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業戰略管理的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戰略的制定;第二、戰略的實施,也就是戰略的貫徹和執行;第三、戰略控制,也就是對戰略的執行效果進行有效性評估和反饋,并相應調整原定戰略。這三大部分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顯然,戰略制定是三部分的重中之重,它是戰略實施和戰略控制的基礎和依歸。
企業戰略管理可以在五個層面上來做。第一、公司戰略(corporate strategies),也即整個公司的生存戰略和發展戰略;第二、業務戰略(business strategies),也即公司所從事的各個業務模塊(或事業部等)的經營戰略;第三、職能范圍戰略(functional strategies),也即各職能部門的具體戰略,如產品戰略、人力資源戰略、營銷戰略、財務戰略等等;第四、戰略項目(strategic projects)的戰略管理,也即一項具體的、有戰略意義的投資、開發項目的戰略管理;第五、針對一個業務專題的戰略管理,例如,針對上市為目標的戰略管理;針對兼并為目標的資本運營 戰略管理;針對某一(組)競爭對手而做的競爭戰略管理。顯然,公司戰略位居最上層,地位最重要,它是其它層面戰略的基礎和依據。
所以,如何制定公司戰略就成為房地產企業戰略管理中最最基本、最最重要的課題。
綜合中外企業戰略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結合我們的企業管理實踐和咨詢經驗,制定公司戰略的首要步驟是確定企業的愿景和使命。
二、愿景
愿景,是英文vision的意譯詞。交叉參考中文“愿景”和英文“vision”的詞義,有助于較好理解和把握這個詞。“愿景”是最新版《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一個新詞,詞義是“所向往的前景”。而在權威的英漢詞典中Vision相關的詞義有“遠見”、“想象力”、“景象”和“幻想”等。綜合這些詞意,我們認為,愿景(vision)一詞在企業戰略管理中有三層含意:
第一, 愿景是主體(個人或組織)的一種主觀愿望;
第二, 愿景是主體想象出的未來景象,或叫眼界、遠見
第三, 愿景是主體的一種雄心壯志,宏圖大略
讓我們看看所熟悉的企業的“愿景”吧:
◇ The Ford Motor Company vision is “to become the world's leading consumer company for automot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福特汽車公司的愿景:“成為世界領先的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公司”
◇ Microsoft's vision is to 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
微軟公司的愿景:使全球的人們和企業能夠充分實現其潛能。
◇ 萬科企業愿景: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領跑者
◇ 廣州保利房地產公司愿景:打造中國地產長城
企業的愿景與老板個人的愿景密切相關,但兩者又有所不同。
對于只有一個自然人老板的企業,企業的愿景往往就是老板個人的愿景(personal visions),這種愿景反映了老板的眼界高低,是宏圖大略還是胸無大志,是雄心壯志還是野心勃勃。建立在個人愿景基礎的企業戰略,不論是成是敗,都充滿了老板個性特征和個人傳奇色彩,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對于有多個自然人老板的企業,企業的愿景往往是老板們個人愿景的綜合和調和結果,一般是由最重要的或最強勢的老板提出,獲得其它老板或大部分老板的認同后確定為大家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s)。正規的形式則是由董事會審議后形成決議,確定為公司的愿景。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礎上的企業戰略,或多或少帶有大老板(董事長)的個性特征,但已摻合了其他老板的意志,是集體的智慧。這種戰略的成敗,體現了老板們集體的水平。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的愿景是“使每一個人都擁有一輛汽車”,這一愿景與福特公司的愿景內容是不同的,但實質上是高度相關的。我們相信,萬科的企業愿景肯定代表了王石的個人愿景,萬科的戰略肯定代表了王石的戰略,但這愿景、這戰略應該理解成萬科決策層的共同愿景和集體的戰略決策。
三、使命
使命(mission)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抽象概念,例句如:
◇ 完成歷史使命
◇ 履行上帝的使命
◇ 肩負國家的使命
◇ 軍人的使命;教師的使命
在這些例句中,使命的含意是:主體是某一客體的使者,主動或被動承擔客體所賦予的有重要意義的任務或責任。國內對企業使命概念的詮釋,比較流行的版本是:企業使命就是企業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即回答為誰創造價值,以及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我們試圖用另一種表述,以便對“使命”有更全面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指導實際操作:
“使命是某一主體主動或被動為某一個(些)信念或某一個(些)利益方
承擔的重大責任”。簡單說,使命就是必須做的大事、一定要完成的任務!
企業作為一個自主性經營主體,其使命一般是主動承擔的,相關的利益方一般是股東、員工、供應商、消費者、社會和社區。例如北京XX集團公司的使命:
“XX”是全體XX人的共同事業,包括戰略投資者、加盟伙伴、股東、經營管理者、員工,以“誠信為金·悅人達己”為宗旨,以“創造高品位新生活”為目的,以房地產業、餐飲業為龍頭,努力締造一個適度規模、健康發展、可持續經營的百年名牌企業,以優良的效益回報股東、成就員工、奉獻社會!
又如,杭州的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使命:“為員工創造平臺,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城市創造美麗,為社會創造財富”
美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一位領導人琳達·奈特在談到他們的使命時說:這是一家致力于把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擁有房產夢想變為現實的公司,因此,我們強烈感覺到保存、維護和發展這家公司的責任。
很少有自主經營的企業被動地承擔某種使命,但是,一些非自主經營的企業,往往會被動地承擔某種使命。例如,一些國營企業需要承擔就業的使命;一些援外的企業需要承擔一些外交使命。
由于企業的使命一般涉及多方利益,各方利益的主次輕重必須在使命陳述中明確。如果不明確,當各方利益發生沖突時,就會無所適從。企業制定戰略的重要依據,就是一個確定的愿景和一個明確陳述各方利益關系的企業使命。一個把社會責任和社區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肯定不會制定出會帶來資源破壞和環保問題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