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馮侖作為輪值主席,在亞布力論壇年會的致辭中引用的段子,并以此呼吁企業家必須以轉型和創新面對挑戰。
「馮侖談企業轉型:局長的那條紅內褲 」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一向被稱做“段子手”,本次亞布力年會同樣不改本色。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經濟轉型和企業家創新”,作為輪值主席,馮侖在致辭中引用前文中所提到的“局長的紅內褲”的段子,鼓勵企業積極轉型。
馮侖總結說,每個人都知道問題,但每個人都不去糾正,他們不是為你好,而是為自己好。就像企業的轉型,如果你自己不積極轉型,別人為了自己舒服,也不會施加壓力讓你改變。
此外,他也談到了企業轉型的三條路徑,第一是像梅蘭芳,腔調變了但人沒變,第二種是像蔡康永,行為變了,但家伙沒變,第三種是像金星,“昨天大哥,今天大姐”,徹底的轉變。
最后,馮侖總結到,一個論壇無非三點:第一,思想意見超市,大家會聽見各種各樣的意見;第二,社交舞臺,我們會接觸很多新朋友、老朋友;第三,休閑渡假,可以滑滑雪,一起健身娛樂。
「李彥宏談“分水嶺”式變革,回應裁撤醫療事業部 」
在昨日的年會開幕論壇上,李彥宏與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等嘉賓一同暢聊了“新年新氣象”。
李彥宏表示,從去年到今年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因為我們所處的市場環境一直在迅速地變化,但是去年到今年的變化其實是“分水嶺式”的。百度成立到現在大概有17年的時間,頭十幾年都是在PC互聯網時代,過去的四、五年中可以說我們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去年11月份,我在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講“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了”,2016年到2017年應該是從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轉型階段。在這種階段,無論是百度也好,還是別的互聯網公司也好,都需要轉變思維方式。
李彥宏提到,我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跟著PC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所習慣的和計算機交互方式都是用鍵盤、用鼠標,我們覺得這就是最準確的、最自然的交互方式:鼠標點到哪里,光標就落到哪里,非常精準。等到移動互聯網起來之后,我們用了觸摸屏,我一開始用的時候覺得很不習慣,覺得很不精準。因為屏幕小,所以很容易點錯,就還要重新再點一遍,我覺得很糟糕。但是當我看到我的孩子他們在用的時候,三歲、五歲的他們在不用人教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手機上網,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當然,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生態和PC互聯網也很不一樣。因此李彥宏指出,再到人工智能時代,人機交互的方式又會發生一次大的變化,觸摸屏將不再是主流了。現在大家可能還沒有切身的體會,但是再過幾年你們會很清楚,人和計算機交互的方式會變成自然語言,不再是觸摸屏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此前,有傳聞稱百度正式裁撤了醫療事業部,是陸奇上任的第一把火。李彥宏也在亞布力會議上對此做出回應,他表示,“醫療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與百度也非常有關系,將會利用人工智能參與其中。比如智能掛號、智能診療、收集基因數據、制藥研發等等。現行醫療體制也有很多不合理之處,改變它的重要方法是人工智能。”同時,李彥宏再一次表示,“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不如陸奇的十分之一”。
「雷軍首談創業孤獨時刻:在所有人都勸我把產品賣貴的時候 」
在今日舉行的“中國商業心靈”專場上,雷軍應邀發表演講,并現場就小米模式接受了企業家嘉賓提問。
雷軍坦承,小米最近的負面新聞有點多。但雷軍認為這是高速增長之后的補課行為,“小米用不到5年突破了100億美元的銷售,這是商業史上的奇跡,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種成長是爆炸性的。這樣高速成長后,是不是有些該做的事情沒有做?所以去年開始,我們就開始補課、降速、調整。”
雖然今年年初在內部提出了小目標,但雷軍認為這也是夯實基礎的一步。“今年我們提了個小目標,銷售額突破1千億,當然也有人說我放衛星,但從小米的基本功來講,這個小目標達成不算難。但我更關心的是,小米是不是能夠夯實基礎面,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打出去。”
就電商而言,小米現在已經是手機電商之王。但就算小米手機電商目前市場占比50%,中國線下渠道份額依然很強,繞不過去,所以這是小米下一步發展需要的基本功。
雷軍說:“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啥?是小米真正創業是想做啥?是要做電商嗎?”他表示自己做小米不是為了做電商,并回憶起財務自由到再創業的過程:“我之前做了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后來金山上市,我就半退休了,于是順手干起了天使投資。后來在這個過程中,就意識到現在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零售,而我擁有的強大武器是什么呢?互聯網思維。”
雷軍不認為線下渠道在今年打敗了線上渠道,更不認為互聯網思維沒用了,他強調:現在任何低估互聯網的行為,都是很愚蠢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后的提問環節,主持人宋立新問雷軍的孤獨時刻。雷軍緩緩說道:“在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得貴一些的時候,我感到孤獨,因為他們不了解我的夢想和追求。”言語之間,這位連續創業者似乎有些哽咽,不知是因為長時間演講后的疲倦,還是其他原因。現場,則響起了掌聲。
「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我這顆釘子做的是稱職的 」
今年是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第一次參加亞布力論壇。劉暢被外界視作是80后企業家的代表,尤其是那些接班的二代群體中,她的名氣是十分響亮的。
去年剛剛獨挑大梁執掌上市公司的劉暢,在亞布力會議期間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在半個多小時的對話中,她多次提到,“今年真的覺得壓力很大”,外部壓力來自于宏觀大環境的變化,而內部的壓力更加具體,包括架構的改革、資產互聯網化等等。作為一家從傳統飼料商轉型的企業,新希望六和努力地向著消費升級的方向前進,而與其它傳統企業一樣,這是一個必經的爬坡的過程。
以前凡是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劉暢習慣性地就會向父親劉永好請教,但現在,父親的權威對她的影響好像在慢慢淡化,她現在越來越多是向她的員工征求意見,每天她花費最多的時間就是與各式各樣的員工溝通,從最基層的農民到高層職業經理人。用她的話來說,她的角色是一個信息的整合者,或許再加上一個最終的拍板者。
劉暢坦言,自己的管理水平的確還沒有到如魚得水的時候,但讓她比較自信的一點的是,不像她的父輩們,對于公司的規模、業績有著一些執著甚至執拗的目標,她本人沒有太多的心理包袱。她坦言:“雖然我是董事長,但是我覺得我這顆釘子做得是稱職的,我在為周圍的人去擔當、去分憂,不為別人添麻煩,這樣的話,我其實已經獲得了一種職業上的尊重。”
在被問到像她這樣擁有相似背景的富二代們平時經常會交流些什么話題時,劉暢直爽的回答說,“沒什么特別的,比如偶爾會參加一些所謂富二代、創二代的俱樂部,結識一些背景相似的朋友,互相交流二代的接班話題,聊聊遇到的困惑,偶爾也會組織一些活動,邀請文化界有名的老師來講藝術課程。因為這批人平時工作非常忙,平時分給家庭的時間有限,有時候還會舉辦一些家庭主題的活動,給大家制造家庭聚會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