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一種不同于傳統職能管理的嶄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傳統的企業管理內容僅局限于對不同職能活動進行管理,如生產管理、成本管理等。由職能管理走向戰略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次飛躍1970年美國學者桑恩和豪斯歷時7年對6個不同行業的18對大中型企業運用戰略管理的情況進行過考察,每一對企業都由一家運用了正式戰略規劃系統的企業與一家沒有運用正式戰略規劃系統的企業組成。經過比較研究發現,在石油、食品、醫藥、鋼鐵、化工和機械行業中,運用了正式戰略規劃的企業在投資收益率、股權資本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上都明顯好于沒有正式戰略規劃的企業。同時發現,企業采用正式戰略規劃以后,其經濟效益要比沒有戰略規劃的年代的效益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哈羅德又用了4年時間,對醫藥和化工行業進行了專題研究,不僅再一次證明了這一結論的正確性,而且指出企業有無正式戰略規劃其經濟效益差距在不斷擴大。
我們之所以要強調企業的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因為:首先,加強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加快走向市場的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我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全面走向市場,企業的發展更多地有賴于自我定位、自我組織資源、自我尋找商機。企業必須有自己清晰的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才能最終完成由行政機關附屬物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的轉變。
其次,加強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進行經濟結物戰略性調整、加快形成企業合理格局的需要。由于長期以來條塊分割的影響,我國地區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嚴重,企業結構很不合理。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工、有機聯系、協調發展的格局,是我國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今后幾年,企業的聯合、兼并、重組將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加速進行。在這種趨勢下,企業如何進行恰當的市場定位,如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和道路,不僅關系到每個企業的自身發展j也關系到企業結構的整體優化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企業只有在。內部與外部、微觀與宏觀、局部與全局的結合上,正確確定自己的戰略,順勢而為,才能求得新的發展。
第三,加強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加快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我們在獲得更多進入別國市場機會的同時,也面臨國際競爭對手大舉涌入的嚴峻挑以一能否抗得住沖擊,在國內市場上站穩腳跟,能否成功地跨出國門,到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這對于長期困于本土經營的我國企業是生死攸關的考驗。入世之后,企業更應該強化戰略意識,一加強戰略研究,提高戰略管理能力,及時把握環境與未來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提高應變能力。
第四,加強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也是適應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我國企業比較優勢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帶動下,當前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調整期。發達國家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同時加快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經濟如何在未來的國際分工體系中爭得比較有利的位置,關鍵在于我國企業能否主動適應這種分工趨勢,抓住機遇,正確定位,在全球性產業結構調整中承接一部分我國有一定基礎的加工制造業,形成新的比較優勢。這是許多企業特別是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大企業應當給予認真考慮的。
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企業變革 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加強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企業要適應市場,制定和實施明確的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并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決策水平。”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提高企業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水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切實努力。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對企業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國內外許多企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充分證明,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是企業研究與企業管理的核心和靈魂,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管理,戰略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企業的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如何,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全局性和長遠性的影響。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沒有明晰的正確的發展戰略,缺乏長遠謀劃的企業,是很難站得住、走得遠的,戰略失誤對于企業的影響更是致命性的。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擺上重要位置,作為企業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
二是要切實加強企業戰略的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企業戰略的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在對國內外市場環境、行業發展狀況、目標市場和竟爭對手情況進行詳盡調研和分析預測的基礎上,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按照遠虛近實的原則,合理制定和實施明確的發展戰略,并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做出必要的調整。
三是要健全研究機構,充實必要的力量。一些企業的實踐證明,用于企業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是值得的,可以從企業的長遠持續發展中獲利豐厚的回報。
四是要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一要處理好技術研究與管理研究的關系。有資料表明,經濟發展50%靠技術,而技術發揮的程度80%取決于管理。要在高度重視技術研究的同時,十分重視包括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在內的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并把兩者緊密地結合起來,克服重技術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偏向。二要處理好制定戰略規劃與組織實施的關系。制定一個好的戰略規劃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在于組織實施。要克服企業戰略說歸說、做歸做,規劃和實施兩層皮的現象,把戰略規劃的研究、制定與組織實施有機地統一起來,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抓實施、抓落實上。企業研究部門也要花相當大的精力研究戰略管理與戰略控制中的有關問題,使企業戰略更具可操作性。三要處理好借鑒與創新的關系。企業戰略研究與戰略管理應當攻玉他山,注意學習和借鑒其他企業成功的經驗,也要注意吸取其他企業失敗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是,無論多么成功的企業戰略模式,都不能照搬照套。企業戰略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區別于任何其他同類企業。任何成功的企業戰略,都只能來自在借鑒基礎上的創新。四要處理好決策者、專業研究人員與全體員工的關系。加強企業戰略研究和戰略管理,首先需要企業的經營管理層特別是決策者的高度重視,需要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進行系統地研究。但是,企業戰略的研究制定特別是戰略的組織實施決不是少數人的事,而必須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戰略只有深入滲透到全體員工的意識和理念之中,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才能付之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具體實踐,才能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