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小、散”企業怎么整治?關停之后,“低、小、散”企業和相關產業的路在何方?閉門會上,大家在為整治叫好的同時,也提出很多質疑和建設性意見,套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總結:整治容易,轉型不易,且整且升級。
有理、有利、有節,及時糾正偏差
凌蘭芳 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
作為企業家,首先要認清“5431” (“五水共治、四換三名、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大行動的決策背景,這個行動符合浙江經濟發展的實際,企業家必須擁護。到了現階段,企業如果還在無證經營、偷稅漏稅、“陰暗化生存”,那就說不過去了。正是產業的“低、小、散”,導致無序競爭,競相壓價,規模大的企業反而做不過小企業,有的甚至無奈改行去做別的產業了。所以,鐵腕整治“低、小、散”企業,是對“浙江經濟的深刻理解”,有利于產業健康發展,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
其次,我們要認清“5431”大行動的“底線思維”。“5431”大行動實際上體現的是黨中央的“底線思維”,就是習總書記講到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第三,要發揮聯合效應,相關政策要統一起來發揮作用。
第四,要及時糾正偏差。本來很好的行動,到了基層執行的時候,干部為了簡單和痛快,往往采用“一刀切”,這就會損害企業家的積極性。許多歷史遺留問題一下子都要解決是不現實的,必須“有理、有利、有節”,及時糾正偏差,給被整治企業一個通道和出路。由龍頭企業來進行兼并重組,這是成本最小、損失最少的方法,包括以品牌為紐帶、以市場為紐帶、以資產為紐帶來進行兼并重組,有步驟地進行置換,從而實現健康發展。其中的關鍵是政府要出臺具體的實在的鼓勵政策!
防止一個傾向掩蓋另一個傾向
吳良行 中馬集團董事局主席
我們不要過于忙著整治“低、小、散”,而忘記去關心經濟的實質發展。前些日子我去溫嶺,看見許多工廠的房子上都寫著“拆、拆、拆”,我心里很不好受。這些房子都是一磚一瓦建起來的,又不是一夜之間變出來的,過去怎么沒人管呢?現在火燒了,出事了,就都要拆掉,但以后還會不會再出現呢?現在基層干部也在觀望。(今年1月溫嶺某鞋廠曾發生火災,大火加速了溫嶺皮鞋行業的整治——編者注)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體現出法制經濟的力量。政府在簡政放權的時候應該自問:長效機制有沒有建立起來?要破更要立!溫嶺的鞋企整治后,能否建幾個大集團起來?能否拿出幾千畝地搞產業園區?這才是治本之策。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產業結構調整,沒有5-10年是調整不過來的。
系統性的創新更重要
宗佩民 華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很憂慮,從2009年開始,除了杭州、寧波、嘉興,我越來越難以找到可以投資的項目了,要么是因為產業問題,要么是模式問題,要么就是管理問題。
相對于“低、小、散”企業整治、“五水共治”等,浙江系統性的創新更重要,要來一次徹底的大創新,否則的話浙江會變成一個比較“窮”的省。
哪些方面需要迫切的轉型和創新呢?
1、要從房地產與城建主導轉向實業主導。
2、產業結構要盡快從制造業主導轉向信息產業與服務業主導,同時,要發展高效農業。
3、要從地域經濟轉向人域經濟,輕GDP重GNP,做好“浙江人經濟”。
4、要盡快把塊狀經濟轉化為鏈狀經濟,構建優勢產業鏈。
5、要加速融入互聯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移動營銷、大數據應用。
6、要大力發展本土化的金融服務業,特別是為創新創業提供服務的創業金融。
7、要盤活國有資產與上市公司兩大存量資產,國有資產母基化,上市公司平臺化,擔當起轉型升級的推手。
8、要深化企業家精神教育,反思商人套利思維,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價值。
9、要大力發展研究研發創新平臺、產業孵化平臺與中小企業集約化園區。
10、政府管理要大創新,尤其是工商稅務管理可以有個根本性的創新,管理性事務服務業化,發展工商稅務事務所,委托第三方管理。
“要轉型、要升級、要倒逼,但要有禮有節、依法辦事。”原浙江省工商聯巡視員、浙商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鄭明治這樣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