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走過10年的資產管理公司,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型機遇。
10年前,國家決定組建4家資產管理公司,專門對口接收、管理和處置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以有效化解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金融風險,盤活不良資產、推動國企變革 發展。
他們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4家管理公司接收國有銀行剝離的政策性不良貸款14322億元,商業化收購可疑類不良貸款8013億元,接收處置損失類不良資產4571億元。這些資產的處置,為中國銀行(601988)業成功抵御國際金融危機、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年來,如何更好地處置這些不良資產是資產管理公司的新課題,以專門對口接收工商銀行(601398)不良資產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例,他們通過創新,嘗試了國際招標、信托分層、資產證券化、債轉股等多種路徑來管理不良資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對口接收農業銀行不良資產的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向客戶提供包括財務顧問、資產和項目評估及法律咨詢服務,為企業的項目投資、并購重組、經營發展提供了專業化的服務,同時形成了自身評估定價、市場營銷、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和優勢。
隨著這些不良資產逐步得以解決,資產管理公司今后的路子該如何走?答案是:只有轉型,才能繼續生存。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賴小民說,資產管理公司正面臨著從“給‘米’做飯”到“找‘米’下鍋”的轉型。以往,國家的支持是多方面的,100億元初始資本金、不良資產的市場平臺、金融人才隊伍、央行的長期低息貸款等。現在,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于自己找市場、自己找客戶了。在這種情況下,找準定位才能求得發展。
就華融公司而言,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商是明確的目標。“10年管理資產所積累的經驗是今后發展最寶貴的財富。”賴小民說,創新地運用先進的經驗,華融先后收購或組建了租賃公司、合資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內部管理體制和風險控制體系逐漸完善。截至目前,2009年全年利潤目標已完成,并比去年全年增加54.3%。
長城公司積極創造條件實施財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股份制改造,構筑主營業務突出、服務功能獨特、公司治理完善、具有市場開拓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金融服務企業。
轉型之路不是坦途。賴小民認為,資產管理公司除了面臨外部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還面臨公司內部人員觀念、體制機制和人才隊伍等因素的制約。而應對之策惟有苦練內功、不斷創新。
創新需要堅持不懈。“我們公司專門成立了創新部,把創新提到了戰略的高度。”賴小民說,資產管理公司的創新需要從思想觀念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產品創新3個方面入手。思想觀念創新是指由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工作理念轉化為市場化綜合金融機構,體制機制創新是隨之而來的必然。而產品創新則是各家資產管理公司因地制宜、各顯身手的領域。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已形成以資產管理和投資為主業,證券、信托、房地產業全面發展的綜合業務體系,基本具備了綜合金融服務商的架構。
對資產管理公司而言,市場化之路是挑戰更是機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完成轉型的資產管理公司會成為多元化、綜合化的現代金融企業,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