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至今,經濟基本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勢頭,老百姓收入從80年代初每月二十到五十多元,升到現在每月數百到數千元,于此同時,物價一直也隨著經濟發展也在逐步提高。當時的漲價,是從計劃經濟轉市場經濟改制的通漲,因此有其特殊性。90年代后期各類市場價格穩定后,中國的通脹進入了一個相對緩和期,甚至出現了通貨緊縮。
從2004年后開始,中國房價開始提升,而2006年到2008年,房價由于供需不平衡和投機者的炒作,出現了狂漲。于此同時,與世界經濟越來越密切的中國經濟,也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變化的影響。
炒家通過“熱炒”來炒高商品價格的現象,不是中國所特有。美國高科技的納斯達克五千點的時候,憑著“高科技概念”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國人真不少,都要感謝股市泡沫的“吹捧”。近年來,石油、玉米、鐵礦石等價格狂漲,也是因為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投機商的大量資金的炒作,導致了這些商品狂升,石油從60多美元到150美元上漲期間,甚至有人喊出來未來單價將升至200美元的炒作新聞。
國際投機炒家的資金量,是以千億、甚至萬億美元計。因此他們控制世界大宗工業和農業商品期貨價格的能力非常大,只要一個方向走,很容易就把世界糧食和原材料炒了起來,最近十二個月以來,他們把從農產品到鋼鐵汽油等都炒成了天價。于是全球的日用消費品和食物,都出現了可怕的翻番漲價。
作為世界經濟重磅級一員的中國,世界范圍內的漲價,必然也對中國的企業、農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最近第一財經新聞也發布了,在汽油漲價后,水電日用價格也將漲價。中國老百姓從改革開放后,將第一次嘗到了由于全球經濟“投機炒作泡沫”所帶來的全面通貨膨脹的可怕。
世界宏觀經濟的這些現象和表層面的熱脹,明顯預示著經濟泡沫。中國經濟中局部行業泡沫“尺寸”越來越大,鼓勵并催生了越來越多其他行業的泡沫。短期投機型的經濟行為越來越厲害,漲價跟風越來越強烈。也就是說經濟總體中,大大小小的泡沫越來越多,泡沫都在一個勁兒地變大。
當泡沫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時,那么經濟發展的重心也就越來越高,當經濟金字塔的“塔底”的基礎層面,沒有隨著泡沫發展而同步擴大的前提下,重心越高的泡沫經濟,這個金字塔也就越容易跌倒。
經濟泡沫的噴發是有一定極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后,沒有了經濟實體發展和老百姓收入提高為基礎,那么泡沫的破滅僅僅是時間問題。經濟發展是有其自然規律的。泡沫就是泡沫,夢幻泡影,再好看也只能維持一陣子,誰也逃不過這個規律。
其實這些都是經濟發展的基本知識和經驗,不是什么經濟學博士或經濟學家才懂。
泡沫經濟不是什么深奧的理論或者難以看懂的經濟現象。道理很簡單,與其說我們投資者沒有看到經濟泡沫,不如說是很多投資者在自己被“套牢”的情況下,總是對“泡沫”采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希望泡沫能繼續上升。正是這樣的心態,才讓我們偏離了應有的客觀態度,對股市、房產市場的發展變化,采取了一廂情愿的分析角度。
泡沫是一種炒作,是某些行業甚至經濟活動以及投資者們集體“頭腦發熱”的表現。因此,要看懂泡沫經濟,保持客觀、冷靜的心態,是必要的。只有自己站穩了,不被其他的“炒作”所忽悠了,你就能看清“泡沫”的本質,及時冷靜地采取必要的投資決策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