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特別榮幸參加思創學院的課程,而且是開班第一講。今天的課程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怎么看,第二個問題誰來看,第三個問題怎么辦。我先講今天第一個結論,要把中國厚重的做人文化和西方高效的做事文化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塑造新一代的中國發展模式。
我今天講的關鍵詞叫戰略思維。戰略思維這個詞在中國的語境里沒有,戰略這個詞我們生活中不怎么說,我們一般說這個人有沒有想法,有沒有思路,在座的都是領導者,就是描述一個領導者水平,現在一般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是什么?就是這個領導思路清晰,思路清晰就是你有沒有一套戰略思維,看問題全不全。今天我講戰略思維,就涉及我們以什么樣的眼界看世界。這里,我想花20分鐘左右的時間,講一講大國崛起史。
為什么要講大國崛起史?我有兩句話。第一句話,大國的崛起史是歷史規律智慧的全部融合,我們現在是大國的交戰史,現在的世界格局和春秋戰國時候的格局是一樣的,都是合縱連橫。第二句話,大企業的崛起史離不開大國的崛起。
我們先看一看大國的崛起史有哪些啟發,因為大國的崛起史必然伴隨著大領導人的出現,大時代一定是大英雄的出現。我們這個時代呼喚英雄,我剛才聽了很振奮,董事長講我們有2600億銷售額,四五千億的資產,這是一個大格局,這樣的資產下面我們怎么進一步發展。真正的戰略有兩個使命:一是如何做大,二是如何規避風險。各位領導人制定戰略的時候,我們戰略管理過程中有很大的誤區,我們往往想著怎么發展,怎么做大,怎么擴大規模,我們不研究怎么樣規避風險。
在座的各位如果有銀行領導,應該知道銀行有三原則叫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這三個是不斷調整的,經濟萎縮的時候增加流動性,流動性大了要增加盈利性,有了風險以后增加安全性,它是不斷地排序形成中國復雜的金融政策,這是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我今天要告訴各位,戰略要用兩條腿走路,不要只研究,所以你們注意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就回到中國文化的核心。老子講了一句話叫“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就是把做大和風險怎么去平衡。講到這不得不說,咱們古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平衡的智慧,戰略思維一定是平衡的藝術,基于這個平衡的藝術就形成了決策的平衡性,人際關系平衡性,子女的平衡性,能力不足的平衡性。因為平衡才能持久,所以中國人講平者長也,平者安也。為什么用水來形容中國文化,因為水是平的,水一定要落在一個永遠不變的地方,這就是人生的歸宿。
我們來看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在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文化的主宰,就是你的經濟發展,你的文化一定被尊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什么鴉片戰爭以后不受重視,穿洋裝不穿中裝?因為經濟沒有力量,經濟沒有地位,你的文化是得不到尊重的。我們現在講主流價值觀,都是建立在西方的價值觀基礎上。實際上,現在有一個講法,西方文明沒有那么長時間。西方有一個詞叫“黑暗的中世紀”,他把自己文明缺陷的地方用了一個“黑暗”。我們現代講的西方文明從海洋文明開始,現在有五六百年的時間了。我告訴大家這次貿易戰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它是對世界格局的一種深刻反思,而且是帶有恐懼性的反思。為什么?一個曾經非常優越的民族,它長期偏離科學,長期和西方文明隔離,它突然有一天走進世界文明最核心的地方,把西方最好的東西用三四十年趕上。我對中國經濟長期看好是有原因的,中國現在叫大崛起時代。這個大崛起時代簡單地說是教育的回歸,科學的全面引入,工業化的全面引入。世界有的,中國全有。我們缺的是什么?缺的是時間。所以,整個中國的對外策略是什么?就是贏得發展時間。
咱們對外的其中一個策略里面,為什么咱們說不想打,不愿打,到了關鍵時候也不得不打。咱們要什么?咱們現在不是韜光養晦,韜光是什么?亮的把它蓋住叫韜,我們還有一個沉著應對的問題。世界發展第一個時代,有三個國家值得我們思考,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我今天重點講葡萄牙,因為它和我們有關,小小40平方公里的澳門和這個有關。我們看葡萄牙的發展史。
葡萄牙的發展跟一個人有關系,這個人叫恩里克王子。第一,他建立人類史上第一所航海學校;第二,他探索航海知識發展航海技術,他組織實施歐洲航海界所有載入史冊的航海計劃,開辟了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線。描述一個領導,不是看他多么有志向,而是看他做成了什么事。這么一個小國家,他為什么能成為第一代海洋強國?所以,領導者一定要注意最后是怎么記錄你的。我今天看了思創學院挺高興,中國好的組織一定要有培養機制。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出了那么多將領。為什么葡萄牙一個小國家后來能成為世界強國?這就涉及我要講的戰略思維。一個國家的崛起,第一條是大時代主線。當時歐洲版圖發展已經差不多,這時候遠方發現了未被開發的新大陸。這個時候,未被開發的新大陸誰首先把它拿到,誰就有戰略上的主動性。葡萄牙發明一種占有遠方資源的技術,這個技術就叫航海技術。這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把握海洋時代發展的鑰匙。為什么我們有時候發展不起來,我們不能夠因循守舊,不同時代發展的鑰匙不一樣。為什么現在杭州互聯網有這么大的發展?因為他找到了互聯網這個鑰匙。所以說,葡萄牙當時能發展,它在相互的競爭瓜分過程中建立了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所以大國的崛起我講兩個觀點,第一條是遠方的資源能不能占有;第二條是有沒有占有資源的能力。咱們做戰略規劃的時候,大企業做的戰略規劃都不叫戰略規劃,叫數字描述,叫規模描述,不是戰略。真正的戰略先不講數字,先講在未來的格局中什么東西屬于我,我在未來的大格局中扮演什么角色。戰略的終點是什么?一定是對大資源的占有。所以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達到鼎盛成為第一代世界大國。
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個依靠崛起而沒有發展起來的工業帝國很快衰落,至今沒有出現世界級的企業。這里面提出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掌握了發展鑰匙,掌握了航海技術,掌握遠端的資源,當這個資源被開發完了,這個時候下一個資源的主體在哪里他們沒有找到。我對你們煤炭企業提一個思考,就是你靠什么發展?當這個資源出現問題的時候你再靠什么發展?“發展”這兩個字大家好好理解,“發”是什么意思?是行業不變,突然壯大;“展”是走出原來的東西,延伸出去。所以,這兩個字要分開講,有些企業需要“發”,有些企業需要“展”。為什么風險變得特別重要,你展不出去就是守舊,但是你展錯了就是跨的步驟大了,把原來的產業搞沒了,所以是矛盾智慧。原有的產業怎么做?新的產業怎么去引入,怎么形成這兩個平衡的發展,怎么去過渡,所以從葡萄牙得出這么一個結論。
后來崛起一個國家叫荷蘭。荷蘭也有一個人叫伊莎貝爾女王。一個組織的崛起,第一條,一定要有英明的領導。為什么整個世界的發展趨勢,強勢領導要出現。我們講荷蘭有四個基本條件,偉大的領導者,加上一批偉大的團隊,再加上一個時代的機會,再加一套技術。這四個條件就形成了國家崛起的基本條件。今天講的戰略思維管理背后一定要有模式的出現,成功是要有模式的。荷蘭做了一件什么事?它憑借地理優勢抓住轉口貿易的優勢。大時代一定和大機遇相聯系,大企業一定要把握大機遇。最近管理學有一個新的提法,這個詞你們可以記下,這個詞叫“定位”,但是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有一個詞比這個詞還火,這個詞叫什么?這個詞叫做“定義”。我解釋一下,為什么“定位”后來被“定義”取代了?因為很多東西沒有辦法找,只有從內心出發。美國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話“我有一個夢想”,實際上有些未來是定義出來的,不是定位出來的。我們要學會去定義屬于我們的時代,我今天送給各位送一句話,就是要重新定義,不同的時代機遇不一樣,不同的機遇需要不同的定義,其實偉大的領導者都是重新定義的。
“定義”是從內心發展出的智慧,“定位”是個尋找的過程,但有些時候是找不到的。為什么人活到最后,找來找去找到內心。所以管理學現在重新回到我們的本原,因為有了定義以后才有了精神追求,有了精神追求才有哲學思考,穩定的哲學思考才叫信仰。你看荷蘭是怎么做的,他設計造價低廉的船只和良好的信用。荷蘭成立最早的聯合公司,壟斷全球貿易的一半,建立第一個交易所。所以,我有兩個建議,第一是科技創新,第二個叫組織創新。科技創新就是你得有新鮮的東西推出來,華為為什么每年8%—9%的科技創新。第二是組織創新。組織創新里面荷蘭做的是什么?荷蘭做的是建立全球交易所。荷蘭后來率先創辦了現代銀行,發明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創立一系列的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19世紀成為荷蘭的世紀,而且荷蘭人現在依然富足。
我講到這的時候我送給大家兩個字,叫“鼻祖”。這個詞在中國現在用的不多了。什么叫“鼻祖”?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成為鼻祖。據說我們在娘胎里面形成第一個器官是鼻子,人有兩個器官一輩子不能停止工作,一個是心臟一個是鼻子,過去判斷人活著的標準就是摸心臟跳不跳,再看鼻子有沒有呼吸。要想成為“鼻祖”,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要學會第一個做事,第二個條件要學會用持續的影響力。為什么荷蘭厲害?它抓住機遇的能力非常強。什么叫戰略思維?就是把握機遇的能力,要看到機遇,但是如果你只把握機遇,把機遇抓住了,把錢掙到了不行,荷蘭給我們的啟發這個過程當中要有組織創新,要有科技創新,要有給后世能留下的東西。
你們想一想“文化”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文”是什么意思?不起波瀾為“文”。什么叫“化”?就是融合在里面叫“化”。中國古人幾千年下來能數出有名有姓的人就厲害,多少年還有人記住他的名字,那就叫文化的形成。所以,我們研究戰略必須把戰略做到文化層面。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那個名不是一個聲音,是你做的事。我們今天談荷蘭的時候,荷蘭的貢獻是什么?第一,它為現代金融做了基礎,它為信用體系的構建做了基礎,為設置傳承做了這樣一個創新。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中國現在為什么要提高質量,就是我們學會做大,我們沒有學會做強,我們在做強的同時要沉淀帶有中國文化的東西,什么東西是屬于我們的。這是我們對葡萄牙和荷蘭的總結。
我總結出來,一個國家的崛起五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要有出色的領導者。第二個條件,要打造一批影響時代的將軍。第三個條件,有一個時代機遇在等你。第四個條件,有一個資源的占有能力。第五個條件,要有一個時代的創新。
如果把傳統的帝國講完以后,我們馬上要講兩個大家熟悉的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法國,這兩個國家都很厲害。我們來看一看法國和英國是個什么情況?法國厲害在哪里?我想思創學院的“思”是思想的意思,思想創新,這是我猜測的。你看法國沒有什么很厲害的東西,大學不像美國哈佛大學那么厲害,但是它也屬于世界強國。法國厲害在于它有非常厚重的人文文化,它有很多思想家。它的科技,比如居里夫人,有很多它看不見的東西。我們看一看英國,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強大的國家。我把這個工業革命換成互聯網革命,中國是趕上了互聯網時代。我想告訴大家,對互聯網的學習、參與、引進是這個時代的問題,不是跟行業有關,哪個行業都要有。英國強大的生產能力,使它在當時可以對抗整個世界。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一把鑰匙,瓦特拿這把鑰匙發明蒸汽機,亞當斯密揮動一只看不見的手為工業革命締造一支新的秩序。18—19世紀英國接過荷蘭和葡萄牙的接力棒成為世界的領頭羊。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世界民主運動的高漲,龐大的殖民地衰落。所以,靠占有資源形成的組織永遠要經歷衰落。為什么?資源貶值會衰落,我原來占有資源,占有資源是一個組織發展的過程,但不是終點。占有資源之上形成組織能力,形成時代創新,這才是我們的核心。這是我們對英國和法國的認識。
其實,我今天最想講的是德國。為什么?因為中國現在很多東西特別像德國。我們來看一看德國能給我們什么啟發?德國印證了我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必須有思想家和鐵腕人物。李斯特是德國的思想家,他叫國家主導工業化;第二個是鐵血宰相俾斯麥。電氣化時代一些重要的發明在德國,我們現在為什么鼓勵創新?你得有新東西。后發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發展模式,可以變成后發企業趕超先進企業,后發區域趕超先進區域。它有基本條件,這是德國總結的,我認為還是對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把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的強大力量。我總結成12個字,“國家主導、國家政策、福利政策”。國家主導,就是國家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現在區域發展沒有國家推動是不行的;第二個條件,要有國家政策,要有福利政策,建立一個國家力量形成的福利制度。這個福利制度,我解釋成兩個方面,一個對窮人的關注,一個對弱勢組織和主體的保護服務。戰略思維的本質是什么?是對局勢的清晰判斷,對自我模式的清晰設計,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之路。
如果我今天給大家提建議的話,就是要“從做大慢慢走向做強,從做強慢慢走向高質量,從高質量慢慢走向一些產業性創新”。這是我們對德國的一個認識,但是講到這就不得不講鄰國日本。日本二戰結束以后有11艘航空母艦,為什么?日本甲午海戰勝了以后從中國拿了2億兩白銀,他通過打仗把錢拿進去完成社會的改造。二戰他從中國大量掠取資源,廣大資源賦予了他的科技和生產力,二戰結束咱們沒有得到賠償,我們沒有反哺,我們這個民族特別有幸的是什么?在80年代,我們偉大的領導者看清了世界格局,主動和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做了深度融合,這時候我們完成從傳統的落后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換。這個轉換過程中我們引進了工業化,引進了科技,引進了教育,引進了我們的交通體系。所以,我們用三四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民族的徹底改造。基本上可以得出幾個結論,一個組織一個國家崛起需要五個條件:偉大的領導者、偉大的團隊、時代的機遇、資源的占有、適度的創新。
我重點給大家講一講美國的崛起過程。美國實際上算什么?葡萄牙、西班牙算第一代海洋大國,法國、英國算第二代,德國算第三代,美國屬于第四代世界大國,現在講中國是第五代世界大國。美國它是什么?它是電氣時代,出現了重大的發明,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東西。我們對于美國做一個總結,美國產生了那個時代的大企業家,洛克菲勒、福特、愛迪生,但是它同時產生一批經濟學家。海洋時代靠什么?靠決策者的支持,靠航海家,靠海洋技術,靠時代的機遇,形成了海洋時代的文明。我有兩個詞,一個是發展基因,一個是基因組合。什么推動你這個發展基因往前走?工業時代導致思想繁榮、技術進步,設備進步導致的基礎設施就是裝備制造業;電氣化時代國家力量出現,技術的進步,管理的推動,領導能力的提升;到了信息化時代出現了國家強權,素質教育。所以,咱們現在通過反腐敗強化干部隊伍,通過工業4.0,通過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業發展,通過鼓勵創新形成中國人創新體系,通過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推動中國人才培養。所以,我們在吹響一個不動聲色的戰爭號角,中國在全面崛起。
今天我講的主題是領導者一定要有戰略思維,戰略思維第一個要點是什么?就是對全局長遠的根本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和預見。戰略思維得有四種能力:看遠的能力、看全的能力、看透的能力、看開的能力。看遠就是我們講的長遠規劃,看全就是系統規劃,看透就是要有掌握核心把握本質的能力,看開就是帶有從容不迫的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胸懷和格局。所以,我們說戰略思維是對一個人的能力、性格、眼界綜合性的思考。企業的戰略思維是什么?是對企業未來的判斷和分析。領導干部具備戰略思維能力特別重要,因為一個領導干部具備了戰略思維以后,他就能夠把握全局。講創新和守成要有一個平衡,道德經最后講了四個字“守正出奇”,就是你該做的事要做好,專業主業要突出,出奇就是不放棄新的產業。
下面分析一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先給大家講一個心理學模型,這個模型的價值非常大。因為大家學東西一定是先學管理技巧、管理原理、心理學,再學規律性,再學哲學,最高層面是信仰。這個心理學它的研究發現:“人所有的改變是從環境改變的”,大家知道在管理過程中要營造氛圍,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研究先從研究環境改變開始。為什么研究戰略要分析機會?很多是環境產生的。環境是可以研究、可以塑造的,但不是核心,比環境更重要的,跟人相關的就是“行為”。現在大家學的所有西方管理方法都是在行為層面,大家回去研究《弟子規》。《弟子規》主要是研究人的行為,“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大家注意,培訓分兩個層面的培訓,一個叫能力層面的培訓,一個叫價值觀層面。我這種課叫價值觀層面的培訓,技校都是學能力方面的培訓。戰略思維是在什么層面?戰略思維是在價值觀層面和身份層面。所以,大家一定記住戰略最高層面是塑造人的身份、塑造組織的身份。為什么愿景里面一定要描述未來我是什么樣,使命是什么意思,我為誰服務,戰略回答我是誰,我為誰服務,使命是為誰服務。我是誰就是愿景的意思,未來30年我是個什么樣。首先你要證明未來30年這個角色是存在的,我在哪,為誰服務。
下面講一個觀點就是企業的模型。我總結下來未來企業分五種:第一種是資源型企業,比如說房地產公司、煤炭企業,這都叫資源型企業,資源型企業是以占有為目的;第二叫技術型企業,這兩個一結合非常有力量;第三叫技能型企業,像律師、醫生都屬于技能型。我今天想告訴各位的是,未來所有的組織最后都有兩種模型,不管是什么樣的公司,都叫做平臺型公司和綜合型公司。
我為什么拿互聯網講事?因為互聯網是一個新行業,大家得有互聯網思維。信息服務時代、平臺時代、專業服務時代、工具時代和深度服務時代,這是我對互聯網的五個描述。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企業,先說第一個階段,互聯網第一個階段叫信息服務時代,大家最熟悉三個網站,新浪網、搜狐網和網易網,這三個網站現在好不好?不好。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他們的老板不努力嗎?不是,有一種淘汰叫做替代式淘汰。學過戰略叫替代品,你本身沒有變但是你的價值沒有了,很多行業最怕替代品,就像BP機一樣,你做的再精良最后被替代了,手機短信把你替代了。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替代品,為什么要做相關產業的分析?你知道為什么競爭對手非常可怕?就是競爭對手能夠替代你,你知不知道為什么跨界的競爭最可怕,因為跨界可以悄無聲息消滅一個行業,競爭對手只能消滅一個企業,手機短信一出來BP機行業沒有了,互聯網出現線下后實體店沒有了。所以要研究產業之間的關系,產業經濟學要好好研究,特別是做領導要有開闊的思路。我們看一下,首先三個網站最早都在美國上市,他們都很成功,他們上市把握了互聯網早期的機會,早期的機會是國內沒有,國內沒有我來上市了。講到這的時候我給大家講,這幾個企業他們為什么能夠成功?他們了解美國互聯網的趨勢,用中國市場加美國的資本形成一種模式。“模式”這個詞如果大家不怎么重視,大家一定清楚,我今天講兩個詞是最重要的,一個叫“定義”,一個叫“結構化”。這個模式是什么?是結構化。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講,叫“結構化的時代來臨了”。什么叫結構化呢?結構化指的是什么?舉例這瓶水,如果單純用水源,就叫孤立化;結構化就是我有水的包裝、有水的設備、有水的銷售。所以結構化一定要形成一個體系,這個結構化的體系我們現在稱為商業模式。所以結構化可以變成一個詞叫“系統化運作”。
現代管理學最新的思想“從單點能力走向結構化的能力”,管理學是如此,人的能力也是如此。西方社會還停留在單一化的時代,它把專業化當成一種信仰,把一個點做透當成一種信仰。因此,要想把專業化做好,必須強調社會對于專業化的尊重和配合,它要求社會聯合。當大集團、大組織出現,內部的專業化和內部的集成化形成以后,兩個集團的競爭就出現了。
我希望各位一定要注意,戰略是解決什么?解決未來生存理由的問題,努力只能使這個理由實現。所以有時候領導者的勤奮不見得是最好的,領導準確的判斷力,準確對趨勢的把握,這種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才是領導者真正的價值。如果你每天很辛苦,那只能叫做執行者。當然我們需要有人執行。
我們來看第二個時代——平臺時代。平臺時代比較有名的幾個企業,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京東。這里面大家很明顯能看到,有兩個企業做的特別好,阿里巴巴和騰訊,有兩個企業做的不行。你要思考你怎么適應這個時代,如果想做企業的話,我們講結果導向,允許過程中有自主權。這次劉鶴同志開會講四句話“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完善治理是建立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治理結構,強化激勵就是把人的積極性要調動起來。
我們現在要把政策性研究變成一個市場性研究,把市場和政策進行一比一,所以大企業得有獨立性,得有這種駕馭政策的能力,得有超前的研究能力。所以這個董事會,董事長是一個符號,是一個人,但是他自己的頭腦不能駕馭,一定得有團隊,這就叫結構化。我們國家出臺一個政策的時候有大量的研究機構叫智庫,所以我對于民營企業,對于大企業特別擔心,你資本大了以后,如果你沒有很好的研究性的東西不行。
再看一個例子——騰訊,大家不要以為,騰訊的微信就是早期的短信,它叫數據傳輸,但是它把微信做成什么?兩個人交流叫短信,朋友圈發微信相當于微博,公眾號發微信相當于博客,互發紅包相當于支付寶,他形成一個結構化的體系。創新就是這么來的,現在都叫大集成時代。為什么叫集團?集成一小搓,局部的專業化,整體的結構化,這是對管理學最好的解釋。局部專業化,每個點要有專業化,整體強調結構化的運作。所以你會發現,現在做領導到細節問的很細很細,到宏觀問的很高很高,這就叫結構化,所以這是我們對騰訊和阿里巴巴解釋。
第三個時代叫做專業時代。怎么把一個點做透,現在大家熟悉的拼多多、盒馬生鮮和海瀾之家都是這樣,把一個行業做透。煤炭行業如果按照現在管理學思想,就是在所有范圍內把資源控制起來,從源頭煤炭資源的控制這叫產業鏈運作,煤炭開采、煤化工、后期物流,做大產業鏈整合。
第四個時代叫做工具服務時代,就是汽車上工具服務時代、手機上工具服務時代。我講兩個例子,第一個IBM,第二個微軟。IBM堅守專業化,只做硬件不做軟件。后來,他發明了一個詞,叫“解決方案”,解決方案這個詞是IBM發明的。什么叫解決方案?原來我賣水給你就是喝,現在既要賣水,又要賣物流,賣茶具給你,賣計算機給你,后來變成“綜合解決方案”,后來變成“整體解決方案”,后來變成“一站式服務”,商業模式這個詞就是這樣出來的。所以IBM后來的思想是對的,IBM后來為什么不行?他一直沒有找到一個主業,不像蘋果圍繞一個主業來做,不像亞馬遜找到一個賣東西平臺,谷歌找到一個搜索平臺,它缺少站位的思想。所以你們要有領域占有的概念,在資源之上進行領域占有,領域占有之上進行技術占有。
我總結一段話,這段話我認為特別有價值。“任何一個行業硬件是早期的發展,軟件是后期發展,而且軟件一定會超過硬件”。第二,任何一個行業早期是做軟件,后來是軟件做主導,而且單功能容易實現,單做硬件容易失敗,這是一個集成時代。我們從這里面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在行業早期你可以依托什么東西來做?就像你早期做1688網,然后依托1688網,后期一層層的延伸。所以我講了一個觀點,在煤炭、鋼鐵,在其他行業,你能開發出什么東西來。你們現在很多人最怕什么?就是信奉專業的哲學。專業化對不對?對,但是專業化作為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專業化是在一個行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做專業化對,集中精力好好把一個事做好,但是現在專業化已經過去,是跨專業化整合時代,當一個行業成熟了意味著專業化的貶值,競爭源自于專業化的成熟。我們現在普遍要應對專業化成熟之后——“后專業化時代”的發展模式。煤炭就是這樣,你也會開采,我也會開采,后專業化時代怎么辦?講戰略思維一定要注意價值觀的塑造,不要用錯誤的價值觀塑造你自己的未來和企業的未來,人最怕觀念是錯的,所以我們應該怎么樣去做?在這里面就有一個深度服務的問題,后專業化時代怎么去深度服務?兩個大家熟悉的企業,滴滴、共享單車,這個模式很簡單,滴滴就是出租車上面加一個軟件服務,形成全社會的資源共享模式,這是滴滴模式。
我在這給大家講一個更厲害的例子——產業創新的方法。我通過餐飲業的發展給大家講一個現代組織創新的方法。我不知道這個對你們各個行業有沒有啟發,我不講你們熟悉的行業,你們熟悉的行業你們比我厲害,我講一個你們不熟悉的行業,看能不能叫做思維借鑒。我們到飯店吃飯,廚師做飯,服務員服務,我們吃完飯他們會給我們一張表讓我們填表,說我的飯怎么樣,先生對我有意見嗎?它怎么孵化一個大產業?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啟發?現在餐館完了以后,這個顧客評價不讓你做,它專門有一個機構來做,做完以后形成一個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過去就是評價,但是它個評價體系做了一個產業延伸,它反向去引導顧客,引導顧客干什么?引導顧客進行餐館的選擇,然后我和你這個餐館分成,所以大家能看到什么?現在互聯網企業開始掙錢了,這樣一下子把這個餐館邊緣化了,更厲害的是什么?就是我根本不要你的餐館了,你們大家到我這以后,你從我定餐,我給你送餐,餐館變的不值錢了。第一步把評價規模化,第二步把評價進行反向整合。傳統行業是怎么被邊緣化的,新的行業怎么去主導?通過金融的手段,通過會計的手段,來對餐館進行反向整合。
我給大家總結了幾個觀點,企業發展分七個階段,一是稀缺階段,二是生產階段,三是銷售服務階段,往下是深度服務,再往下是商業模式,然后是跨界,再往下是利益共享。商業模式是什么,就是把生產、銷售、服務融合在一起、集成。什么叫做深度服務?怎么做深度服務?你賣水,我也賣水,我怎么賣?我去做品牌,一種往上做,把它做貴,這是品牌產品路線;第二種方法是產品路線,水不要錢,我賣茶。水不要錢有點可怕,360殺毒軟件就是這樣,我和你競爭我比你便宜,一定思考在專業成熟時代,在資源貶值時代的企業經營模式,這里面就有一個叫大產業整合和大資源整合的問題。我們生活中有個“以豐補歉”的理論,把豐年積余的糧食儲備起來,留待災年歉收時使用。這里有產業鏈互補的問題,產業鏈要協作。
創新,第一種修修補補的創新,第二種顛覆性的創新。一個區域的發展最高層來自政策的變化,底層的行為創新,工作積極,結構性修修補補,更高層面是一個結構性的調整。什么叫做商業模式創新,商業模式最簡單的東西,它把原來的東西變成一個點,叫做結構化組合,商業模式是結構化組合。
商業模式的最高境界叫利益共享,我這里面講了六句話,我認為非常有價值,“利益分享的時代來臨了,要雙方改造,就是幾方面都要改造,服務要更徹底,再就是要資本,要綜合應用,要注入互聯網的基因”,這是我們給大家講的這樣一個思考。
傳統企業有三個維度:生產銷售服務維度、強調一體化、中介服務。新型的企業強調業務資源和資本的關系,所以現在研究管理學要研究六條鏈,你們大部分是研究生產這條鏈,我們怎么把它生產出來——設備。生產鏈上有三個鏈,一個是價值鏈,一個是業務鏈,一個叫做資本鏈,或者盈利鏈。我今天講這個戰略,如果往深度里講,你們大家就在生產鏈的基礎上要構造什么價值鏈,要構造產業鏈,要構造生態鏈。
今天一上午談戰略思維,第一個思維是從適應未來到創造未來,第二個要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第三是從產品的專業化思維走向一個全面的高質量思維。現在大家學管理學,傳統的管理學要求做專,只有分工做專才能持續。現在的管理學我自己認為,從結構化開始出現了一個詞叫“分類管理”,所以我認為現在的管理叫做分類的結構化。你今天聽我的課就是要學會建立結構,建立產業結構,建立管理結構,建立資源結構,建立各種運作結構。這個時代是一個層級不斷提升的時代。如果大家認可我講的結構化的這個思維,你就能理解為什么中央一直強調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滿足結構化,所以我的結論是什么?就是專業化回到點了,叫專業化的點、結構化的整體,如果把管理學學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今天我主要講戰略思維和管理創新。戰略思維要看開、看遠、看全和看透,要有駕馭全局的能力。管理學到現在為止,已經從單點局部走向整體的結構化,細分的哲學導致西方出問題,因為西方那個時代是專業化時代。我們中國傳統哲學也導致中國落后,中國傳統哲學強調內心,所以我們忽視各種工具,忽視對科學的認證。所以,當科學的春風來了以后就推動中國人進步了。
最后,我用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結束今天上午的演講,總書記當時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講中美關系怎么處理,總書記講了四個字叫“登高望遠”。我也希望西安的企業家,陜西的企業家,西部的企業家要登高望遠,要登產業之高、登國際之高、登全球之高。看什么?看產業發展趨勢、看國際發展局勢。今年不會最困難,明年上半年會非常困難,因為咱們很多定單就沒了,但是這個困難的背后,中國會建立新的基于世界的貿易體系。下一步要推動國企創新,為什么要強化激勵?后面一定有一個科技創新問題,一定有一個組織創新問題。我們要把握這個全局。但是從30年、50年、100年、200年來看,中國現在是大崛起周期。這個崛起有人這么說,文明是兩百年一個循環,從1840年開始到2040年,前一百年是每年往下走,一直走到1940年,從1940年這一百年節節往上走。
我看好中國的原因:第一,中國有完善的工業化體系,全球第一,唯一的,253個門類,三個大類,93個中類。第二,中國有完善的教育體系,中國有正在崛起的軍事體系,中國有非常完善的科技管理體系。所以,我們是走在向上的路上。為什么美國對我們的制造2025這樣恐懼?大家來看一下制造2025講的是什么東西?制造2025有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八個方面的戰略支撐和保障。制造2025,第一提高國家的創新能力,最后是提高國家制造的國際發展水平。巨大的人口,強大的學習能力,這種強大的資源,叫國家競爭力。所以我們要干什么?要登高望遠,把握局勢,順應時代,統攬全局,系統規劃、整合資源。戰略思維不僅僅是一個思維,它是一種運作方式,是一個怎么看自己過去,怎么看未來,怎么看行業,它是需要怎么看然后研究怎么辦。我希望各位不要辜負這個時代,要專業服務、跨界經營、系統整合、掌控未來。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企業,中國適應了這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中國再次崛起最重要的時機。西安會在這個崛起里面成為占有戰略機遇的地方。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是從沿海的經濟帶慢慢從南往北走,從沿海往內陸走。所以,西安發展的時代一定會來臨,明天會更美好。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