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為,對于企業戰略而言,做出退出一個領域的決定往往要比進入一個領域更難,許多企業由于沉于小利而缺乏撤出勇氣使自己陷入困境。作者指出,檢驗一個企業家是否稱職和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能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主動地采取撤退戰略。
實際上管理大家德魯克在論述一個企業如何明確自己的宗旨和使命時就提出了一種可稱作為有系統拋棄的具體做法,即有計劃地淘汰哪些不再適合于企業宗旨和使命,不能為客戶提供滿足并做出出色貢獻的舊事物。
1981年,當杰克.韋爾奇成為美國電氣公司掌門人,他將德魯克有系統拋棄這一概念作為他整合通用電氣公司的理論基礎。杰克.韋爾奇整合其公司的唯一標準是每個事業部都要在其所處行業居于第一或第二位,否則就要重整、關閉或出售。當時,許多人對通用退出使其發家致富且當時業績頗佳的一些領域如家電領域十分不解,都認為韋爾奇是傻子。可事實證明,韋爾奇是對的。20年后,通用電氣的營業額由270億美元攀升到1290億美元,并連續多年名列《財富》雜志最受敬仰的美國公司榜首,韋爾奇也因他敢于撤出,以退為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企業家之一。芬蘭NOKIA公司在20世紀80-90年代大膽的放棄公司在機械、造紙等行業的生產,專注于手機的發展,如今成就了其作為世界手機龍頭之一。國內企業也有同樣的榜樣,1992年,格蘭仕果斷決策從毛紡、羽絨制品業轉向微波爐,集中資源于新的業務,將其做大、做強,并最終取得了成功。
舍棄是痛苦的,它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遠見。上邊主要談到企業的戰略撤退,實際上無論個人、企事業單位、甚至國家,其事業發展都會面臨許多方面的舍棄決策。如事業發展,沒有機會,人們比較穩定、安逸,機會多了反倒令人痛苦,這里的選擇痛苦實際上也是一種舍棄痛苦;又如,企業發展到底走多元化還是走專業化或相關多元化道路,也是一個痛苦的舍棄過程,若走專業化或相關多元化道路,碰到一些與企業主要業務相關不緊密的賺錢機會,如何做到不為其所動?怎樣將正在賺錢的不相關業務甩出去而不心疼?還有,日常管理活動中,領導或管理者每日 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錯綜復雜的問題,是不厭其煩地一一處理,還是有選擇地或有舍棄地處理部分問題?許多領導或管理者都采取的是前一種做法,表現得很敬業、工作很投入,但效果欠佳。問題出在平分精力,沒有集中精力抓主要問題。實際上,問題盤根錯節,正說明解決了關鍵問題,其他問題會迎刃而解。這時,聰明的做法是在任何一個時段里,集中精力于關鍵問題,大膽地舍棄一些問題于不顧。正如醫生看病一樣,對多種疾病纏身的患者,醫生往往先關注的是致命的疾病,同時無視一些盡管是病但不影響生命的病癥。現實生活中,無論何種管理活動,永遠都會面臨許多問題,但可以肯定地講,關鍵問題永遠都是少數,如何通過舍棄選出最重要的問題,是做好領導或管理者的重要素質和能力;再如,作為任何一級領導,面前總會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去做,如何抓大放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舍棄過程。會抓大放小者,往往表現出工作瀟灑、效率高、效果好。不會抓大放小者則經常疲于奔命,累和苦不必說,可怕的是效率低、效果差,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當然高明的領導者不僅擅長抓大放小,更注意以小察大,即從細微的現象中發現大問題、大漏洞。
還有,如何放棄功臣也是不少企業家面臨的重要舍棄問題。許多企業,幾個人聯手創業,在企業由小到大、最后成功的發展歷程中,一些創業者隨著企業發展也在不斷提高,可以繼續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一些創業者則因自身因素或其他因素,觀念、能力、素質并沒有隨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不斷提高,等企業長大后,已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甚至發展到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時,如何舍棄這些功臣已變得重要而棘手。聲勢浩大、且影響廣泛的是聯想柳傳志對功臣的處理案例,1999年9月1日,聯想集團控股公司解聘了原公司董事和總工程師、聯想漢字系統之父倪光南院士,公司給倪新單位500萬元,倪與公司沒有如何股份關系。倪與公司總裁柳傳志曾是中關村最佳搭檔。許多成功企業家給我抱怨過其對元老問題處理過程的痛苦經歷,甚至個別的企業家從歷史發展中總結出,事業成功后殺功臣似乎已成規律。我不敢與之茍同,但事業成功后如何舍棄跟不上事業發展的功臣倒確實是一個既需要藝術、又需要氣魄和膽量的難題。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也有關于舍棄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經》里認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功成身退對于企業創業者或功臣自身的舍棄有所啟示:第一,審時度勢,明知定位,防止自我膨脹,很多創業者或功臣很難做到這一點,最后恰恰為自己種下了災禍。第二,為自己的事業尋找新的增長點,功成身退,不是說就不做事,有些行業創業者或功臣可能因為自己的年齡或其他條件所限,達到一定程度后就不適宜在原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這時功成身退向另一個行業,或從技術崗位退向管理崗位,或退向顧問崗位等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第三,為自己的事業尋找接班人,中國傳統有父業子承習慣,這種情況在現代家族企業仍不少見,現代企業在選擇接班人時要注意突破這種局限,根據實際情況為自己尋找事業的適當接班人,美國王安電腦就因為父業子承而破產。著名企業家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在55歲時說過:5年后,如果我還以現在的身份做聯想主題報告的話,就意味著聯想發展得不好。(呂進,2003)柳傳志讓賢給年輕人,至少從現在看來是較為成功,等等。
舍棄也是一個拋磚引玉的過程,舍磚而引玉,何樂而不為。關于舍棄的話題還可以繼續羅列下去,我們從中足以看出學會舍棄決不是一個特殊的、偶爾碰到的小話題,而是一個時時處處都會面對的、不可小視的大問題。要想順利地成功事業,學會舍棄,有舍才能得,舍小而得大,所以說,舍棄是任何一級領導者或管理者必須修好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