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訪問速度變慢,這對于想要在黑色星期五當天大賺一筆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這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歸結到底是一個規模化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在線零售商在擴大規模方面出現了問題。為了搞清楚當今的在線零售企業究竟遇到了什么問題,我與Kathryn Murphy進行了對話。Murphy是位于鹽湖城的零售軟件企業Tomax負責應用與平臺的高級副總裁。該公司精于實體零售店軟件開發,但是他們也針對在線零售企業推出了基于云端的軟件套裝,目前有超過2.5萬個零售店在使用他們的軟件。
問:目前你在零售行業是否觀察到了一些新的壓力?零售企業在擴大規模方面為何會遇到這些挑戰?
答:目前在線零售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消費者變得越來越強勢。在近幾年中,消費者在亞馬遜等電商企業那里獲得了非常舒適的購物體驗,于是他們心目中對電商企業的要求和標準也迅速提高了。
至于滿足他們的這種期望,對于電商企業來說有多困難,消費者并不在乎。他們就是希望Best Buy等大型在線零售商內部能夠擁有一個實時的溝通系統。消費者希望在線上查看商品,然后查看本地商店的庫存,再第二天去實體店提貨。而且他們還希望除了能在電腦端查看這些信息之外,在移動設備上也能查看相同的信息。而所有這些新設備、新端點都讓電商企業感覺未來零售行業發展越發的不可預測。
問:零售行業的IT人員是否會對這樣的問題感到擔心?
答:對于一些非常依賴假日銷售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這一段時間的銷售情況就是他們的生命線。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都將每年的第四季度稱為“鎖定時期”。在9月之前,他們必須做好一切準備和計劃,爭取在年底之前賣出盡可能多的商品。
另外,他們在購買零售軟件等基礎設施的時候,也是按照“高峰季節”來購買的。在圣誕、元旦假期的時候,很多在線零售企業的訂單量和貨品庫存量會迅速增加。因此他們不會按年度來購買零售軟件的使用權,而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才進行續費。這種購買軟件的方式,軟件的單月成本則會更高,如果他們此時的銷售量沒有達到預期,就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問:設備種類的激增——包括消費者的設備和員工的設備——會對零售行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答:這種情況會產生兩個重要的影響。員工手中的設備,會讓零售環境突然出現大量新增端點。設備的數量不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且需要掃描的設備也越來越多。每個員工手里都有設備,他們用這些設備為消費者提供幫助,例如完成付費和查詢庫存等。
而且這些設備都不是用網線接入工作環境的,這些設備隨時有可能斷開連接,或是員工用新設備替換舊設備。這些設備會創造不可預測性和不穩定性。
然后是消費者的設備。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多個電子設備,除了傳統的桌面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之外,還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設備都能夠完成轉賬支付工作,而且由于這些設備屬于消費者自己,因此他們可以隨時用這些設備與零售商的系統進行交互。這加大了零售商IT人員對系統進行維護的難度和頻率。
問:為何應用自我恢復能力對于零售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答:所有的技術都非常依賴網絡和系統。而這兩者都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只要有一個消費者遇到了問題,就會讓零售企業損失大量其他消費者。因此他們需要一個“智能應用”,當網絡或是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它能夠迅速進行自我恢復,其終極目標,就是在用戶沒有意識到問題已經出現的情況下就完成自我恢復。
問:在最近發布的一段視頻中,你們談到了“并發性問題”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個并發性在零售行業中意味著什么?
答:在零售行業中,我們曾經看到了許多類似的問題,其原因就是設備數量的激增。例如,當有一大批貨物進入倉庫的時候,你肯定需要盡可能多的員工對這些貨物進行掃描入庫。而當多個人一起掃描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重復掃描的事情,導致庫存登機出現錯誤。這就是并發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一個較為智能的系統,能夠進行自動判斷,如果出現了重復掃描的情況,它能夠實時對員工進行提醒。
而傳統的系統只是單純的將這件物品進行“鎖定”,一個人在進行排除的同時,另一個人只能等在一旁,這種系統會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現在的零售企業需要一個智能系統,保證多方可以進行無縫的實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