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迪信通總裁金鑫說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迪信通嘗試進入3C產品銷售渠道的努力,其背后則反映了目前整個手機零售市場面臨的窘境。
近日,南方手機連鎖巨頭中域電訊的2000家加盟店,兩年內已減少了一半,如今只剩下不到1000家;擁有200家門店的廣東協亨手機連鎖被北京派普通訊以1.7億元收購;2008年初在北京還有50家門店的金飛鴻,一年后關店近20余家;迪信通在全國關店也近80家。
手機零售業內人士周鑫告訴記者,手機市場已經由成熟期轉入衰退期,進入微利時代,在手機暴利時代適用的規模效應已經失效了,連鎖店必須進行轉型,實現產品多元化和轉變經營模式。
2009年6月,中域電訊在其200家旗艦店銷售中移動定制的G3上網本、品牌筆記本和數碼相機等。一年前,迪信通就已在全國80家體驗店開始試銷IT、數碼產品。
然而,迪信通產品多元化戰略試行一年,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困難。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留生認為,“消費者還沒養成在手機連鎖店買電腦的習慣,而且手機賣場缺乏專業IT銷售人員,這將是迪信通等賣場進行產品多元化的一大難題。”
微利之下延伸產品線
由于歐美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諾基亞、索愛、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廠商把銷售任務都押寶在中國市場,迪信通也得到廠商更多的優惠政策。金鑫向記者介紹,迪信通2009年上半年的利潤已經超過了去年,但是,凈利潤率卻一直維持在3%~4%這樣一個偏低的水平。
“主要是為了保持市場占有率,防止新競爭者出現,我們經常會主動把自己的凈利潤率拉低。其實如果利潤率太高的話,隨著新進入者不斷加入,最終也還是會被拉低。”金鑫說只要能保持住一個平衡點位,能繼續發展下去就可以了。
不過,在手機銷量萎靡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下,即使要維持目前的凈利潤率,也是整個手機市場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網絡建設尚處于試商用階段,加上3G手機機型匱乏,新的市場需求沒有被激發出來,消費者持幣待購,整個手機零售行業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況。
據Gartner調查,受金融危機影響,人們正在推遲手機更新的速度。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銷量為2.9億部,比去年同期下降6%。而第一季度全球銷量同比銳減13%,創下了手機問世以來的季度同比最大跌幅。據預計,2009年全球手機銷量將比2008年減少4.4%。金鑫介紹,2008年迪信通1300家門店的手機總銷量為650萬臺,比2007年增長40%,預計2009年銷量最多僅能增長30%。
銷量下滑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資金壓力加大。類似于國美、蘇寧家電賣場往往依靠供應商的錢做大做強,而迪信通面對諾基亞等強勢品牌廠商,必須現款現結,沒有賬期,否則就拿不到優惠價格。
“2009年上半年銀行惜貸,僅靠迪信通自有資金和少量銀行貸款,資金壓力很大。”金鑫坦承,手機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手機連鎖是擁有巨額資金才能進入的行業,需要不停引進新品,新品銷售前三個月利潤較高,爾后進入平均利潤,最后被低價拋售。首銷、包銷新品時,還必須向廠商承諾一定銷量。
“為了增大賣場每平方米的效率(簡稱平效,即每平方米的銷售金額,銷售業績/店鋪面積),我們必須延伸產品線。”金鑫說,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規模效應不再起作用,關掉不盈利的店面,提高單店收入,成為惟一路徑。
價格和產品的雙重短板
市場并沒有回報給金鑫預想中“提高單店收入”的目標,迪信通在全國80家體驗店試銷IT、數碼產品一年后,表現差強人意。
李進是迪信通的老顧客,身為時尚節目主持人的他,最喜歡換的就是手機,而迪信通是他最經常去的手機賣場。“這里新貨全、價格也低。”
2009年6月的一天,李進為了購買夏普第一款旗艦產品SH9010C,來到了迪信通北京公主墳總店,夏普為期三個月的首發活動就在這里進行。與此前不同的是,他居然看到了旁邊柜臺擺放的華碩、宏碁、惠普、同方等品牌上網本。這讓他有點驚喜。“正準備去中關村呢,干脆先在這里看看吧。”
店員推薦了一款華碩1000HE,一番砍價后,售價由3700元降為3300元。不過,李進沒有馬上買,而是去網上查詢比價。他發現華碩1000HE在網上報價和中關村報價大概比迪信通低300~500元。“沒有價格優勢,很難打動消費者。”李進說,比起賣手機來,迪信通在賣電腦上還是差了些。
記者在對迪信通公主墳總店的采訪中了解到,一家迪信通IT數碼體驗店平均每日 賣1~2臺上網本,暑假期間稍好些,有時能賣到4~5臺;基本上每款上網本機型只備一兩臺存貨。
由于之前并不與筆記本廠商打交道,迪信通的進貨價格自然高于傳統IT渠道,導致銷量較小,反過來又制約其與筆記本廠商的價格談判,迪信通被迫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惑。此外,精于經營手機的迪信通在面對陌生的IT和數碼市場時,人員的學習 是其最大的難題,店員雖然可以輕松地向消費者解釋每一款手機的特色,但賣筆記本和數碼相機時更需要有專業知識的銷售人員。
與此同時,迪信通寄予重大希望、依靠大單采購,拿到的更優惠的G3上網本,卻由于補貼的上網資費用得太快,受到消費者詬病,導致G3上網本市場并未火爆,迪信通也只能等待下一個好時機。
變身個人移動世界
即使迪信通將下一個新的增長點“押寶”在3C上,金鑫在家也從不用電腦上網,而是利用手機,或者WiFi(無線局域網)連接電子相框、Wii、xBox、PS3。如果他在外地旅游,會用手機拍照,然后通過彩信將照片傳送到家里的電子相框,家人不用電腦或手機就能看到他的照片。
金鑫對迪信通的“轉型”說法在用詞上做了一些新考究:“我們不是轉做3C,而是賣所有便攜式的電子產品”。
這正是迪信通的新目標——向“個人移動世界”邁進。“正如顧客在飯館點菜和點米飯不會沖突一樣,顧客也可以在迪信通同時購買手機、蘋果iTouch、任天堂的Wii、索尼的PS3、U盤、數碼相機等移動電子產品。”
金鑫希望顧客在迪信通買了手機,還順帶買無線路由器、無線藍牙等,“我要幫他們實現個人移動世界的感覺,到時他們甚至不會在乎每件商品的價格”。
有一位手機連鎖高層曾抱怨自己因為講故事能力不行,導致上市一拖再拖。迪信通早在2006年就引入鼎暉投資和英國3I的風險資金,為上市謀劃。但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上市計劃一再被拖延。“投資人對我們很看好,但對國內股市沒什么信心”。現在,擁有“個人移動世界”新概念的迪信通,在籌備上市時,將會多出一份籌碼。
“開5000家門店仍然是我們的最低目標,只是現在緩了一緩。”金鑫堅信,機會總是留給行業里的老大,即使受金融危機影響,迪信通仍接盤了幾十家別人被迫關掉的店面。“老大總是最容易獲得新品的首銷和包銷,而新品的毛利通常是最高的。”他說自己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拿到更多新品的首銷,包括手機、上網本、品牌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電玩游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