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作為企業顧問獨立創業之初,委托方的社長曾約我商談。
“公司已經有了戰略,可是不知道具體該做些什么?”
“這樣的話,只要清楚該用何種開拓市場的武器(戰術)就行了。”
“對呀,只要有了有效的武器,后面就萬事無憂了。”
我非常相信他所說的,就寫了一份直投廣告的策劃書。結果獲得了成功!投遞直投廣告后,去年一年才能開拓出來的諸多銷售點,而今三個月就完成了。銷售額的增加也易如反掌。我這個新入行的咨詢顧問不禁陶醉于喜悅中。
可是,過了一年,這個公司打來了電話,是壞消息。
說是剛開始一切都很好,可很快銷售額就急劇下滑。于是我重新訪問委托方,不間斷地和推銷員會面;檢查直投廣告的反饋率以及提案資料和推銷術??蛇€是沒有找到銷售額急速下滑的明確原因。
接下來我就去檢查商品。
這下我的臉不由得變青了,我終于發現了銷售額下滑的原因!我計算了商品的生命周期,發現迄今為止,支撐銷售額的主打商品已經非常過時了,而且根據預測,這種商品在兩個月前就已沖上了最高點。即便它再頑強,也只有半年的壽命了。
當然,我無法當著推銷員的面說“你的商品氣數已盡了”。
我強顏歡笑說道:“哈哈哈,還能再暢銷好幾個月呢。在此期間,就請社長開發出新商品吧。”
這是我惟一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我曾經很愚蠢。我一直有一種錯覺,認為經營者擁有事業戰略是理所當然的事。可現實恰恰是大多數的社長沒有戰略。當然,即使是沒有戰略的公司,也能憑借有效的武器(戰術)而提升業績。但是,這必定只會是曇花一現。當然,我也不能嗤笑別人。雖然是取得了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可是我自己也曾經不懂得生存的戰略。
記得還是在我為別人打工的時候,我曾經在一家外資家電工廠當日本分社的社長。分社長說起來挺神氣的,可這只是個頭銜,實際上就是個土里土氣的推銷員罷了。 我的任務就是在號稱“家電王國”的日本,把美國造的冰箱、洗衣機、餐具洗滌烘干機賣出去。我想,所謂的“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也莫過與此了。不僅困難如此,而且業績一旦下滑,二話不說就得走人,這就是外企。我一邊對供職于金光閃閃的銀行或證券公司的MBA同學們側目以視,一邊拼命提高銷售量,“上下求索”存活的道路。沒想還真讓我給殺出了一塊夾縫中的市場,在被媒體報道了一番后,馬馬虎虎也算是個成功人士了吧。
當時的主打商品是巨大無比的冰箱。產品質量是沒得說,可就是賣不出去。為了賣出這價值24萬日元的冰箱,我竭盡了全力。有時候總算賣出去了,可是又因太大而進不了顧客的家門被退掉;如果顧客稍有不滿我們也會慘遭退貨。如果產品出了毛病,除夕夜也會打電話來。有時聯系不到維修人員,我這個MBA就要上門去維修。連派來的女員工也是要七點上班,一直工作到夜里一兩點。只要一出現問題,電話就響個不停。
盡管如此,我卻很快樂。我切實感受到每日
都學到了新東西。
“我在明智地經營著,所以才會這么繁忙。”我自我陶醉了。
可是有一天,事務所里闖進了一名推銷員,他說可以免費贈送手機。我看不是什么壞事,所以當場就簽了合同。我一邊在合同上蓋章,一邊問推銷員有多少錢的提成。沒想到推銷員說出的數字讓我愕然:把小小的掌上之物免費送出去,就能賺數萬日元,而揮汗如雨地賣著冰箱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只能賺到這么多呀!
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事業的戰略為何物。
如果戰略錯誤,就會成為忙碌卻不盈利的公司。工資會很低,職員過不上幸福的生活,當然職員們的家人也不會有幸??裳?。工作也許很有趣,可是一旦工作中毒,就會視工作為生命,失去屬于自己的人生。這就是沒有戰略的公司的真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