的企業是中長期戰略大綱,有的企業是深藏于心中一些戰略構想,有些企業懷揣著目標與夢想,只要是對未來的規劃,對未來的設想,那些對遠景與目標的思考,都是戰略的核心內容,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這個世界只存在兩種公司,一種是沒有戰略的公司,一種是有戰略的公司,未來哪種公司能夠勝出,當然是有戰略的公司,因為戰略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
戰略怎么會讓企業少走彎路呢?因為戰略的本質是符合規律的規劃,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是不以我們的意志而轉移的,不管你發現還是沒發現,他就在那,不管你重視還是不重視,它就在那,只不過誰發現的早,誰重視它,誰就可以利用它,早點行動,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形成自己的先發優勢,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謂戰略思維,就是這種先發現規律的思維,所謂戰略決策力,就是發現之后正確的決策能力,所謂執行力,就是把戰略規劃變成結果的行動能力。
我們不要陷入戰略虛無主義當中去,一說戰略,就是虛的,是沒有用的,計劃沒有變化快之類的,毫無戰略常識可言,這種思想已經坑害了許多企業,讓企業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機會。
戰略是死的嗎?顯然不是,客觀環境是會發生變化,戰略就是順應環境變化的產物;企業家的心境會發生變化,戰略也是企業家心境的反映,在變化中審視我們的戰略,在審視中調整我們的戰略,這本身就是一種戰略,就是始終不離一個主題,就是我們未來在哪里,我們的持續利潤在哪里,我們達到目標的最佳路徑在哪里。
做不做戰略,與企業大小沒有關系,與企業從事什么行業也沒有關系,與老板什么歷水平更沒有關系,與企業家的戰略思維是否樹立有關系,別把戰略看的那么神秘,其實戰略就在你的心中,只是要通過一些科學的方式把戰略表達清楚而已。
如何樹立這種戰略思維呢?向自己學習,向同學學習,向書本學習,向老師學習,向對手學習,向標桿學習,然后定期的讓自己靜下心來,沉下心來,好好想想,好好想想,總會有一道明亮的閃電劃開你迷茫的天空,讓你看清方向,讓你激動不已,那就是你想要的戰略。
北京時代興邦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北京合一企業管理咨詢公司
孟志強 201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