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重點人群:銷售及中層干部
調查顯示,目前公司績效考核指標管理采用的方法依次是關鍵業績指標(KPI)、年度總結評價及目標管理(MBO)。另外,采取德能勤績考核管理的占17%,平衡計分卡占6%。
從企業采用的情況來看,關鍵業績指標仍是最主要指標設計方式,年度總結評價排在第二,而平衡記分卡雖然引進國內有一段時間,但是企業采用并不多。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均實施全員考核,考核周期最多采用的是年度考核,占樣本總量的83%,其次是半年考核,占樣本總量37%。而絕大多數企業會對全員進行績效管理,其中銷售系列人員及中層以上人員是績效管理的重點,都占9%,而高層以上人員則占2%,其他人員占3%。
績效考核結果跟蹤:主要用于薪酬和獎金
績效管理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時常對績效管理的反饋進行跟蹤。它不僅是企業與員工相互溝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從整體來看,目前績效考核結果最主要仍是獎金發放的依據,占樣本總量的82%,同時其也是薪酬調整的依據,占樣本總量的80%,而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進行職位調整的,則占樣本總量的51%。此外,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及學習 的也分別占到29%、28%,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人員聘用依據的占到9%。
績效考核管理系統滿意度不高
被調查企業在績效管理工作中有各自的做法,但有些做法卻始終不能得到滿意的績效管理結果。調查顯示,80%的合資類企業員工表示績效管理實施效果一般,僅7%的合資類企業員工表示滿意。而外資獨資類和民營企業中,滿意的僅32%的員工,絕大多數員工對績效管理的效果反應平平。而從企業來看,外資獨資、合資及民營三類企業均有約40%表示績效管理雖對公司業績有幫助,但效果并不明顯。從調查來看,外資獨資、合資企業績效管理流于形式的問題相比民營企業更突出。另外,42%的外資獨資企業、25%的合資企業及16%的民營企業表示績效考核執行效果有限。
企業可多維度提高績效考核兌現力度
大家對績效管理頗有微詞,主要因為不少企業績效管理體系模糊,缺乏專業性。專家建議,企業進行績效指標體系設計時應首先從企業戰略出發,對企業中的各個部門統籌規劃。其次,采用基于戰略的完整績效指標體系,采用平衡記分卡理念,既要考察業績導向、財務指標,也要結合其他維度如客戶滿意度等過程指標,多維度考查。另外,運用KPI績效指標體系設計理念,績效指標不宜單純強調量化及數量多,應該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調查結果及成功企業的經驗來看,以5-10個為宜,太多則會分散權重,模糊了公司對該崗位的具體業績要求。而對于績效目標擬訂,企業也須和員工進行充分的溝通,防止導致員工在年度、半年度績效考核時出現扯皮、消極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