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錄萬科前二十年發展的王石自傳《道路與夢想》的序言中,曾任華潤集團(萬科大股東)總經理,現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這樣寫道:我覺得看萬科的改變和調整比看他的成就重要,要看他對自己信念的堅持比看他在企業管理上的一些技巧重要。
寧高寧如是點評背后是萬科放棄了多元化的投資,開始做減法,從第三個十年開始決心做專業化地產公司。但是第四個十年的起點上,一體兩翼成為萬科新的戰略,即住宅為主體,城市配套服務商和住宅產業化為兩翼。
集團的戰略思路和框架確定后,如何折騰全部授權給區域公司。無論是銷售規模、區位意義以及創新實踐等方面一直走在集團各公司前面的北京萬科,成為一個可以直接管窺萬科新戰略的窗口。
“地球一小時”是萬科連續六年贊助的公益活動,關注節能減排和降低碳排放。而這種公益活動是為了將個人、社區和企業連接在一起。
上周末,參加完“地球一小時——藍天自造”活動的重頭戲“迷你馬拉松”比賽后,北京萬科的大當家毛大慶特意邀請媒體們共享了一頓戶外野餐,有問必答。
那么,北京萬科到底想干嘛?搭建平臺和生態系統。
“平臺戰略是目前全球商業領域最受推崇的一種商業模式,核心就是要企業打造一個“生態圈”,能有效激勵多方群體間互動以達成平臺企業的愿景。”
毛大慶說,“這個世界上最高的樹是一種桉樹也就是一百多米。萬科前幾年就提出過這個概念,不要做行業最高的樹,因為環境決定了樹不可能無限高下去,而且樹越高越容易被風摧折,萬科不做最高的樹,而要做生態系統。”
向小米、阿里巴巴、騰訊以及海爾學習一圈后,生態系統這個概念更加深入的滲透到了萬科的戰略中,其實也很簡單,生態系統的核心不過是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
正如,萬科總裁郁亮認定互聯網暫時搶不到萬科的飯碗時所言,“我認為互聯網確實會改變時間,但衣食住行這種需求不會因互聯網到來就消失了,只會得到更好的滿足。”
互聯網思維教會了北京萬科去理解一些新的規則、尋找新的伙伴、運用新的工具,將原有業務可以做的更好。
于是,在豐滿兩翼的道路上,北京萬科開始玩起了新花樣。以下是在地球一小時活動現場,以及另外兩場行業活動上,新浪財經與毛大慶三次對話的部分主題,將碎片化的內容拼接在一起,勾勒萬科轉型過程中的發力點。雖然北萬君(北京萬科昵稱)會認為,“轉型”,這詞顯得局氣。
其一、養老服務
萬科的“三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包括社區嵌入式小型機構、城市養老服務綜合體、全齡化養老服務社區三類。
社區養老,簡而言之,就是萬科將項目中預留兩棟樓不對外出售,改造成為方便老人生活和護理的公寓。
在毛大慶看來,真正的養老機構是家庭化的,萬科養老樓的建設就相當于項目里面多了一個酒店,老人可以按照需求辦理入住。養老樓還將配備餐廳、老年人功能室、小電影、卡拉OK 、康復健身房等。北京萬科還將與吉利大學等合作進行護理人員的輸送、培養方面的合作。
盈利模式上,北京與老人簽訂的服務期限最多一年,可以按天、按月收費。養老樓是自持,畢竟還是北京萬科的資產,將來還可以通過證券化盤活資金。
毛大慶說,萬科的社區養老服務收費價格,不會太貴也不會太便宜,要保證盈利。
其二、倉儲物流
毛大慶說,萬科最近正在和廊坊政府談做物流倉儲。
但物流倉儲需要很強的專業性,上游需要有基金合作伙伴(黑石等),下游要有大量商戶(沃爾瑪等),這個鏈條中有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才去做。
毛大慶透露說,郁亮在美國見了很多基金人士,這些投資人都認為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電子商務的消費模式帶來的很多線上買賣,需要大量物流的中轉。
北京萬科也正在探索。
其三、輕資產
對于北京萬科的首個商業項目,位于京北的昌平金隅萬科廣場,北京萬科將只有10%的股權,其余90%全部轉讓給地產基金,未來只收管理費等。
毛大慶曾表示萬科的商業地產目標是開一個就資本化一個,資本化之后再持續經營,通過管理產生收益。這樣一來,商業地產的收益不僅是出售資產的收益,還有管理的持續收益。
而在上市公司年報發布時致股東書所提倡的小股操盤模式,北京萬科已經做的很成熟了。
借助萬科的品牌溢價和競爭能力,北京萬科近年來相繼和五礦、中糧、金隅等實力國企進行合作。
對于今年的房地產形勢,平價跑量,謹慎拿地,保持合理利潤率是北京萬科對市場的看法。
其四、住宅產業化
3月25日,北京萬科與北京住總宣布將進行住宅產業化項目股權戰略合作。通過建設住宅產業化產學研基地,萬科將介入實體產業,生產內外墻板、樓體等住宅工業化所需主要部品。根據了解,這個位于順義的產業化基地項目也是萬科最高層與北京住總敲定的。新基地預計今年7、8月份開始生產。
毛大慶說,目前萬科北京有100萬平米的項目已經實現住宅產業化,并且的確實現了成本節約,盡 管在部件上未必能節約多少成本,但在提高效率,縮短工期,提前預售,節省人員管理費用上其成本降低是很明顯的。
不過由于萬科內部自給還不足,輸出住宅產業化的技術和產品為時尚早。
其五、事業合伙人
3月中旬,萬科總裁郁亮在公司春季例會上介紹了關于事業合伙人制度的設想。在毛大慶看來,這是萬科的遵義會議。
跟投制度是目前萬科事業合伙人制度的一部分。根據公告,萬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外的其他員工可自愿參與投資。此外為激發員工參與項目跟投熱情,萬科還將對跟投項目安排額外受讓跟投,投資總額不超過該項目資金峰值的5%,遵循市場化運作。項目所在一線跟投人員可以在支付市場基準貸款利率后,選擇受讓份額。
具體到北京萬科,毛大慶說也會出現一批合伙人。有項目投資的時候,員工可以跟頭變為股東,可能是一種私募的形式,但投的門檻是有設計和區別的。這樣做是為了強調責任感和在利益上與企業進行關聯。
北京萬科還會在發揚企業內部民主的前提下,征集制度的設計。
上述更高級的財務制度設計或較為復雜,不過毛大慶說目前有一些員工和他反饋,愿意在萬科的小區中開面包店等,如是北京萬科可以提供物業,但員工需要在產品銷售價格方面接受公司的指導。
之前郁亮帶頭行動,自掏腰包買了萬科的股票,毛大慶說,自己也會買萬科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