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集團如果傻乎乎地只掙產品利潤,這個集團不堪一擊。所有的集團都會謀求掙取產品利潤之外的公司(資產)利潤,以及集團利潤。
所有集團中,有些子公司掙現金流而不是利潤,有些子公司給我掙人脈和關系,有些子公司給我背起改革的陣痛和包袱,有些子公司利用前面這幾個子公司的虧損或者付出,所形成的良性社會結構,把它漏斗管理起來,形成一個價值洼地,海量賺錢,最終集團大賺其錢。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集團利潤。
關于集團利潤,我有兩句經典的口號,大家可以輔助記憶。
一,集團內部靠計劃,外部靠市場,內部越計劃,外部越市場。
二,打群架賺錢。在各個子公司層面上面,進行有效的均衡,而所有的均衡都是朝著一個目的,追求集團價值最大化。
集團價值
一般我把集團價值分為五個價值。
1、范式價值,就通過你的新的思路,新的哲學設計,所締造的價值,叫范式價值。
2、結構價值,你形成的資本運作結構,產業結構,產業組合太牛了,產融結合太牛了。那么從母公司來看的話,子公司有三種,一種是正向價值經營者,就是起手定江山,投資定江山的這類企業,技術,選型,產品的市場定位,定江山的這類企業,是正向價值,只要我做一個較高屋建瓴的決策,他就可以賺錢,這種時候,我母公司可以多參與參與,因為這是我的高度決定的。
3、經營價值,資源配置,能力管理,成功要素你得要擁有,必須管到位,但不要忘了,這些都是大路貨,很多企業都擁有經營這個價值的能力,但這是經營的基礎,不能缺。
4、負向價值,像富士康他們掙的是負向價值,把跑冒滴漏全部逼出來,正常人管不住跑冒滴漏,所有能夠把跑冒滴漏管出來的企業,在這一道工序上可以掙大錢。
正常企業沒法經營,因為他是艱苦的過剩競爭當中活下來的企業,他管理的特點是,從跑冒滴漏當中掙錢,他沒有任何壁壘,像塔山狙擊戰一樣,當坡度沒有,平地狙擊,全靠你的艱苦付出,你的流程合不合理,你的監控到不到位,你的績效評價準不準確,你的個人評價到不到位,你的審計嚴不嚴密,流程高不高效。這種負向價值經營是國有企業最不擅長的,是民營企業最擅長的,為什么?全是靠你人狠不狠,狼性文化到不到位,對人下不下得了狠手,還有你是不是擔負社會責任,你越擔負社會責任,越不能亂開人,你不能亂開人,內部就形不成一個狼性的激勵能力,內部的壓強,壓強太弱,形不成一個壓力空間。
5、風險價值,通過擁抱風險,經營和化解風險來獲取價值。
任何一個集團都在掙這五種價值,這五種價值合理的管理,就能夠令到該企業價值最大化。
過去我們只重視結構價值,正所謂男怕入錯行,所以我入行入對了是結構價值。
但是比結構價值更牛的是范式價值,你用新的發展思考去掙錢。比如說劉益謙,一手做法人股,一手做藝術品,在中國經濟的周期中沖浪式發展。
再往后是經營價值,資源配置到位等等,各種具有的能力到位。
而再往深里講負向價值,所有正常企業管不住的,管不好的,非要錙銖必較地去管住,才能體現價值的。
這五個價值是沒有高低之分,你把上一個價值管好之后,立即要把下一個價值管住,再把下一個價值管住,否則的話,你的價值總會從漏斗里漏掉。世界500強給我們一個非常大的啟示,就是這五個層面的價值同時在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