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家族財富進行投資,要視該家族企業的回報、文化及經營者的心力能否達標來決定。家族企業由創辦人憑借其智慧而成功創立,靠人際關系及勇氣堅持成功打造品牌。勤奮使企業持續發展,創意及機會推動企業成長,令企業不會被淘汰。品牌成名后給企業衍生,讓產品領導潮流,成為賺錢的生意,以此增加財富。
第一代創業擁有切身經驗,因此很少浪費財富,企業成功盈利加上利用財富投資其它衍生工具,慢慢使財富增長,成立企業王國,其他投資者也有興趣投入資金,其關系如下:
資金 ×衍生 (杠桿) = 財富
而企業能否持續發展,在于經營者能否把其守護好,在于面對市場競爭,繼承者能否順利延續,拓展企業品牌繼續盈利,使投資者滿足。家族企業能否成功傳承,在于能否把握機會將企業承諾兌現。
企業管理有道
企業是一個實體,它的活力及存在價值受經營者及市場影響。經營者分為社會投資者及家族,他們擁有相同目的,就是要把企業承諾兌現。市場則是一個變素,成功與否要看經營者能否掌握市場變動。職業經理人可以從社會中聘請,要向董事局及投資者負責,這也是CEO 的責任。
CEO要完成企業使命,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質素,他與企業有著利益與能力的關系,是現實的。企業管理要走專業之路,要讓員工認同并用心關注對方的感受,令同事接受“情”,努力在企業運營這條路上下功夫,一起分享成果。路行得穩是CEO個人專業管理態度,從學校、社會養成智、仁、勇的本能,此路就得以成行。
有緣就有機會,有心才有堅持,有智慧才能創新,有德才能相處,有勇氣能面對事情,待人接物有道德能分辨是非。法律只是規矩,有情能自律,能講理,不需法律也能成人事、達到成功。家族要有家教,一代傳一代令家族CEO也可以守正道管理企業。
企業與財富及家族的關系
如果家族企業的經營者實現個人利益,就不再理會企業存亡,不思進取,不愿進修,沒有方法,這是家族企業衰微的主因。
無論CEO從家族還是社會而來,他們都要不斷前進,增強企業盈利能力,這種堅持及意志是每個CEO必須擁有的心態。
意志力提供面對長期目標的熱情和毅力,令管理者依然堅信未來,視經營企業為長跑。CEO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勇于面對,永不放棄。
用錢才要賺錢,知道如何賺錢才可以用錢。錢有公私之分:企業、家族的錢是公數,公司用途可在企業報銷,經家族董事局通過的才可由家族戶口支付;私人部分是CEO薪金及紅利,由個人決定開支,若是CEO的個人投資則必須申報,避免產生誤會,明晰金錢來往對避免家族紛爭有極大幫助。
放下與接上的傳承之道
如若繼承者不懂經營,只顧花錢,運營再好的公司也會虧損,三代后就會失去企業。
創一代要將其成功的經驗交代清楚,才能使企業正常運作;繼承者學習經營經驗,帶領公司繼續前進。時代在變,公司也要通過創新從而把公司推至更好。傳承之道,就是上傳下,下承上。
能者才可傳承財富,他們需實踐才可顯出能力。實踐的得失就是經驗,從經歷悟到方法,懂得去做好就是智慧。
謙虛學習才可接上前人的智慧,經驗是前人走過的好路,但這條路不只一條,擇其善而行之;世事變幻無常,適者善變才可生存;創造出新的概念在競爭中突圍而出,促使企業承諾兌現。
當傳承遇上年輕人
新一代要出頭,想要表現卻很少請教有經驗的前輩。他們往往只相信從書本學到的知識,很想改變公司,可惜往往因不了解公司真正的文化,想法難免與公司有差異,造成合作障礙。
在家族傳承時,上一代想盡快放下,強迫傳授知識,產生更多溝通上的問題。前輩越是滿足于自己的方法,反而越會造成繼承者不滿,經營及成功秘訣的傳授也會因此受阻。
其實上一代因年紀急于放下,越是想要盡快把經驗知識傳授給繼承者,就越要放手讓年青人犯錯,從實踐中領悟方法,讓他追問才解答并給予意見。讓年輕人看到自已一手成就出的成功,跟隨者欣賞自己、尊敬自己,才可放手。
謙虛學習前輩經驗,去蕪存菁,加上嶄新思維,如同使火車加上新動力,令企業成功運作,所得成果與同事分享。工作不是按死板的原則亦步亦趨,而是加入感情,減少憤怒,原諒別人,乘上智慧,幫助身邊的人,把歡樂分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