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任務和目標
任務宣言應該包括公司創建時的基本原則以及維持公司存在的基礎。
2、做一些環境掃描
從本質上講,環境掃描包括公司內部評價,行業分析(包括市場趨勢),競爭評價。這一步會讓你看到你的公司在市場上是否“稱職”,哪里需要改進或更關注。
3、制定策略
制定戰略方案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包括: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營銷預算;營銷策略;公共關系策略(如果與行業相關;包括商譽活動);分銷渠道;銷售過程;品牌策略;定價策略;新產品的推出等等。
4、實施策略
計劃你的工作,實施你的計劃。戰略的實施從一個可行的行動計劃開始。實施這一戰略還包括:創造預算;政策和程序;組織公司資源;確定員工任務。
5、評估和控制
這包括:評測 - 如何評測,基準,跟蹤;預期目標 - 知道你有什么具體的目標;比較 - 將實際結果與預計的結果作比較;調整 - 調整你的行動步驟以確保所有的目標能夠達成。
建議
無論您使用的是一個流程表,項目管理軟件或工具,或是簡單的表格,一定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任務描述;開始日期;完成每一項任務的先決條件;期限;里程碑;責任方;必要的資源;狀態更新。
戰略規劃的一部分涉及到很多基礎部分 - 評估公司的任務說明,不是想要改變任務,而是出于關注一些任務說明基礎的關鍵業務活動的目的。
任務宣言是不可變的,要有一個遠見的視角。
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公司戰略計劃的行動項目應是為實現這些廣泛的目標而設計。例如,如果“被定位為行業內的創新領導者“是公司的目標之一,然后具體行動步驟應該與研究和開發創新產品,服務或技術,測試和評估,市場營銷和為獲得正面新聞而營造的公共關系等等相關。
也許最常用的內部評價是簡單的SWOT分析。SWOT代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這是用來整體評估、衡量公司現狀的一個快速、簡易的工具。優勢和劣勢是內部因素,而機會和威脅則是外部因素。優勢和機會著重于加強一些已經有效的項目(可以加強公司的位置),而劣勢和威脅強調需要改變才能使公司始終保持競爭力。
環境掃描的第三元素是對競爭的一個全面評估。這可能會非常棘手,因為真的很難拋開原有的關于競爭的看法。有時可能需要雇用行業外的企業對你所處的行業進行競爭分析。
目標 - 公司努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與使命不同,雖然目的一樣但目標可能會隨時變化。例如:獲得市場份額,成為(維持現狀)行業的領導者,全國或全球的認可,獎勵(也許是安全,創新)和其他市場份額相關目標,聲譽,或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公司的外部評價更側重于行業本身:技術的進步或變化;立法和監管問題;市場趨勢和變化;市場機遇與威脅;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垂直供應商的變化;經濟本身和其他影響公司的外部因素。
競爭分析至少應包括:競爭對手的完整名單,根據他們有效解決客戶問題的能力以從強到弱的順序排列;把你的公司包含在內,如實的做一個實力排名;一個評級系統,將公司的競爭能力分級。評級將包括價格,效率,交貨速度,易用性,客戶關系,產品領導力,創新等等。
確保所有參與方都有訪問文檔,并可以提供定期的更新和行動計劃進度跟蹤。
如果你在創建一個小企業的行動計劃,找能夠安全和有效地授權的任務,這樣你就可以專注于更重要的行動項目。
警告
每個戰略規劃都應比具體實施更早一步。因此,你要使用從環境掃描中收集到的信息(以及公司的目標)為企業創造一個整體策略。在理想的情況下,公司將發揮出優勢和機遇,積極解決存在的劣勢和威脅,并采取措施來獲得競爭優勢。
令人震驚的是許多公司花大量時間實施步驟1-4,卻搞砸了最重要的評估與控制(第5步)。雖然可能會有點乏味,這是跟蹤計劃的積極本質,不僅是實施,也可以衡量是否完成了公司的目標和目標所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