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的失控理論,基于“信息是萬物的根本”,將生物進化論與技術發展相結合,賦予了系統生命力。換句話說,凱文·凱利在1994年以先知的角色告訴人們,終有一天,由人類一手創造的系統將擺脫人類的控制,具有獨立的進化能力。把這個理論套用到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結果是:完善的企業發展體系將不再以個人為轉移,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而我們提到的海底撈似乎正在這條進化的路上前行。
海底撈正在被系統化“拆分”
今天我們再次提到海底撈,除了“服務”這個已經被無數次提及的關鍵詞,海底撈身上又被貼上了更多標簽:蜀海、頤海、U鼎冒菜……這些都是海底撈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今的海底撈已經被搭建成為一個擁有7家分公司的企業集團。
以蜀海為例,資料顯示:蜀海分為蜀海(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蜀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研發、采購、生產、品保、倉儲、運輸、銷售。蜀海是由海底撈的供應鏈部門演變而來,除了給海底撈,還給711、全時、俏江南、青年餐廳等品牌提供整體供應鏈全托管運營服務。蜀海給自己定位的業務范圍包括中(西)式連鎖餐飲、商超、大型商場超市、餐飲管理公司、電商以及鐵路和航空配餐等。
(海底撈集團的組織架構圖)
可以說,近幾年海底撈內部結構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海底撈的職能部門被分出來做成了第三方服務公司。從底料加工、物流配送、工程建設、門店運營等多項業務全攬的公司,到分為多個獨立的小個體,一種典型的阿米巴經營模式正在海底撈內實施。阿米巴經營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一個決策者的單線體系,變身成多個具有經營意識領導者構成的體系。
從海底撈的現實經營來說,這么做的直接目的是分攤企業成本。更進一步說,第三方服務公司由一個受保護的內部部門變身成獨立個體,直面市場競爭。其發展活力和自我生存能力,降低海底撈壓力的同時,還會給海底撈的發展注入很多新鮮的血液。
當海底撈的規模逐漸擴大,有序運營必須由系統來保障,而系統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上。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態度一直很強硬,就比如為建立完善的人力管理系統,張勇曾反復強推計件工資制度。
(阿米巴模式的核心理念)
對技術、對系統,張勇從來都不掩飾他的推崇。“中國沒有一個餐飲企業能夠占10%的比重,根源在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在張勇看來,中國餐飲企業規模小最大的原因是系統,而對于技術,張勇的觀點則是,“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移動互聯網對于這個傳統產業的改造應該是才開始。”
5年前,《海底撈你學不會》出版時,海底撈還是一個更多依靠員工、依靠服務的餐飲企業。在這本盛行一時的書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海底撈內部,包括張勇在內的員工的個人魅力。
如果說5年前海底撈主要是依靠感性手段,感動員工、感動顧客,如今的海底撈正在嘗試建立一個不以個人為轉移的理性系統。
“形散而神聚”的系統化效益已經成為趨勢
失控理論所講述的新技術環境下的進化邏輯,聽起來有些生澀,但如果說看過美劇《疑犯追蹤》,或者日本動漫《心理測量者》,對這個理論或許會有更直白的感知。這兩部劇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存在一個凌駕于個體之上的系統,具有獨立的選擇和運轉能力。
當然,海底撈還只是一個在探索系統化運作的餐飲品牌,在海底撈之前,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餐飲品牌已經可以說是系統化運作的餐飲品牌。而下邊我們要說的是,促使海底撈如此發展的動力要素:
1、有效放權的延伸。了解海底撈的人都知道,海底撈一線員工忠誠度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效放權”。海底撈的普通服務員有給客人免單的權力。由海底撈延伸出去的第三方服務公司,多數也是由海底撈內部的員工創立,類似頤海這樣掌握著海底撈核心底料生產資源的公司,如果不是因為信任放權,想必也成立不起來。可以說,信任放權已經成為海底撈的品牌基因。
2、火鍋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必然結果。作為餐飲行業的細分領域,火鍋的同質化競爭最為嚴重。除了創新形式,打造差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做供應鏈的文章。對供應鏈的把控決定了火鍋品牌的持續生命力和規模化擴張能力。
3、企業規模化進化的趨勢。失控理論用一句話概括是:加入技術的新進化論。這里的進化不再是單個生物體的“物競天擇”,而是包含技術的生物系統的必然發展趨勢。海底撈代表的趨勢就是以提供餐飲服務為核心的系統的發展趨勢。
失控理論中提到,進化能力主要有三個動力來源:自我選擇、遺傳因素、周圍的世界。目前,人類始終掌控機器進化的過程,但終有一天人類會逐步放棄對機器的精確控制,引入生物技術和進化的思想,讓機器產生自適應,自學習,自我進化的能力。對于實現這一點,凱文·凱利指出,“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創造出真正復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的生物提供一個極其豐饒的變異環境。”
結語
橫向對比國際餐飲業,中國餐飲市場一直被看低,原因是中國如此大的餐飲業基數上,一直沒有一個系統化的餐飲巨頭企業出現。研究海底撈的體系變化會讓我們相信,這樣的餐飲業巨頭正以我們看得見的速度在中國形成。當然,這個企業或許是海底撈,也或許是其他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