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Z律師我在Z律師團的第一篇干貨。步入文章正題前,先表下我的初衷。
執業十二年來,辦理過很多案件,擔任了很多企業的法律顧問。發現很多糾紛其實本來可以避免。即便有此認識,但我們往往在案件辦理好后,也就過了,沒有將糾紛的教訓和經驗分享出來,而只是融入法律顧問單位服務和日后案件辦理之中而已,是蠻可惜的。
我一直在想,是否根據我的執業經驗,堅持寫一些關于創業法律風險防范,訴訟應對策略和經驗的文章,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如能對大家略有借鑒意義,則無比欣慰。
因此,Z律師以后會堅持寫,堅持原創,堅持干貨,而且堅持盡可能少法言法語,通俗易懂,希望能夠與大家有越來越多的分享和交流。
如大家覺得有些看頭的,可以任意轉載,但拜托標注出處就好。
好了,說正事。
2014年,京東和阿里上市后,中國掀起了移動互聯網創業的高潮,各行各業都要“O2O”。創業團隊前仆后繼,創業激情一浪高過一浪,但創業不是兒戲,創業項目能啟動,算是第一步,但能走到最后的,鳳毛麟角。創業失敗,很多面上是項目和團隊人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往往在于法律風險方面。
在歐美發達國家,法律和財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左肩右膀,創業的法律風險防范和管理意識普遍較高。在創業團隊成員普遍年輕,社會閱歷相對較低和法律常識較少的情況下,從創業之初,就必須關注創業法律風險的管理。
Z律師現根據自身法律服務經驗,對于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常見法律風險進行概述,供大家參考,歡迎批評和斧正。既為概述,就單項法律風險,不可能充分展開闡述,Z律師此后會就創業過程中從零開始到IPO的常見法律風險進行詳細分享。
1、創業項目合法性論證。
Z律師注意到很多項目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的。比如利用APP幫助用戶進行信用卡套現,網貸平臺吸收存款放貸等。我這樣說,可能大家都理解,但在實踐中,創業團隊首先考慮往往是融資,要怎么做強做大,而是項目是不是違法甚至是犯罪,能否得到法律的保護。
2、創業團隊成員是否有勞動權利限制。
創業最為重要的是人才,很多創業團隊集合前基本上是在任職的時候,就相互約上一起創業,瞞著用人單位偷偷干活,但如有成員與用人單位有簽署勞動競業限制協議的,則必須妥當解除與用人單位的競業限制協議,否則,一旦離職創業后,被用人單位盯上,會遭遇訴訟,對該團隊成員及創業項目都是非常不利。
3、創業合伙協議(股東合作協議、公司章程)必須進行盡可能詳盡的約定。
Z律師看到過有創業團隊自認為都是朋友、同學、兄弟,先做項目再說,根本沒有簽署合伙協議的概念,這極可能為日后的矛盾埋下隱患。試想,在關系還不錯的情況下,還不能好好談合伙協議,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好好談合伙協議?同時,合伙協議不僅僅保護合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更為重要的是保護項目的健康、有序推進。合伙協議必須對項目定位、發展規劃、分工、股權安排、合伙人權利和義務、虧損承擔、股權綁定、薪資、財務管理、決策、加入及退出機制、項目保護等事項,進行白紙黑字的約定,方能讓成員無后顧之憂,同心協力,同舟共濟,且有效保護項目的推進。
4、創業團隊組織形式選擇。
目前法定的公司組織形式包括一人有限公司、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三種形式。對于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Z律師都會建議直接注冊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有限責任公司。因為,首先,國內IPO的主體條件為股份公司,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要準備IPO時,還需要股改,費時費力;且,如經營過程治理不規范,股改是很痛苦的過程;其次,股份公司在執行股權激勵計劃時,比較直觀和高效,給1萬股、10萬股,股份價值換算簡單。如是有限公司,則計算股權比例,基本上至少是4位數,但都是小數點后的4位數,員工聽起來是不是很沒干勁?第三,在融資時,股份增發也比較便利和直觀。另外,雖然股份公司注冊資本最低500萬元,但現在公司注冊資本出資實行認繳制,比較沒有出資壓力,相對方便。
5、公司名稱預核時,保護好項目名字。
創業有三個方面最可貴,一個是好的項目,好的團隊成員,還有一個就是好的項目名字。有創業團隊直接把起的非常好的項目或APP的名字直接作為公司字號,提交申請企業名稱網上預核。這里,Z律師很認真的提示,千萬別這樣做。因為,有一幫人專門窺視好的名字,利用與工商局的關系,獲取企業名稱核準信息,專挑好的名字,迅速搶注商標、域名和微信公眾號。所以,注冊公司的時候,隨便想個名字,申請公司注冊,待公司營業執照和組織結構代碼證出來后,馬上用好的項目名字注冊商標、域名和微信公眾號。
6、股份安排。
創業初期,團隊必須有一個可以一錘定音的靈魂成員,所以,在股份安排時,靈魂合伙人應占多數股份;且,對于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在進行股權安排時,應適當預留考慮未來股權激勵和融資的份額和大致方案。
7、公司控制權。
移動互聯網項目,都是要進行融資的,融資就意味著股權的稀釋和控制權力度的減少,所以,在進行融資時,對于公司控制權,要給予必要的關注。雖不能完全借鑒,但建議學習下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在微信上搜索“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就會有很多這方面的文章。
8、規范財務,避免個人和創業項目公司財產混同,以免個人為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常識認為,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認繳的出資為限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這在理論上沒錯,但公司法上有一個揭開“法人面紗”制度,就是出現法定情形的,則股東不是承擔有限責任,而是無限連帶責任。常見的情形包括賬目混亂、私企不分,股東以個人名義承擔公司運營費用、以公司資金添置個人資產等,通俗的理解,就是公司是我、我就是公司。這種情況,在創業團隊是非常常見的,必須引起創業者足夠的重視。
9、知識產權保護
創業團隊一般都是輕資產創業,其資產載體為人,外觀體現就是知識成果,包括商標、著作權和專利,法律上統稱為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對于創業項目特別是互聯網項目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商標好比人的姓名,是品牌,是防止競爭對手仿冒或不正當競爭的法律武器,同時也是商業競爭的有力武器。去年,因為天貓注冊雙十一商標,并選擇在雙十一前函告京東不得使用雙十一商標,相信強東先生當時應該很郁悶。所以,創業團隊盡可能在創業項目開始的同時,就同步申請注冊商標。關于互聯網創業項目,該申請哪些類別商標,如何申請及注意事項,注冊申請怎么省錢,Z律師后續會專文分享。
專利也很重要,但經常被創業團隊忽略。很多情況下,申請專利更多的不僅是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是防止被模仿或稍作改進,被申請新的專利。建議創業團隊在項目即將發布前,就在專業專利代理機構的指導下,進行專利的申請。
著作權相對容易些,各地一般都會有版權登記機構,相對簡單。
10、商業秘密保護
如上所述,雖然知識產權很重要,但并不見得所有知識成果都要申請注冊保護,因為,有些核心信息或技術一經公布,就容易被模仿,所以,就依賴創業團隊和企業自身保護。那么,這種情況下,除了待會要講到的競業限制方法,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防范競爭對手安插商業間諜,這類事件和案例很多。
11、微信公眾號注冊保護
微信公眾號是一個新的事務,可能創業者都知道要申請公眾號,但很多不懂其法律意義和價值。企業運營肯定要宣傳,微信作為一種極有廣告價值的新媒體,是標配工具。目前企業微信公號實行認證,理論上,一個名字只認證給一家企業,如果沒有及時申請公眾號并認證,這是非常要命的,沒有認證,就意味著沒有公信力。所以,一拿到工商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就趕緊申請注冊公眾號并認證。關于如何申請公眾號及認證技巧,Z律師日后也會和大家分享。
12、融資
關于融資,相信是互聯網創業者最關心的問題。此前,Z律師就在個人微信分享過關于融資的問題,有幾個觀點。
融資好比找對象,也要講究門當戶對。只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吸引投資者,融資談判起來,才會更有底氣。所以,創業者,首當其沖的是做好產品,增強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能讓資本市場很容易的看到企業“錢”景,才能獲得比較好的估值,而不要急于融資。如是梧桐,當然能引得鳳凰棲。
融資成功,好比戀愛后的結婚(當然,資本最終要與企業分手),所以,需謹慎選擇投資者。創業團隊是需要資金,但不能隨便投懷送抱,有錢就收。創業團隊也有選擇權,也要看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和經驗、成功案例、跟進團隊素質、給出的估值,除了錢,還能給到什么資源和增值服務;融資談判和融資合同簽署得慎之又慎,特別是對于賭條款、稀釋和反稀釋條款、風險補償條款、清算條款、公司權力機構構成安排等條款的約定,最好能取得專業法律人士的支持。
創業就是實業,即使是移動互聯網創業,本質上也必須是實業,切忌盲目跟風,切忌為了融資而融資,切忌為了IPO而創業,IPO只是企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和治理規范自然而然的結果。
理性對待和接受融資后的股權稀釋和對企業控制度的減弱。創業團隊在IPO后的持股比例很少,很多朋友會認為創業團隊是在為資本打工,是的,沒錯,創業團隊是為資本打工,但也要看到,成熟、有實力的投資資本為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還包括甚至是更為重要的其他增值服務和資源。如果沒有資本的助力,單靠創業團隊自己的努力,要迅速成為細分行業市場龍頭,要IPO,在如今已經變得很難很難。
13、關于“友商”
市場經濟,有競爭,就有競品,就有“友商”。我們都知道商業競爭問題很激烈,但相信一般人都只理解到金錢競爭的問題,這些都是小事。在互聯網領域,商業競爭可以說是極其慘烈,互黑,隔空對罵,司空見慣。創業者要做到不黑友商,不詆毀友商,這有可能涉及不競爭競爭,甚至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信譽罪;同時,也要注意自我保護,因為友商的有些玩法根本就是置人于死地。
14、勞資管理
在我國勞資法律體系里,最為重要的是《勞動合同法》,這部法律施行七年多,盡管被企業認為是狗血,但還是得遵守。創業團隊通常會認為反正創業,先聘來干活,看項目進展再說,沒簽勞動合同,在項目開發中累月熬夜不休加班,都是常事,這就會有問題,比如雙倍工資,經濟賠償金,勞累猝死,工傷,加班費等。一旦發生糾紛,這都會造成對項目開展的干擾。因此,建議創業企業從一開始就規范勞資管理。
15、競業限制和同業禁止
競業限制這個問題,這里要講的是,對于創業團隊的核心員工,還是要簽競業限制協議,除了可以保證創業團隊的穩定性,最為重要的是保護項目;同業禁止,說的是約束創業團隊成員的,不能這邊跟你合作,自己悄悄又另起爐灶。
16、企業規章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
這是內部問題,也是要重視,無規矩,不成方圓。公司規章管理制度,網上隨時可以找得到借鑒,比較容易被企業忽視的包括公司印章管理、合同事務管理和法律事務管理制度。
好了,以上是Z律師對創業團隊常見法律風險管理的概述,但不是全部。Z律師以后會盡可能單項闡述。
文| 鄭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