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邁克爾波特教授把競爭策略主要分為兩種:第一是低成本戰略;第二種是差異化戰略。85度C進入北京市場就是采取了差異化的戰略思路,它銷售的產品既不是白領高端消費的星巴克咖啡,又區別于傳統的味多美、好利來等蛋糕店,它是“咖啡+面包蛋糕”的組合。這種差異化的產品組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符合北京、上海等城市追求時尚的潮流,會在短時間內使年輕消費者快速記住、接受,形成自身的“粉絲”群體,無形中搶占了市場份額。
在商業發展中,這種正面交鋒的競爭事例比比皆是,例如麥當勞與肯德基、國美與蘇寧、當當網與卓越網等,這樣的競爭模式會帶來哪些結果呢?
首先,直接競爭可以在產品質量、店面環境、服務態度各方面形成最鮮明的對比,消費者可以通過這樣的比較選擇質優價低的產品和服務。以往買電器產品消費者都會去大商場和百貨公司,而如今大多數人只會去國美或者蘇寧,有些精明的消費者甚至先對比兩邊的價格,然后再做出決定。
其次,面對面的競爭模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應,兩家或者多家企業的直接競爭增強了所售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了產品銷售的輻射范圍,企業在競爭的同時無形中做大了市場蛋糕。當當網與卓越網就是最為典型的成功案例,它們之間的良性競爭,其結果是建立起全新的圖書銷售模式,對傳統書店產生了猛烈沖擊,使得第三極書局那樣一些大牌書店都不得不關門歇業。
最后,面對外來進入者的直接競爭,本土企業應該采取創新求變來應對競爭壓力,否則市場份額將逐漸被同行所蠶食,甚至有被吞并的可能。還是拿北京的蛋糕市場舉例,面對85度C、21克這些外來蛋糕店的強勢進入,本土蛋糕企業應該考慮如何發揚優勢,彌補不足。
目前味多美已經推出了自己的咖啡系列產品,這就是企業應對市場變化而做出的積極反應。但這種反應還處于模仿跟隨階段,未免有些許臨危救急之嫌。本土蛋糕企業只有推出符合廣大消費者喜好變化的商業模式,才能形成自身品牌效應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保住本土市場的基礎上實施走出去戰略。
當前中國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階段,如何走出低成本、低價格的惡性競爭模式,我認為不斷創新求變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創新不一定帶來成功,但不創新的結果一定是失敗。只有創新出有利于消費者的商業模式,才能使內地企業擺脫模仿跟隨的被動處境,在產業鏈中獲取更高的收益,保持平穩快速的良性發展。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服務經濟與餐飲產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