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當球隊處于下風的時候,教練就會將一些表現不好的人換下來,往往這樣一換,就能改變比賽的結果。
換人的目的和出發點只有一個:贏!
【案例】
蒙牛“三換”總經理
2004年,蒙牛開始興建“國際示范牧場”。這個牧場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共占地8848畝,中心是圓形的參觀大廳,廳外有3個示范區:緊挨展廳的一圈是擠奶示范區;擠奶區連著養牛示范區;外圍是牧草示范區。
想建好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牧場聯合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牧場是由蒙牛乳業集團、澳大利亞澳亞公司和印度尼西亞三林集團三方共同投資、設計和興建的,由中、美、英、澳、印尼、新西蘭、新加坡7個國家的專業人員參與建設和管理,把國外的養牛技術原汁原味地搬進來,但總經理就換了三任,第一個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個是愛爾蘭的,第三個是沙特的。不管是被免職的,或者是知難而退的,無法勝任的就應該把這個崗位讓出來,讓有能力的人來完成相應的職責。
雖然換經理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通過換人這個小小的支點,卻能夠推動企業未來發展這顆沉重的大球!
【闡釋】
喜歡體育運動的人都熟悉,在一些集體項目中,比如說排球、籃球、足球等比賽中,當球隊處于下風的時候,教練就會將一些表現不好的人換下來,往往這樣一換,就能改變比賽的結果。甚至還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上場的隊員立刻就能得分,改變久攻不下的局面。
球場上的換人,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贏得當場比賽的勝利。通過換人,一可以改變氛圍;二可以改變實力;三可以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但是,球隊換人還有更深遠的影響,那就是形成競爭機制,給新人機會,給老人鞭策,在球隊內部形成良性競爭的環境,保證球員的運動狀態處于最佳的水平。同時,也給一些大牌球員以警戒。
企業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市場的選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經濟全球化的現在,大家可以購買相似的硬件設施,而人才是企業發展中一個最大的變數。在用他之前,我們不知道他是否有利于這家企業的發展,就像球隊的教練不知道一個球員是否能夠對這場比賽有幫助。所以,我們不妨借鑒球場教練的“用人哲學”:第一條,選人要慎重;第二條,不合適就換。換人不一定贏,但不換下落后的人一定會輸。
人才的流動帶來以下好處:首先,對于人才來說,人才流動可以充分發揮人才的價值。此處不用我,自有用我處;此處不重用,展翅覓高枝;此處遭猜忌,另找好環境。這樣就可以使人才找到合適的單位和工作,既能夠發揮其專長,又能夠造成催人奮進的激勵環境。對于企業來說,則能挖掘和發現人才的價值與能力。其次,人才流動營造了競爭的氣勢,可以激勵人們去追求高層次的目標。第三,人才的流動增加了企業的活力。一個企業想要有蓬勃的活力,必須要讓崗位“活”起來。企業進行正常的人員流動,就像人體補充新鮮的血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就是需要在企業內部進行合理的人員流動和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