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13年10月03日    商界評論      
    推薦學習: 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秀云教授任首席導師。韓教授在宏觀經濟分析、西方經濟學、金融以及產業經濟趨勢研究等方面建樹頗豐,今天將帶領同學們領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產業的變革方 清大EMBA總裁實戰課程,歡迎聆聽>>
     決斷時刻

      對于企業家來說,也許你一生中很多決定都無關宏旨,但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某一分鐘,你深思熟慮,抑或輕描淡寫的一個決定卻將決定你的終生,這就是決斷時刻。

    qiye.jpg

      從日本作家星新一的一個短篇小說談起。

      有一個無名之輩,行走于街頭,忽然被一群荷槍實彈、如臨大敵的特種部隊綁架,然后秘密送到一個軍事基地。

      等待他的竟然是這個國家的元首,無名之輩無比困惑,自己何德何能,竟然勞此大駕?元首其實所求簡單,只需要他在一個按鍵上按一下。

      這有何難,他信手按下。卻見元首虛汗淋漓,緊張萬分。

      無名之輩被放掉之后很奇怪,不就是按一個鍵嗎?

      他不知道,這個鍵啟動了這個國家核武器的開關,一場關系億萬人生死甚至是地球存亡的瘋狂戰爭已在所難免。

      那位元首,盡管從來自信滿滿,但一到真要摁下那個鍵,怎么也下不了手。唯有出此下策,綁架一個普通人來完成。

      而企業家,許多時候都要面臨這樣的按鍵時刻。整個企業內,必須也只能由他來完成。

      他的決斷,關系到企業的命運,關系到員工的命運。

      柳傳志當年在收購IBM的文件上簽字時,肯定是萬分糾結,標的是12.5億美元,常識卻是跨國并購成功率只有23%;強硬如任正非,拿到思科知識產權的訴訟書也肯定是忐忑不安,如果敗訴,華為的合法地位將會被徹底顛覆;而2004年的顧雛軍,大廈將傾之際仍在宴請眾多主流經濟學家,高朋滿座之余肯定心事飄浮。

      不管決斷是成功還是失敗,這都是企業史中最讓人神往的地方,眾多的人物在做向左走向右走的選擇題。因為他們的選擇,一些企業如黃花萎地了,一些企業像哥斯拉一樣忽然膨脹了。

      關于決斷時刻,這個夢幻般的時間節點,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呢?

      第一,真正的決斷時刻,會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某一分鐘發生,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是超越時間的。

      每個人內心都期待超越平凡的生活,企業家也同樣如此,哪怕他經常會出席各種風光的場合,發表各種講話,做出各種決定,但實際上,許多決定都無關大局,許多時間都是垃圾時間,許多工作都流于瑣碎,能稱為決斷時刻的只有那么幾次。

      在歷史上,這樣的時刻,或許就是毛澤東斷然拒絕劃江而治的提議,或許是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與民主德國總理皮克面對柏林墻的無奈,或許是拿破侖在地圖上向莫斯科劃上箭頭,或許是時隔一百多年,希特勒也把箭頭劃向了同一個地方……

      這是剎那永恒,會被定格,許多年以后仍讓人們時時憶起,時時點評。

      這是曾經滄海,一切都仿佛只為等候這一時刻的到來,之前、之后的時間都只不過是鋪墊與尾聲。

      第二,你在主宰歷史,其實歷史也在擺布你。

      ——搞不清楚從何而來,向何而去——肯定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唯一的“魅影騎士”,主宰命運,主宰歷史。

      企業家肯定更是如此,稱得上企業家的人,一定不光是把公司當作賺錢的機器,而是有所寄托,企業是實現自己理想的平臺。一將功成萬骨枯,他今日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不停地做對了選擇題,踢進了點球。所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心理,肯定會有。許多時候真的就以為自己就是那個“魅影騎士”。

      但是,決斷時刻是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最激烈碰撞的瞬間。

      西楚霸王項羽也有過好幾次決斷時刻,比如信手一揮,可以讓秦降卒二十余萬人被活活埋掉;仰天一笑,又可以讓心腹大患劉邦活下來,看起來可以左右生死。然而到了最后,只能是泣別心愛的女人,要做的決斷也是要么揮刀自刎要么渡過江東。今日果昨日因,結局都是亦步亦趨,環環相扣而推導來的。

      你在主宰歷史嗎?其實是你剛好順應了歷史,錯覺時常會導致災難,比如牟其中,比如禹作敏。

      第三,做出正確的決斷需要什么?

      歷史上曾讓人扼腕嘆息的商業決策有三項是關于計算機行業的。

      一個是施樂,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就發明了PC電腦,但是沒有看到PC電腦的商業價值而深度開發,最終與這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失之交臂。

      另一個是蘋果,整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蘋果就是個人電腦的代名詞;然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蘋果電腦卻虧損數十億美元,甚至連PC市場的前五名都排不上。保守的作風和拒絕其他廠商生產兼容機的錯誤使蘋果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盒子里。

      接下來是IBM了。1981年,美國司法部和IBM之間長達13年的壟斷之爭終于結束后,“紳士風度”的IBM開始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MS-DOS,卻沒有獲得該系統的獨家使用權。這個愚蠢短視的決定使得微軟能向IBM的競爭對手銷售其操作系統,從而逐步建立起優勢地位,使得IBM不得不耗費巨資應付競爭。

      決斷是如此的復雜與艱難。德魯克用少有的詩意語言來描繪決斷力:“要在索取信息的廣度和深度之間做出某種權衡,他就像一只在捉兔子的鷹,鷹必須飛得足夠高,才能以廣闊的視野發現獵物,同時它又必須飛得足夠低,以便看清細節,瞄準目標進行進攻,不斷地進行這種權衡正是戰略家的任務,一種不可由他人代替的任務。”

      決斷力是一種合力,要由決策者的魄力、洞察力、分析能力、直覺能力、創新能力、行動能力和意志力等分力所復合而成,甚至還包含了決策者的人性弱點、精神缺陷。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還得看運氣。

      因此,像施樂、蘋果、IBM這樣的遺憾還將不斷的重演,不斷的讓人事后嘆息。

      第四,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是一種進步。

      許多時候決策真的就像踢點球,你的隊友與對手、球迷、俱樂部老板以及贊助商都盯著你,你要在無數雙眼睛下去踢那么一腳。有時已經無關技術,太多的點球高手普拉蒂尼、貝克漢姆都踢飛過點球。你的球鞋、當日的風速與濕度、某一個眼神,或許都會產生蝴蝶效應讓你失誤。

      所以,失誤在所難免。

      有的決策只能錯一次,錯一次就可能萬劫不復;但許多的決策其實在最開始是可以挽救的,只不過決策者可能會因為第一次錯誤,而用無數個錯誤去彌補。

      沒有永遠正確的人,也沒有永遠正確的戰略。全世界凡是存在超過百年以上的公司,沒有一個沒有經歷過經濟的災難,沒有一家公司在一百年周期里不碰到毀滅性的打擊,為什么這些公司能夠屹立不倒?第一,他們盡量不要去走錯誤的道路,第二,走了錯誤的道路還可以停住,走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犯最少錯誤的公司一定是最偉大的公司。

      馬蔚華:危機中并購永隆銀行

      人物:

      馬蔚華,招商銀行行長,中國最優秀的銀行家。

      時刻:

      2008年9月30日,招商銀行以每股156.5港元,總金額193億港元(合170億人民幣)巨資收購香港永隆銀行53.12%的股權,完成了招商銀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并購交易。

      決斷:

      2008年3月,受全球金融危機負面影響,永隆銀行未來的經營環境并不理想。招商銀行并購永隆,買還是不買?如果買,需要進行非常艱苦的整合才能達到目標;不買,再一次出現這樣新的機會,至少還要等5年。

      位于西海岸的洛杉磯一年里雨水不多,2008年10月5日卻下起了小雨。在中國民間,雨和水被視為財富的象征。帶著這個好兆頭,我們去了永隆銀行的洛杉磯分行。

      永隆銀行洛杉磯分行是一個很小的分行,但擁有一座獨立的小樓。小樓面積不大,共3層,設計、裝修頗為簡潔但不乏韻味。分行負責人告訴我們,永隆銀行洛杉磯分行的辦公大樓于2006年落成啟用,還獲得過洛杉磯阿拉伯罕市政局頒發的建筑設計獎。

      在二樓并不寬敞的會議室里,分行主要崗位的幾位同事向我這個“新老板”匯報了相關情況。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這家只有12名員工的分行,在美國各大金融機構連連告急、個個巨虧的形勢下卻盈利200多萬美元,且幾乎沒有不良資產。

     在美國,關于銀行規模的大小一直有“大即好”和“小即好”兩種聲音。看了永隆銀行洛杉磯分行之后,我盡管不會因此贊成或否定哪種觀點,但也確實體會到,只要經營得法,小也能好。「全文」

      莊吉集團吳邦東:五戰沃爾瑪

      人物:

      吳邦東,莊吉集團總裁,擅長韌性管理的溫州儒商。

      時刻:

      中國民企莊吉集團與世界巨頭沃爾瑪關于“GEORGE莊吉及圖”商標糾紛案歷時7年,5次交鋒,一波三折。2009年2月,莊吉在行政審查和一審訴訟都敗訴后的十幾天里,是否再次上訴,萬分糾結。

      決斷:

      莊吉證據不齊,前四輪交鋒已連輸兩輪。在幾乎看不到勝算的時刻,最后一戰,打還是不打?繼續,勝訴概率不大;放棄,又心有不甘,這等于眼睜睜看著別人把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強行奪走。

      2009年12月3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莊吉與沃爾瑪關于“GEORGE莊吉及圖”商標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那天,我正在英國倫敦。

      那天倫敦的天氣不好,陰雨綿綿,有時刮風,偶爾露出太陽,城市人流稀少,連著名的奢侈品街——邦德街(BondStreet)也比較冷清。不過,有著125年歷史的馬莎百貨公司(M&S)生意還不錯,這里有我們公司生產的服裝,略感遺憾的是商標貼的不是“莊吉”的牌子。

      正當我感慨高檔服裝品牌的高附加值時,電話響了。

      李肅:修船業的雞肋變形記

      人物:李肅,和君創業咨詢集團總裁,投資銀行家。

      時刻:

      中遠的修船產業在集團總體戰略中面臨被整體裁減的命運,等待和君創業的盤活。

      決斷:

      乏善可陳的修船業務正成為集團戰略調整中首當其沖的需要扔掉的包袱。但是就是這樣一塊“夕陽”業務,卻得到了當時修船業霸主新加坡的船廠的青睞,到底修船業務是“雞肋”還是“金牛”?中遠是果斷放棄還是全面進入,在這一全球化趨勢猛烈沖擊中國的艱難時刻,需見分曉。

      世紀之交的十年是中國企業轉型承前啟后的十年,這一時期的企業變革 仿佛一列在飛馳中忽然轉軌的列車,對準了經濟全球化的方向在高速地接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有幸參與了中遠集團的一系列應對國際化的戰略規劃和調整。而在“順勢而為”的指導思想下,我們和君創業與中遠一起,完成了一次產業提升和資本運營 的經典案例。

      1999年,中遠制定了一套新的產業定向戰略,將集團的未來定位于進一步的產業聚焦,發展大型遠洋運輸的海洋主業,以及與此相關的物流業和信息網絡業。

      王世渝:邱忠寶錯失的三次自我救贖機會

      人物:

      王世渝,北京安控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德隆、光彩49等企業的重要參與者。

      時刻:

      見證了始于2004年飛天系的崩潰以及飛天集團董事長邱忠保的掙扎。

      決斷:

      邱忠保在資金黑洞曝光之前是否愿意自我整頓;在資金黑洞曝光之后是否愿意重組賣掉;刑拘后是否愿意依靠股權分置變革 出售股權。

      企業的危機處理,尤其是大型企業的危機處理已成為一個不僅僅是值得研究的話題。變革 開放三十年來,一大批企業早已從個體戶進入了大企業行業。但我們也看到,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輝煌的背后,也蘊藏了無數悲喜興衰的歷史。國有企業如此,民營企業也是如此。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二十年親歷者之一,我有一段非常特殊、非常值得回味的經歷。那就是曾經作為德隆系高管的一員,經歷了德隆系由盛而衰,直至崩潰、解體、消亡的全過程。同時,我又作為一個主導者,領導組織了邱忠保的飛天系危機處理和重組的全過程。我的角色在前后兩個階段的不同轉換與不同視角的體驗,讓我對中國大型民營企業危機處理,有了全新的認識。

      雖然我們從國家、企業、債權人、中國經濟等若干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德隆系重組沒有贏家,一個德隆整體消失的標本性教訓損失慘重。但放在宏觀大背景下來比較,德隆系倒下前,總負債高達570億元,德隆系做足危機公關應對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最終唐萬新三罪并罰獲刑8年,罰金40萬元;而飛天系資金黑洞14.8億元,缺乏應有的危機公關,一而再、再而三地喪失重組良機,最終邱忠保兩罪并罰獲刑20年,罰金100萬元。就邱忠保而言,即使最終不能保全公司,保全資產,但也絕不應該是這樣一個結局。
     

     他至少有3次機會,哪怕是抓住一次,至少不會有如此之重的刑責。

      曹國偉:MBO破解股權分散魔咒

      人物:

      曹國偉,新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

      時刻:

      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向以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定向增發560萬普通股,曹國偉及管理層以9.4%的持股率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

      決斷:

      長期以來,新浪網貴為第一門戶網站,但股權分散,經常受到外部資本的騷擾和長遠發展路線的質疑。管理層MBO或可破解這一“新浪魔咒”。

      2009年9月28日早上,我在新浪微博上發了一條消息:“今天注定將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

      粉絲們有猜測,有調侃,還有細心的人已經意識到,這是我加入新浪十周年的日子。

      是的,十年了,新浪十年風雨,有成就也有遺憾。成就值得紀念,遺憾需要彌補。如果非要彌補一些遺憾,這一天無疑是最好的時間。

      在下班之前,我在微博上發布了另外一條信息:“終于要發布了,我和管理團隊一起增持新浪10%的股份,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

      周中樞:澳洲并購大逆轉

      人物:

      周中樞,中國五礦集團總裁。

      時刻:

      中國五礦集團與OZMinerals的并購交易已經萬事俱備,然而在即將成功的那一刻,卻遭遇了兩大并購障礙:最初最想得到的資產被定義為影響國防安全的敏感資產;機構投資者推動銀行機構提出一個旨在破壞并購交易的融資方案。

      決斷:

      成則是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源性收購的成功典范,敗則重蹈中鋁并購力拓的覆轍。

      2009年6月16日,是中國五礦集團收購OZMinerals主要資產交割的日子,在墨爾本的OZMinerals總部,來自交易雙方、銀行、投行的律師們異常忙碌。而我選擇了遠離人群與儀式。

      飛機降落在澳大利亞東北地區昆士蘭州,這里有一座全球第二大的鋅礦Century,從這一天開始被納入中國五礦集團麾下。這一天,身為全球第二大鋅業公司、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且在鋅、鉛、銅、鎳、金、銀等資源上擁有可觀儲量的OZMinerals,將其Sepon、GoldenGrove、Century、Rosebery、Avebury、DugaldRiver、High、Lake、IzokLake礦山,及其他處于勘探和開發階段的資產,全部出售給了來自中國的五礦集團。

      這是令人開心的一天,我與礦山管理團隊首次會晤,并與礦區領導、員工們共進午餐。當天,我還摁下了這座礦山的開采爆破按鈕。

      陳曉:風口浪尖上拯救國美

      人物:

      陳曉,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時刻:

      2008年底,國美電器原董事局主席被拘捕,國美電器迅速被推上風口浪尖,資金鏈岌岌可危,管理層無所適從,供應商集體觀望,國美迎來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決斷:

      引進戰略投資者還是財務投資者?如何調整管理架構以適應新的內外部環境?如何緩解本就緊張的供應商關系?每一個錯誤的決斷都有可能終結國美多年積累的龐大基業。

      走過2009年,很多企業都在問我這樣一件事:“我們的企業假如發生這樣的問題,最后能不能健康地生存下來?”甚至是:“能不能進一步發展?”我想,國美電器2009年交的這份答卷,實際上已經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證明:我們不但度過了這一段艱難的時期,實際上我們還調整了一些戰略上存在的失誤,使得國美步入了一個更加健康的“快車道”。

      “11月事件”(國美內部以此代稱黃光裕拘捕事件)發生以后,當時的情況對國美來講震動很大,需要有一個人代表這個企業能夠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同時也需要有一個團隊來支撐國美的整個運行,給員工信心。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國美的任何決策任何選擇,都會在公眾面前無限放大,最終決定國美這艘大船的航向。「全文」

      杰米-戴蒙:48小時緊急收購

      人物:

      杰米-戴蒙,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CEO.

     時刻:

      2008年金融風暴中

      決斷:

      必須決定是否在48小時內收購貝爾斯登。

      選擇收購,則意味著必須在幾天內接管一個4000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很可能將公司置于危險境地;放棄收購,則意味著再三拒絕政府的要求,弄僵和當政者以及未來政治明星的關系。

      2008年3月13日(周四),晚上7點,紐約東48街的Avra希臘餐廳,家人正在為我慶祝52歲生日。突然間手機響起,這讓我有些惱怒,這個號碼是專為家人和工作上的緊急事件準備的,我很不情愿地接通了電話。

      是蓋瑞?帕爾,為貝爾斯登工作的Lazard投資銀行家,他詢問我能否與貝爾斯登CEO艾倫?施瓦茨通話。為了不影響家人的情緒,我不得不在他們驚訝的眼光中走出餐廳,來到街邊聽電話,我意識到麻煩來了。

      寧高寧:抄底還是拯救

      人物:

      寧高寧,中糧集團董事長。

      時刻:中糧聯手厚樸基金以61億港幣收購蒙牛公司20.03%股權,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食品行業最大一宗交易案。一方是國有農產品老大,一方是民營奶制品巨頭,交易又處于三聚氰胺事件后的敏感時期,因此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決斷:

      蒙牛在遭遇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困境重重,隨時有被外資收購的風險。這個時候,身為國企領導人的寧高寧,以企業行為入主蒙牛,挽救牛根生于危難。寧高寧背后的決斷,到底是看重蒙牛價值進行的一次投資,還是行俠仗義拯救老友于危難?

      2009年7月6日,中糧聯手厚樸基金以61.16億港元的代價入主蒙牛乳業,而中糧也由此成為了蒙牛這家飽受爭議的民營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港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船民給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像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 
      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就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員民們也理解,幾個人就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的車的人很少。 
      點評:營銷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競爭者之間比拼的不僅僅是價格、質量和服務,還有營銷哲學這樣深層次的東西。102號的做法無可厚非,101號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卻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們身邊無數的"傻人自有傻福"、"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還用多說嗎?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青草|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中日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九九热线有精品视频99|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老司机福利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