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企業管理,就難免會提到諸如親情化管理、友情化管理、溫情化管理、隨機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等管理模式。當然,各種管理模式也自有其特色和優點。
所謂親情化管理模式,即是試圖通過家族的血緣關系來實現對企業的有效管理。從企業發展的歷史來看,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確實也起到過很好的作用。親情所帶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結合力,尤其是創業之初所表現出來的同甘共苦、臥薪嘗膽,恐怕是別的組成形式所難以相比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企業發展到相當規模的時候,這種親情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就很快會出現問題。這時候,最初的內聚力也就變成了內耗力。
帶有哥們義氣的友情化管理模式,在企業創業之初時,為朋友愿意兩肋插刀的那些弟兄們,也確實使企業很有內聚力量。但是,同樣是在企業發展壯大以后,在利潤可觀、可以分享成果的時候,在金錢面前,哥們的友情往往很快淡化了,而“論功行賞”則成為了最大的難題。因為,從實際情況看,無論是怎樣的利益分配方案,往往都不能使兄弟們滿意。最終的結局則往往是,要么“分家析產”,不歡而散;要么有人另起爐灶,甚至故意成立新的同類企業與原企業成為惡性競爭的對手。
溫情化管理模式,則主要強調管理應該更多地調動人性的內在作用,以促使企業健康、快步地發展。但是,一味強調人情味,這就難免會使企業在管理中缺少最應有的制度管理。溫情化管理模式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
獨裁式的隨機化管理模式,在民營企業中主要表現為企業當家人的專權,即凡事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而從不經過民主商議,或經專業部門審定,更沒有必要的監督管理程序。這樣,即使是一些明顯錯誤的決定,也沒有人敢于提出糾正或者提出反對意見,而且,即便有人提出相反意見,那最終也無法得到支持和采納。隨機化管理模式的最終結果,勢必會導致企業管理的非常隨意化。制度上的朝令夕改,決策上的翻云覆雨,終將導致許多民營企業的慘敗乃至徹底垮臺。
而制度化管理模式,筆者認為是眾多管理模式中最有價值的一種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是指企業按照一定的規則來管理企業,這種規則規定了權、責、利的統一。而就企業來說,企業的規則其實就是企業的“內部法律”。作為企業,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同時,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還應時刻遵守企業的內部“法律”,即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其他的帶有契約性的各種內部規定。也就是說,制度化管理,其實質就是企業的法制化管理。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優點還在于,在制度面前,企業員工人人平等;同樣的問題,都應用同樣的制度來最終解決。這樣,公平就會由“人人期待”變成了“人人可見”。比起其他的管理模式來,制度化管理不僅比較穩定,而且更加原則,更加公正,也更能服眾。制度化管理可以使企業更有活力,更有發展前景,更能吸引優良的人才,也能使企業走向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