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犯了情懷拖延病的企業從感性的角度來看,是值得尊重的。畢竟情懷一般都等同夢想,能夠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那么對情懷的堅持,就置企業的生死于不顧,到底值不值得呢?
情懷的高傲 夢想的拖延
7月5日,豌豆莢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和阿里簽訂并購協議,豌豆莢的應用分發業務并入阿里移動事業群。其實,早在幾天前就有傳聞稱豌豆莢將被阿里收購,發布會的召開只是將傳聞坐實。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收購金額,但業界認為價格為2億美元左右。
原本豌豆莢也是為了情懷不斷努力的互聯網企業,不斷在分發業務上努力,深挖應用分發、推薦新特色。“應用內搜索”功能,整合應用、視頻、圖片、文檔、游戲等多種資源,給出一個豐富多樣而非純應用的搜索結果;“應用預覽”功能可以用戶在安裝應用之前,直接預覽應用內內容;“關注”功能通過達人、媒體、廠商等運營平臺組成關注源,持續地在豌豆莢中為用戶推薦優質內容……可惜,最后還是敵不過以騰訊、360、百度等為首的巨頭在應用分發市場的壟斷,最后黯然被收購。
而豆瓣亦是如此,沉浸在文藝青年的情懷中無法自拔,接連錯過多個轉型、升級的機會。雖然現在還保持著獨立性,但留給其的上升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無論是切入任何細分領域,都有巨頭橫亙在前。
對情懷的堅持,使得豌豆莢和豆瓣都顯得十分“高傲”,一直是按照自己的發展節奏在走。最終導致夢想不能夠實現,自身也遭受到重創。
不確定的市場 加快淘汰的速度
導致豌豆莢被收購、豆瓣情懷最終摔碎的,是它們錯過了市場前進的速度。按部就班的發展進程,最終因為不確定的市場變化,加快了它們淘汰的速度。豌豆莢最好的發展時期是在2012年左右,彼時豌豆莢用戶總數突破2500萬,日活躍用戶超過100萬。而據數據顯示,當時全國安卓用戶僅5000萬。
在市場獨霸的姿態,讓豌豆莢只想自成一派,搭建自己的生態體系。當然,投資者也對其十分認可。2014年獲得軟銀1.2億美元B輪融資時,豌豆莢的估值為10億美元!然而僅僅是在兩年間,騰訊應用寶、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及手機廠商自家應用商店就迅速依靠流量入口、出廠裝機的形式將應用分發市場瓜分完畢。如今,僅以2億美元的價格就被阿里巴巴收購,讓人唏噓不已。
豆瓣的商業化進程也一直不順利,其總是落后N步殺入巨頭把持的行業,自然形不成氣候。2012年,豆瓣進軍電影票團購業務,最后黯然退出,與格瓦拉合作,由直接購票轉為給其他網站導購的模式。2013年9月,豆瓣正式加入電商市場,卻因不佳體驗被網友瘋狂吐槽。今年5月31日,豆瓣再出新招,推出影視改編全新頁面,正式進軍原創IP多元改造產業。但騰訊早已完成原創IP的一條龍服務,甚至產生了壟斷性,豆瓣此舉并不被人看好。
對情懷的堅持,讓豌豆莢和豆瓣接連錯過N多良機,最終離主流人群越來越遠。他們的商業價值也越來越低,發展方向也越來越逼仄,被收購、邊緣化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值不值高于美不美
其實對于企業來說,殘酷的市場就是它們生存于其中的“天地”。最不容置疑的現實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乃是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市場不會因為企業及管理者所謂的情懷而對其格外開恩,是絕對的一視同仁,就看后者能不能市場市場規律了。
羅永浩其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初推出錘子手機時以“情懷”的名義將價格推至3000元+的高位,并號稱誓不降價。但最后的結果卻是老羅也自稱被打臉了,錘子的價格是一降再降,情懷完全沒有了任何意義,反而成為網友嘲笑錘子的利器。甚至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羅永浩還在6月底出質名下205.38176萬股的錘子科技股權給阿里巴巴。在現實面前,情懷顯得尤為可笑。
而像豌豆莢、豆瓣等依然懷揣情懷,想讓自己越來越“美”的企業,也遇到同樣的尷尬。歸根到底,值不值是要高于美不美的。首先你得有了自己的“身價”,才能去考慮美不美的問題,才能去玩轉情懷。一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人,非得追求小資情懷坐在星巴克里,這不是傻嗎?
情懷可以有,但不能拖延。講情懷以前,還是先把自己充實起來再說吧。牛起來之后,情懷的逼格也能一升再升;一直不如意,情懷也就一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